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作业采用的数据集是1956年至1960年的人民日报数据集。数据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TRzzev7XhwY4ph1cKIYpw  密码:3g7v 齐定律验证齐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
定律: 齐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人们
转载 2023-11-02 07:52:14
126阅读
定律) 这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有趣的定律,其实称为规律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经验性的结果,是通过统计数据得出来的近似的规律。 它的定义有些绕口,就是说,在一个自然语言的语料库中,一个词的出现频数和这个词在这个语料中的排名(这个排名是基于出现次数的)成反比。 "Zipf's law states that given some corpus of natural lang
# 齐定律及其Python实现 ## 什么是齐定律? 齐定律(Zipf's Law)是描述语言学和自然现象的一种统计规律。该定律指出,在一个给定的语料库中,单词的频率与其排名成反比。换句话说,最常用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第二常用单词出现频率的两倍,第三常用的单词出现频率是第二常用单词的一半,以此类推。 齐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f(r) \propto \frac{1}{r^s
原创 8月前
40阅读
# 深入理解齐定律及其应用 齐定律(Zipf's Law)是一种描述自然语言和其他现象中频率分布的经验法则。它最早由语言学家乔治·齐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通常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在一个给定的语言文本中,某个词的频率与其在频率排名中的位置成反比。换句话说,第二频繁的词的出现频率大约是第一频繁词的一半,第三频繁词的频率又是第二频繁词的一半,依此类推。 齐定律不仅适用于语言学中,还能
原创 7月前
63阅读
定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从根本上讲,齐定律 可以表述为:在自然语言 的语料库 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 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这个定律被作为任何与power law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有关的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提出:即使你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有10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定律”。  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的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导致自己​​思维​​混乱、莫衷一是,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看起来是一个可笑的悖论,但确实是我们经常走进的怪圈。  韦
原创 2023-02-23 09:14:14
385阅读
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开勒第三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开勒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前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在《宇宙谐和论》提出了第三条定律。 开勒第三定
若用 I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若满足l<0.1*λ,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基尔霍定律是任何集总参数电路都适用的基本定律 电路的几个名词: 1.支路:一个二端元件视为一条支路,其电流和电压分别称为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 如下图共有6条支路
原创 2022-02-10 17:26:07
1034阅读
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开勒第三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开勒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
转载 2018-06-24 21:16:00
1122阅读
2评论
本文中的py代码采用了numpy库 方便进行计算。 文章背景:学了通信原理的差错控制编码后,想要尝试以下利用py进行仿真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py的numpy库 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出 文章目录1.普通奇偶校验1.1 基础理论1.2 代码实现2.纵向偶校验2.1 基础理论2.2 代码实现3.水平奇偶校验3.1 基础理论3.2 代码实现4.循环冗余码4.1 基础理论4.2 代码实现 1.普通奇偶校验1
前置知识:\(1.\)高中数学相关知识。\(2.\)高等数学(微分,定积分,不定积分,泰勒展开,极限等)定积分常用计算方式:牛顿—莱布尼兹公式:(\(F()\)为\(f()\)的原函数,即\(F^{'}()=f()\))\[ \int_a^b{f(x)dx}=F(b)-F(a) \]泰勒中值定理\(1\):\(f(x)=f(x_0)+f'(x_0)(x-x_0)+\frac{f''(x_0)}{2
转载 2024-05-20 18:32:14
80阅读
定律(英语:Zipf's law,IPA英语发音:/ˈzɪf/)是由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George Kingsley Zipf)于1949年发表的实验定律。 它可以表述为: 在自然语言的语料库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 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 这个定律
原创 2021-07-14 10:20:06
1215阅读
电路笔记002—基尔霍定律 基尔霍是德国地; 基尔霍是18岁左右发现的基尔霍定律; 基尔霍定律是实验观察得到的,适用于低频电路。 分析方法,标注参考方向,列方程,其中独立方程数分别跟支路或网孔数量有关。
原创 2022-06-29 16:29:21
313阅读
zipf law:在给定的语料中,对于任意一个term,其频度(freq)的排名(rank)和freq的乘积大致是一个常数
原创 2022-02-11 11:14:16
2206阅读
    看了知乎一篇博文当我们优化损失函数时,我们在优化什么收获良多,对机器学习分类和回归中损失函数和正则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了这些,可以加深对逻辑回归,Softmax,线性回归等机器学习方法的理解,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现简单总结一下。  贝叶斯公式:$p(x|y)=\frac{p(y|x)p(x)}{p(y)}$  如果设训练集为$D$,那么对于模型参数$w$来说,贝叶斯公式为:$p(w|D)
转载 3月前
359阅读
在过去的几年中,“Python 衰变定律”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技术领域。其核心在于某些项目在经历了一段快速成长后,其代码质量、性能和可维护性会逐渐呈现出降级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开发效率,也对项目的长期成功构成了威胁。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描述如何解决与“Python 衰变定律”相关的问题,从背景定位到演进历程,再到架构设计、性能攻坚及故障复盘,最后进行总结。 ### 背景定位 随着项目的快
原创 6月前
24阅读
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我国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制度安排,规划制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协调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规范并监督信用服务市场,引导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各级政府部门正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千方百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不仅是民生之本,是和谐之计,更是发展之源。
原创 2022-06-06 14:59:12
174阅读
## 使用 Python 进行 FFT 双边谱转单边谱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有效算法,它能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得到双边谱,接下来需要将其转换为单边谱。本教程将介绍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这一过程。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来概述一下整个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2024-10-15 04:28:55
252阅读
第谷的数据,开勒的定律,牛顿的苹果,跟大数据什么关系?
原创 2022-10-17 11:58:24
99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