上一篇传送门:顶点色在卡通渲染中有挺多应用,本篇会在上一篇的基础上,运用模型顶点色来控制细节。塞尔达荒野之息不一定是用这种方法,也可能是用额外的贴图来实现,这里算是抛砖引玉一下,扩展一下思路。(不过这方法效果还挺不错哦!)用顶点色控制细节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就是效果比较平滑(毕竟自动插值),之前曾尝试过用额外贴图控制,结果到处都是狗牙锯齿你懂的,挺难受的。先上顶点色调整后的最终效果:然后看看之前
目标解决Unity VR场景中的锯齿和阴影抖动问题工具Unity2019.4.9SteamVR Unity Plugin 2.7.3Post Processing 2.3.0操作步骤新建Unity工程导入SteamVR Unity Plugin,按照向导进行配置,我选择Accept All,当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使用XR时,选择Legacy VR。打开Package Manager安装Post Pr
转载
2024-04-09 12:30:59
458阅读
写在前面风格化不像PBR,好像没有套路可言,,,简直是《怎么好看怎么来》的最大化实践了!感觉出的PBR+NPR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PBR资产才诞生的这样一个渲染方案。(当然我的评价非常非常的片面,瞎说的)偶然间看到了b站一位大佬在blender里实现的效果(原链接【blender】传统PBR转风格化三渲二无主之地风格,作者甚至还提供了Blender源文件,感恩TAT): 直接截图的Blend
转载
2024-05-16 02:04:24
195阅读
UGUI需要注意的点1.UI叠加问题如果叠加层有另外的calldraw夹着,会使本来该合并的calldraw独立。从而让calldraw上升2.UI Mask遮罩(1)mask先往缓存里画一个区域,产生一个calldraw(2)mask里面的物体与外面的calldraw独立,越复杂产生的calldraw越多3.UI布局时,尽量吧Text放一个层里去原理同1,Text可能会分割其他图片的calldr
==================================================CPU性能开销过大项目运行过程中高于33ms的帧数占比:建议值 < 20.00%优化建议大于33ms的帧占比越高,项目运行时的卡顿情况、耗电和发热问题越严重。1.可以查看平均耗时Top函数,进行详细分析,解决性能瓶颈。平均耗时Top函数可以在区间报告和测试概况中被查看。项目运行过程中高于55m
在上一个样例中,我们得到了由mesh组件传递的信息经过数学转换至合适的颜色区间以颜色的形式着色到物体上。这篇文章将要在此基础上研究片段的擦除(discarding fragments)和前面剪裁、后面剪裁(front face culling and back face culling)来达到透明效果。当一个mesh组件的信息被传递后,我们能够通过代码决定哪些部分渲染(render)出来。而哪些部
转载
2024-04-09 14:23:45
311阅读
由于项目需要了解Unity GUI,这两天初学UGUI,此为背景。(Unity版本是5.3.4p4)先说UGUI方便之处,由于是unity自带GUI,当然相当方便,不用导入任何第三方插件就能画UI,很爽。新建一个UI,比如一个button,如果之前没有创建过任何有关UI的元素,引擎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Canvas的GO,这个GO自带Rect Transform组件,Canvas组件,Canvas S
Unity Runtime NavMesh(运行时导航)总结,实现AI可以导航到墙壁(天花板)上。*要求版本5.6以上。官方教程:Live Session: Runtime NavMesh Generation 使用插件:NavMeshComponents 实时导航另一个实例:Unity 使用 Runtime NavMesh(运行时导航)实现AI在场景变化时,重新计算路线 在5.6版本之前,
用Unity实现FXAA FXAA是现代的常用抗锯齿手段之一,这次我们来在Unity中从零开始实现它。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测试场景,我们在Game视角下将scale拉到2x:可以看到画面的锯齿比较严重,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实现FXAA,消除锯齿。首先,FXAA是一种降低整个画面对比度的手段,通过降低对比度来消除掉明显的锯齿和一些孤立的像素。而衡量对比度的一种方式就是计算像素的亮度。那么,我们先新建一
转载
2024-03-17 19:04:40
1590阅读
直接光阴影 DirectionalLight shadow三种Shadow :1、光线追踪 shadow;2、shadow maps;3、Virtual Shadow maps(开启DX12);shadow maps:1、Dynamic Shadow Distance Maps(CSM):距离越近,精度越高,相对也就越锐利;反之,越软;2、DistanceFieid Shadow Distanc
