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斯消元的原理对于n元的m个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我们将其以矩阵的形式记录下来:a11 a12 a13 ...... a1n b1 a21 a22 a23 ...... a2n b2 ... ... ... an1 an2 an3 ...... ann bn然后进行初等行列变换,尝试构造出一个上三角矩阵,逐步使系数不为零的项减少;等最后只剩下一个系数不为零时,进行回代,逐步求出已知解。(详解过
转载 2023-08-24 17:17:20
112阅读
# Python高斯函数numpy的实现 ## 1. 简介 在使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时,经常需要使用高斯函数(Gaussian Function)来处理连续型数据。高斯函数是一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函数,也称为正态分布函数。在Python中,可以使用NumPy库来实现高斯函数的计算。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教你如何使用NumPy实现Python高斯函数。 ## 2. 整体流程 下
原创 2023-11-28 13:36:47
393阅读
文章目录一. 线性滤波1.1. 方框滤波demo1.2. 均值滤波demo1.3. 高斯滤波demo二. 非线性滤波2.1. 中值滤波demo2.2. 双边滤波demo结构体参考 一. 线性滤波1.1. 方框滤波方框滤波是所有滤波器中最简单的一种滤波方式。每一个输出像素的是内核邻域像素值的平均值得到。 通用的滤波kernel如下:这里是一个长宽分别为Kwidth和Kheight的窗口函数,在此区
本人这学期开的是一门数值分析课,老师要求用python写出实现某些算法的代码,当遇到第一个高斯消元法,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编程与以往的编程不一样,从这几点来讲:首先,我是在上这门课之前就将python的基础语法过了一遍,但是第一次看着老师的代码,发现下标标索引如此之多的,心里乱哄哄的;其次,有着c语言的编程基础,我一次做多看见了三个for循环,再加上低一点,我整个人就懵了;然后再看到网上没有详细的过程
numpy.random.normal学习笔记用例:正态分布=高斯分布mean=loc=均值(或称期待值) stddev=scale=标准差 shape=size=输出形状,二者在处理这个参数时候(a,b)=[a,b],其中,numpy的normal对参数格式要求更灵活一些。 比如创建随机数的一行两列数组:np.random.normal([2])=np.random.normal((2))=np
转载 2023-10-13 23:19:59
119阅读
高斯消元。。。当初以为自己学会了。。。后来。。。话说这个东西好像最早出现于《九章算术》诶(古代人就是强)废话不说,进入正题。。。前置知识高斯消元法是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之一 首先,线性方程组了解一下:  可认为线性方程组就是一次方程组。如图: 如果存在常数c1,c2,c3,...,cn代替x1,x2,x3,...,xn,使上图的每个方程成立,则称(c1,c2,c3,...,cn)
NumPy统计函数NumPy 提供了很多统计函数,用于从数组中查找最小元素,最大元素,百分位标准差和方差等。numpy.amin() 用于计算数组中的元素沿指定轴的最小值。numpy.amax() 用于计算数组中的元素沿指定轴的最大值。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7,8,9]]) print('数组是:') print(a)
文章目录介绍牛顿法Matlab Code 介绍 前面提到了牛顿法,那其实相当于求根的算法。跟一般最小二乘法的区别是,它并没有显示的最小二乘目标式子。 下面提到的高斯牛顿法,则要正式引入最小二乘法的目标式子。首先对牛顿法做一次更深入的展开。牛顿法 牛顿法在用于一元方程求根的时候,只需要做一阶泰勒展开,这个时候,用到的是迭代点的导数信息找到下一个迭代点。在多维的情况下面,则用到了梯度信息。在求解的问
众所周知,高斯消元可以用来求 $n$ 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就是把一个 $n*(n+1)$ 的矩阵的对角线消成 $1$,除了第 $n+1$ 列(用来存放 $b$ 的)的其他全部元素消成 $0$,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NO NO NO!$这不就是初中学的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嘛,思路一样的。$Step 1:$将所给出的 $n$ 元一次方程组的每个未知数系数和等号后面的常数写成一个 $n*(n
转载 2023-08-02 21:24:02
91阅读
高斯滤波原理:二维高斯是构建高斯滤波器的基础。二维高斯的分布是一个凸起的帽子形状,如图所示:概率分布函数为:这里的σ可以看做两个值,一个是x方向的标准差,一个是y方向的标准差,当、取值越大,整个形状越趋近于扁平, 当、 取值越小,整个形状越凸起。 正态分布是一种钟形曲线,越接近中心,取值越大,越远离中心,取值越小。计算平滑结果时,只需要将"中心点"作为原点,其他点按照
