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语言中实现z-test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z-test是用来进行假设检验的统计方法,主要用于比较两个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下面是实现z-test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收集数据 | | 2 | 设置显著性水平 | | 3 | 计算样本均值和标准误差 | | 4 | 计算z值 | | 5 | 比较z值和临界值 |
原创 2024-04-30 04:46:42
119阅读
统计学(二)R软件测试题报告时间:2013-2014(1)第15周 周一(12月16日);提交时间:2013-2014(1)第16周 周一(12月23日);测试成绩:占平时成绩50%,占总评成绩20%。测试方式:测试周内独立完成测试题,结果以文件“.txt”形式提交。上机运行程序,解释代码含义,完成相关数据分析。测试通过后,提交代码,获取评分。注:以下各题如无特别说明,显著性水平均取0.05。1、
R语言语言学与R语言的碰撞Xu & YangPhoneticSan 学习参考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RStatistics for Linguistics with RHow to Do Linguistics with RR in ActionAnalyzing Linguistic DataR Graphics Cookbook··· ···Rec
string类的构造函数: string(const char *s); //用c字符串s初始化 string(int n,char c); //用n个字符c初始化 此外,string类还支持默认构造函数和复制构造函数,如string s1;string s2="hello";都是正确的写法。当构造的string太长而无法表达时会抛出length_error异常string类的字符操
转载 2024-09-11 20:59:50
10阅读
1.ZTest & ZWriteZTest:深度测试,开启后测试结果决定片元是否被舍弃,可配置  ZWrite:深度写入,开启后决定片元的深度值是否写入深度缓冲,可配置ZTest可设置的测试规则:ZTest Less:深度小于当前缓存则通过 ZTest Greater:深度大于当前缓存则通过 ZTest LEqual:深度小于等于当前缓存则通过 ZTest GEqual:深度大于
一、概述  性能测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的过程就是不断优化的过程,传统方法就是使用如:LoadRunner、Jmeter、Postman等等测试工具,模拟客户端的并发情况,对于每个客户端的每条发往服务器的消息在各个关键环节所消耗的时间并不清楚,只能通过监测服务器内存、CPU以及网络等等资源情况和测试客户端本身来的监控结果来判定系统性能,这对于如何优化或优化点在什么地方基本帮助
目录怎样设计测试用例?软件质量模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怎样设计测试用例?1、首先、要熟悉需求,根据【流程分析法】整理业务流程各各关系流程2、根据各个流程关系画出流程图3、选择流程线路、对应分支节点结合【软件质量模型】根据【等价类】【边界值】【错误推测法】来确定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多逻辑对应不同操作时,使用【判定表】编写用例。对应多组输入、且每条输入状态繁多时使用【正交试验法】来进行条件组合。
ZTEST函数替代Excel 2010中的Z.TEST函数。 描述 该函数返回z检验的单尾概率值。对于给定的假设总体均值$...