如果代码中有什么不清楚请查看以下基础知识Shader基础知识
unity3d 中 七种坐标知识详解### 圆角具有锯齿,需要加入抗锯齿效果,待更新//这是来自高人的原理介绍
Shader "Custom/RoundCorner"
{
Properties
{
//贴图、角度(百分比)
_MainTex ("贴图", 2D) = "black" {}
_corner("
转载
2024-06-05 10:08:50
117阅读
Unity 是一个以 Mono 为基础的游戏开发环境,能同时支持三种脚本语言,包括 C#、Javascript 和 Boo (类似 Python)。
由于 Unity 的开发工具暂时只有 Mac 的版本 (2010年2月25日更新: 现时已有Windows版本,而且有免费授权版,另外因为Unity iPhone版的出现使Unity的使用者大增),所以暂时未能测试。但是它有很详细
转载
2024-06-01 13:51:13
84阅读
Unity更多API射线Ray ray - new Ray(); // 新建射线
ray.origin = transform.position; // 射线起点设置为当前游戏对象的位置
ray.direction = transform.forward; // 射线方向设置为当前游戏对象前方
Debug.DrawRay(ray.origin, ray.direction);
转载
2024-06-28 19:09:05
198阅读
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场景更有生机,我觉得植被的随风摆动是必不可少的.CE3引擎的植被bending就做得特别棒.我也准备在手机上做一套.先分析一下植被摆动常见的几种做法.其实不管哪种做法,核心就是让植被顶点做动画,有的顶点动的少(比如树根),有的顶点动的多(比如树顶),根据怎么样的权重来动?方案1: 用UV来做权重.这种方案对UV展开有要求,要从0到1,只适合面片草,这样的话草的根部和顶部
一、问题起源和影响1.1 Base相机切换导致切换场景时候闪烁问题是这样的,项目之前一直用场景相机作为Base相机,UI相机作为Overlay相机。渲染顺序是先渲染场景Base相机,然后渲染UI相机。不过,最近打包发现,在部分机器上,一切换场景时候,比如loading界面打开时候,屏幕会出现明显的闪烁,甚至还会花屏。1.2 固定Base相机解决切换场景闪烁尝试解决:并没有上FrameDebug或者
转载
2024-08-26 16:23:09
1147阅读
一、编辑器染色一个常见的工作情景是我们在调整场景内的某些组件参数时,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在Play Mode的模式下进行的,从而导致修改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在Play Mode,如果我们能够在修改参数的时候,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处于Play Mode,那么我们自然可以通过Copy Component来保存数据或者是选择在Editor Mode进行修改。因
致力于赛车性能算法已有多时,在确定赛车最终版本之时,做下总结。文章还是不会非常详尽,点到为指,不想太多利用工作时间。在制作前,必须先了解真实车辆的原理:车辆分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四驱动。动力由引擎提供,反应的力到轮胎上,因此产生转数,即RPM。引擎的功率可以由RPM得到公式为 : RPM = 引擎功率×60/2×pi , 这些都是模拟,只为了更好的为下面的动作服务。还有大众关心的“漂移” ,所谓
转载
2024-05-09 12:02:06
80阅读
昨天在公司发生一场由Unity5.3.3f1引起的血案,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Unity5.X到底有多坑啊!事情的经过时这样的,我去客户公司拿IPad Air回公司进行测试和发布,我帮客户的IPad Air申请了测试权限后,就等着发布测试程序。然后我随便找了一个简单的小程序就试着测试发布安装到IPad Air里面,看到可以进行真机调试后就没有管了,等同事发布了项目工程文件后,我在MAC就进行了真机调
1、问题使用unity【非HDR】开发Pico程序,场景中锯齿问题,设置了unity的抗锯齿和渲染方式,及悬挂抗锯齿的脚本,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项目中图片、文字的锯齿问题,通过摸索找到了妥善的方法1、修改项目中图片的 GenerateMIpMaps 为勾选状态,MipMapsPreserveCoverage这个可以未勾选,若是勾选则把其下属属性 改成 1 若不然图片在pico中出现 界面分层的问题2、
转载
2024-08-23 20:57:03
1016阅读
视锥体剔除是Unity常用的剔除方法,其原理就是通过判定目标包围盒与组成相机视锥体的6个平面进行同侧判定,只要在6个平面之间的包围盒即为可见。 具体原理可见参考以下文章: 视锥体剔除(Frustu
转载
2024-08-11 16:55:43
19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