很多网站登录都需要输入验证码,如果要实现自动登录就不可避免的要识别验证码。最近学习了一下图像处理相关的知识,并用Python实现了基于KNN的验证码识别。准备工作这里我们使用opencv做图像处理,所以需要安装下面两个库 pip3 install opencv-python pip3 install numpy 识别原理我们采取一种有监督式学习的方法来识别验证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 使用Python和NumPy生成高斯核的详细指南 高斯核(Gaussian Kernel)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概率论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生成高斯核的主要步骤涉及确定高斯函数的参数,构造核矩阵。接下来,我会为刚入行的同学详细讲解如何使用Python和NumPy生成高斯核的过程。 ## 流程概述 在生成高斯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整个流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300阅读
# 使用 Python 和 NumPy 生成高斯白噪声的完整指南 在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及机器学习领域,高斯白噪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它通常用于测试各种算法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的 NumPy 库生成高斯白噪声,适合开发者和对编程感兴趣的新手。 ## 整体流程 以下是生成高斯白噪声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2024-10-27 04:50:53
599阅读
在这个博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和 NumPy 实现高斯消元法,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高斯消元法是数值线性代数中的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技术,特别适合用于求解多元线性方程组。下面,我将按照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排错指南和生态扩展的结构,全面解析这一技术应用过程。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开发环境。确保在您的系统上安装了 Python 和 NumP
原创 7月前
74阅读
 一、背景        线性方程组有很多种解法,可以最简单的直接代入消元计算,但是运算量较大,且过程复杂不直观。        高斯消元法目的是预处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将系数矩阵变换为上三角矩阵,这样整个方程就变得清晰直观很多,
转载 2023-10-19 09:32:53
708阅读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记为:X∼N(μ,σ2),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
有关随机数的函数可以在NumPy的random模块中找到随机数发生器的核心算法是基于马特赛特旋转演算法 二项分布是n个独立重复的是/非试验中成功次数的离散概率分布. 抛硬币Key_Functionnp.random.binomial函数, 参数为区间, 概率, 次数, 用于模拟二项分布Cod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cipy import scipy.stats %matplotlib inline读入我们需要的图像apple = cv2.imread("apple.jpg") apple = cv2.resize(cv2.cvtColor(apple,cv2.COLOR
这里对Numpy库常用的函数进行总结。详细的函数内容可以查阅。Numpy是科学计算库,是一个强大的N维数组对象ndarray,是广播功能函数。其整合C/C++.fortran代码的工具 ,更是Scipy、Pandas等的基础————————————————注意,基本所有语句都可以使用两种写法,如下面的例子# dot()函数可以通过numpy库调用,也可以由数组实例对象进行调用a.dot(b) 与
先给大家看一眼核心代码核心代码没错,就只有三行,完成了高斯消元最核心的操作,把矩阵消元成主对角线为1,其余除了常数项全是0的形式。我只用了Python中的切片操作,列表解析式,还有numpy中array的性质。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来介绍一些这些python中的语法python语法介绍切片语法格式是 [开始:结束] 可以取出列表中的一段区间,如果不填写就是默认开始位置是0,结束位置是列表最后一个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