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普夫定律:
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人们
转载
2023-11-02 07:52:14
126阅读
齐夫定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从根本上讲,齐夫定律 可以表述为:在自然语言 的语料库 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 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这个定律被作为任何与power law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有关的
转载
2023-12-29 23:36:11
39阅读
# 齐夫定律及其Python实现
## 什么是齐夫定律?
齐夫定律(Zipf's Law)是描述语言学和自然现象的一种统计规律。该定律指出,在一个给定的语料库中,单词的频率与其排名成反比。换句话说,最常用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第二常用单词出现频率的两倍,第三常用的单词出现频率是第二常用单词的一半,以此类推。
齐夫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f(r) \propto \frac{1}{r^s
# 深入理解齐夫定律及其应用
齐夫定律(Zipf's Law)是一种描述自然语言和其他现象中频率分布的经验法则。它最早由语言学家乔治·齐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通常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在一个给定的语言文本中,某个词的频率与其在频率排名中的位置成反比。换句话说,第二频繁的词的出现频率大约是第一频繁词的一半,第三频繁词的频率又是第二频繁词的一半,依此类推。
齐夫定律不仅适用于语言学中,还能
本次作业采用的数据集是1956年至1960年的人民日报数据集。数据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TRzzev7XhwY4ph1cKIYpw 密码:3g7v 齐普夫定律验证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
转载
2023-12-23 20:53:34
122阅读
齐普夫定律)
这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有趣的定律,其实称为规律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经验性的结果,是通过统计数据得出来的近似的规律。
它的定义有些绕口,就是说,在一个自然语言的语料库中,一个词的出现频数和这个词在这个语料中的排名(这个排名是基于出现次数的)成反比。
"Zipf's law states that given some corpus of natural lang
本文中的py代码采用了numpy库 方便进行计算。 文章背景:学了通信原理的差错控制编码后,想要尝试以下利用py进行仿真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py的numpy库 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出 文章目录1.普通奇偶校验1.1 基础理论1.2 代码实现2.纵向奇偶校验2.1 基础理论2.2 代码实现3.水平奇偶校验3.1 基础理论3.2 代码实现4.循环冗余码4.1 基础理论4.2 代码实现 1.普通奇偶校验1
转载
2024-08-09 13:00:25
120阅读
齐夫定律(英语:Zipf's law,IPA英语发音:/ˈzɪf/)是由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夫(George Kingsley Zipf)于1949年发表的实验定律。
它可以表述为:
在自然语言的语料库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
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
这个定律
原创
2021-07-14 10:20:06
1215阅读
zipf law:在给定的语料中,对于任意一个term,其频度(freq)的排名(rank)和freq的乘积大致是一个常数
原创
2022-02-11 11:14:16
2206阅读
若用 I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若满足l<0.1*λ,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任何集总参数电路都适用的基本定律 电路的几个名词: 1.支路:一个二端元件视为一条支路,其电流和电压分别称为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 如下图共有6条支路
原创
2022-02-10 17:26:07
1034阅读
1 齐次马尔可夫链(一阶马尔可夫链) 1.1 马尔可夫性质 换句话说,未来与过去无关,只和当下息息相关。 1.2 马尔可夫链 具有马尔可夫性的随机序列 称为马尔可夫链(Markov
转载
2023-12-01 12:24:27
167阅读
电路笔记00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是德国地; 基尔霍夫是18岁左右发现的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实验观察得到的,适用于低频电路。 分析方法,标注参考方向,列方程,其中独立方程数分别跟支路或网孔数量有关。
原创
2022-06-29 16:29:21
313阅读
# 如何实现“老齐 Python”:新手开发者入门指南
## 一、项目流程
在开始实现“老齐 Python”之前,让我们先明确整个项目的步骤。以下是项目流程的简单表格:
```markdown
| 步骤 | 描述 |
|------|----------------------------|
| 1 | 安装Python环境
在过去的几年中,“Python 衰变定律”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技术领域。其核心在于某些项目在经历了一段快速成长后,其代码质量、性能和可维护性会逐渐呈现出降级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开发效率,也对项目的长期成功构成了威胁。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描述如何解决与“Python 衰变定律”相关的问题,从背景定位到演进历程,再到架构设计、性能攻坚及故障复盘,最后进行总结。
### 背景定位
随着项目的快
斐波那契数列的齐肯多夫定理
原创
2021-12-27 14:26:44
1111阅读
摘要适读人群 :面向初学python的各类人员,包括刚刚接触编程的在校大学生。《跟老齐学Python》试图以比较轻快的风格,向零基础的学习者介绍一门时下比较流行、并且用途比较广泛的编程语言——Python。特别强调了学习和使用Python的基本方法,学习一种高级语言,掌握其各种规则是必要的,但学会“自省”方法更重要,这也是本书所试图达到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跟老齐学Python 从入门
转载
2024-01-29 21:33:11
37阅读
1、基本对象类型 1.1数:>>> 3 #基本数字
3
>>> 3333
3333
>>> 3.222
3.222
>>> id(3) #查看变量的内存地址
139725613539392
>>> id(4)
139725613539424
>>>
转载
2023-10-05 11:07:07
154阅读
关于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蝉定律。他们都有共同的意义:成功,需要厚积薄发,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最后成功的那一刻。荷花定律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
原创
2022-02-26 18:20:03
399阅读
关于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蝉定律。他们都有共同的意义:成功,需要厚积薄发,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最后成功的那一刻。 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原创
2021-07-14 17:12:20
839阅读
理解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KVL/KCL)是分析电路的基础。下面详细梳理这两个核心定律,并提供学习方法和应用实例。⚡ 一、欧姆定律 (Ohm's Law)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其电流之间的基本关系。核心内容:在线性电阻中,通过电阻的电流 (I) 与其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与电阻本身的阻值 (R) 成反比。公式表达:
标准形式:U = I × R变形:I = U / R 或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