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作业采用的数据集是1956年至1960年的人民日报数据集。数据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TRzzev7XhwY4ph1cKIYpw 密码:3g7v 齐普夫定律验证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
转载
2023-12-23 20:53:34
122阅读
齐普夫定律:
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它可以表述为: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人们
转载
2023-11-02 07:52:14
126阅读
齐夫定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从根本上讲,齐夫定律 可以表述为:在自然语言 的语料库 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 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这个定律被作为任何与power law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有关的
转载
2023-12-29 23:36:11
39阅读
# 齐夫定律及其Python实现
## 什么是齐夫定律?
齐夫定律(Zipf's Law)是描述语言学和自然现象的一种统计规律。该定律指出,在一个给定的语料库中,单词的频率与其排名成反比。换句话说,最常用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第二常用单词出现频率的两倍,第三常用的单词出现频率是第二常用单词的一半,以此类推。
齐夫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f(r) \propto \frac{1}{r^s
# 深入理解齐夫定律及其应用
齐夫定律(Zipf's Law)是一种描述自然语言和其他现象中频率分布的经验法则。它最早由语言学家乔治·齐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通常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在一个给定的语言文本中,某个词的频率与其在频率排名中的位置成反比。换句话说,第二频繁的词的出现频率大约是第一频繁词的一半,第三频繁词的频率又是第二频繁词的一半,依此类推。
齐夫定律不仅适用于语言学中,还能
本文中的py代码采用了numpy库 方便进行计算。 文章背景:学了通信原理的差错控制编码后,想要尝试以下利用py进行仿真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py的numpy库 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出 文章目录1.普通奇偶校验1.1 基础理论1.2 代码实现2.纵向奇偶校验2.1 基础理论2.2 代码实现3.水平奇偶校验3.1 基础理论3.2 代码实现4.循环冗余码4.1 基础理论4.2 代码实现 1.普通奇偶校验1
转载
2024-08-09 13:00:25
120阅读
齐普夫定律)
这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有趣的定律,其实称为规律更合适,因为这是一个经验性的结果,是通过统计数据得出来的近似的规律。
它的定义有些绕口,就是说,在一个自然语言的语料库中,一个词的出现频数和这个词在这个语料中的排名(这个排名是基于出现次数的)成反比。
"Zipf's law states that given some corpus of natural lang
齐夫定律(英语:Zipf's law,IPA英语发音:/ˈzɪf/)是由哈佛大学的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夫(George Kingsley Zipf)于1949年发表的实验定律。
它可以表述为:
在自然语言的语料库里,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在频率表里的排名成反比。
所以,频率最高的单词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的2倍,
而出现频率第二位的单词则是出现频率第四位的单词的2倍。
这个定律
原创
2021-07-14 10:20:06
1215阅读
zipf law:在给定的语料中,对于任意一个term,其频度(freq)的排名(rank)和freq的乘积大致是一个常数
原创
2022-02-11 11:14:16
2210阅读
若用 I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若满足l<0.1*λ,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任何集总参数电路都适用的基本定律 电路的几个名词: 1.支路:一个二端元件视为一条支路,其电流和电压分别称为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 如下图共有6条支路
原创
2022-02-10 17:26:07
1056阅读
1 齐次马尔可夫链(一阶马尔可夫链) 1.1 马尔可夫性质 换句话说,未来与过去无关,只和当下息息相关。 1.2 马尔可夫链 具有马尔可夫性的随机序列 称为马尔可夫链(Markov
转载
2023-12-01 12:24:27
167阅读
1.1计算机是根据指令操作数据的设备,其两个基本特性为功能性和可编程性。1.2摩尔定律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其并非自然科学定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正确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反摩尔定律: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
转载
2023-12-04 18:06:25
42阅读
该笔记基于中国大学生慕课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嵩天 、黄天羽 、礼欣视频课程及线上练习平台https://python123.io/。1.1程序设计基本方法1.计算机概念:根据指令操作数据的设备特性:功能性、可编程性发展:参照摩尔定律,表现为指数方式摩尔定律: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单位面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晶体管的数量月每两年翻一番CPU/GPU、内存、硬盘、电子产品价
转载
2024-08-23 13:34:11
39阅读
一、程序设计1.计算机是根据指令操作的设备。(1)计算机具有功能性和可编程性。二者缺一,就不叫计算机了。功能性指的是对数据操作,表现为数据计算、输入输出处理和结果存储;可编程性指根据一些列指令自动地、可预测地、准确地完成操作者的意图。(2)计算机的发展参照摩尔定律,表现为指数增长。它的速度非常的快,运行速度接近几何级数快速。摩尔定律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预测法则。CPU/GPU、内存、硬盘、电
转载
2024-01-30 02:47:56
116阅读
计算机具备功能性和可编程性两个基本特征。 功能性指对数据的操作,表现为数据计算、输入输出处理和结果存储等。 可编程性指它可以根据一系列指令自动地、可预测地、准确的=地完成操作者地意图。 计算机技术发展主要围绕计算计算机的这两个基本特性展开的: 1、计算机硬件所依赖的集成电路规模按照摩尔定律以指数方式增长,计算机运行速度也接近几何级数快速增加,计算机所能高校支撑地功能不断丰富发展。摩尔定律:单位面积
转载
2024-05-31 09:41:21
21阅读
电路笔记00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是德国地; 基尔霍夫是18岁左右发现的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实验观察得到的,适用于低频电路。 分析方法,标注参考方向,列方程,其中独立方程数分别跟支路或网孔数量有关。
原创
2022-06-29 16:29:21
313阅读
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概念计算机是根据指令操作数据的设备,它具备功能性和可编程性。功能性:对数据的操作,表现为数据计算、输入输出处理和结构存储等。可编程性:根据一系列指令自动地、可预测地、准确地完成操作者的意图。计算机发展遵照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计算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预测法则,由Inter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计算机硬件所依赖的集成电路规模参照摩尔定律发展,计算机运行速度因此也接近
转载
2024-02-20 20:56:43
35阅读
bentian,经过这几周的python学习。深深滴体会到自己的不行。为了学好python决定定期学习并分享一些关于python的知识。趁着自己还年轻,Fighting!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面可谓是听课笔记,请大家笑纳!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根据指令操作数据的设备。计算机的两个特性:功能性:对数据的操作,表现为数据计算、输入输出处理和结果存储等;可编程性:根据一系列指令自动地、可预测地、准确地完成
转载
2023-11-03 13:13:10
39阅读
# 如何实现“老齐 Python”:新手开发者入门指南
## 一、项目流程
在开始实现“老齐 Python”之前,让我们先明确整个项目的步骤。以下是项目流程的简单表格:
```markdown
| 步骤 | 描述 |
|------|----------------------------|
| 1 | 安装Python环境
在过去的几年中,“Python 衰变定律”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技术领域。其核心在于某些项目在经历了一段快速成长后,其代码质量、性能和可维护性会逐渐呈现出降级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开发效率,也对项目的长期成功构成了威胁。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描述如何解决与“Python 衰变定律”相关的问题,从背景定位到演进历程,再到架构设计、性能攻坚及故障复盘,最后进行总结。
### 背景定位
随着项目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