原创 2023-09-04 11:00:29
95阅读
(1)什么是深度? 深度其实就是该像素点在3d世界中距离摄像机的距离。离摄像机越远,则深度值(Z值)越大。(2)什么是深度缓存?深度缓存中存储着准备要绘制在屏幕上的像素点的深度值。如果启用了深度缓冲区,在绘制每个像素之前,OpenGL会把该像素的深度值和深度缓存的深度值进行比较。如果新像素深度值<深度缓存深度值,则新像素值会取代原先的;反之,新像素值被遮挡,其颜色值和深度将被丢弃。(深度主要
转载 2021-06-08 21:21:36
706阅读
Shader深度渲染队列Queue预定义值:Background(1000)、Geometry(2000)、AlphaTest(2450)、Transparent(3000)、Overlay(4000)。渲染优先顺序: Queue值越小越先渲染,后渲染的物体会覆盖先渲染的物体。 测试:我想让远处的红色方块遮挡住近处的蓝色方块,即让蓝色的先渲染,红色的后渲染,我将红块的Queue设置为Tr
文章目录一、基础概念二、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 大样本均值检验2. 小样本均值检验3. 大样本总体比例检验4. 总体方差检验三、两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 独立大样本均值检验2. 独立小样本均值检验3. 小样本配对样本均值检验4. 大样本配对样本均值检验5. 大样本总体比例之差检验6. 独立总体方差比检验 一、基础概念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是真的,但却被我们拒绝了,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
转载 2024-09-22 12:31:14
303阅读
注: 本文是R语言sf包的核心开发者和维护者——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地理信息学教授: Edzer Pebesma 的一篇关于sf包的简介,发表于2018年7月的R语言期刊,主要讲述了sf的定位、功能、开发现状及现存问题和今后展望,sf包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具,在R语言中引入了空间数量分析领域通用的标准规范(simple feature),结合tidyverse工具箱组合
1.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单因素A有两个水平或以上,研究个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正态假设条件:W检验shapiro.test():原假设为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条件:Bartlett检验(主要用于正态分布的数据) bartlett.test(x, g, ...)x是数据向量或列表(list);g是因子向量,如果x是列表则忽略g。 当使用数据集时,也可以通过formula调用函数&
转载 2023-06-25 20:40:28
271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fcb450100c3um.html  【转】R与SAS、SPSS的比较  (2009-03-05 20:29:40) 转载 标签: 教育分类: 学习R与SAS、SPSS的比较R语言 R是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R
文章目录一、数据调用与预处理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测(二)多元回归1. 多元最小二乘回归2. 逐步回归(三)回归诊断四、模型评价-常用的准则统计量 一、数据调用与预处理本文使用的数据为R语言自带数据集“iris”。iris数据集包含5个变量: 数值变量:Sepal.Length, Sepal.Width, Petal.Length, Petal.Wi
主要作用:可重现一样的结果R语言中set.seed()作用是设定生成随机数的种子,目的是为了让结果具有重复性,重现结果。不设定种子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结果就不能复现。如:x<-rnorm(3) #随机生成3个随机数 结果:1.4197419 -0.7460519 0.3603622 x<-rnorm(3) #再来一遍,生成的3个随机数又不一样了 结果:1.0796213 0.55
转载 2023-06-19 16:17:51
210阅读
一.绘制基本散点图(1)使用plot()函数(2)使用ggplot()函数  heightweight是个多列数据集ggplot(heightweight,aes(x=ageYear,y=heightIn))+geom_point()ggplot(heightweight,aes(x=ageYear,y=heightIn))+geom_point(shape=21)二.使用点形和颜色属性
转载 2023-06-19 17:25:29
178阅读
Mosaic plot常常用来展示Categorical data(分类数据)(关于不同的数据类别,参照连接更严谨英文比较好的朋友可以看[1]),mosaic plot 强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很好的展示出2个或者多个分类型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的关系. 它也可以定义为用图像的方式展示分类型数据。当变量是类别变量时,且数目多于三个的时候,可使用马赛克图。马赛克图中,嵌套矩阵面
转载 2023-06-25 16:13:16
343阅读
Linux系统用户在使用R语言连接SQL数据库时,需要安装其他的扩展包,那么我们该使用ODBC方式进行安装还是使用DBI方式进行安装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下这两种安装方式的区别吧。数据分析经常需要从外部获得数据。很多情况下数据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一般我们可以用SQL来提取需要的数据,存为文本再由R来读入。这种方式结合了数据库的储存能力和R的分析能力,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如果要形成一套可重复性的自
下面录入文法文件,运行ANTLRWorks点击“File– New”菜单新建文法文件,在新文件中将前面的文法录入。(我的网站中有本书所有示例源代码,但我建议您还是手工录入一遍。这样您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录入文法后点击“File – Save” 菜单文件名为“E.g”。然后点击“Generate–GenerateCode”,如果ANTLRWorks提示“The grammar has been s
转载 2023-12-25 13:47:17
4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