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is HLS 图像处理平台搭建在 2019.2 以上的版本中AMD-Xilinx去除了对 OpenCV 的库函数的直接支持,需要我们手动搭建一个OpenCV的环境(主要是仿真环境),这一步虽然对综合不影响,但是对于算法的功能验证还是不方便,所以这一步对于使用OpenCV进行图像处理还是很重要的一步。今天这一步主要分成几部:第一步,安装所需要的文件(开源)第二步,设置好环境变量第三步,本地编译
我们在业务场景中经常收到的一些图片,它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或者说整个图片它是偏暗的一个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调整对比度的方式,让这个图像的特征更清晰,让这个图片更亮。首先第一种调整对比度的方式作为线性调整。1.1 提高图片的对比度 1.2 线性相乘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r"./resource/3.png",
目录:前言:一,下载和安装OpenCV到本地二,主要原理三,C++生成供C#调用OpenCV的.dll1.添加头文件2.添加cpp文件3.添加模块定义文件四,建立C#调用.dll的控制台程序五,参考资料推荐 前言:原本想着用OpenCV的话,只需考虑在编程语言环境下调用对应的库(包)就行了,因为之前也是做了一个利用python(OpenCV-python接口)下编写了一个停车场空位识别项目,但是
一、首先说明几个情况:    1、完成双目标定必须是自个拿棋盘图摆拍,网上涉及用opencv自带的标定图完成双目标定仅仅是提供个参考流程。我原来还以为用自带的图标定就行,但想不通的是咱们实际摆放的双目摄像头和人家当时摆放的肯定不一样,那用人家的标定图怎么能反应自己摄像头的实际情况;后来问了大神,才知道用opencv自带的标定图(或者说别人提供的图)进行标定,
转载 2023-11-09 10:56:45
165阅读
稀疏光流跟踪(KLT)详解在视频移动对象跟踪中,稀疏光流跟踪是一种经典的对象跟踪算法,可以绘制运动对象的跟踪轨迹与运行方向,是一种简单、实时高效的跟踪算法,这个算法最早是有Bruce D. Lucas and Takeo Kanade两位作者提出来的,所以又被称为KLT。KLT算法工作有三个假设前提条件:亮度恒定短距离移动空间一致性亮度恒定对象中任意像素点p(x,y)亮度值,在t-1时候的值,在t
文章目录3D相机的图片内容亮度和对比度与SGM一般的光照补偿算法基于二维伽马函数的光照不均匀图像自适应校正算法一种基于亮度均衡的图像阈值分割技术opencv函数illuminationChange亮度均衡与sgm结果利用双边滤波的实时去高光 随笔笔记,比较散乱、不完整 3D相机的图片内容目前来看,sgm算法对于布匹的计算能力较好。细节越突出,计算结果越好。有些图片内容,相机的聚焦能力以及分辨率
转载 2024-06-26 20:15:45
463阅读
一、预期目标如下图,要识别图中的国旗,然后框选出来,并且返回国旗的中心位置,效果如下: 彩色图像大小: (400,264) 目标中心位置: (225, 218)二、准备工作 1、将下面的图像另存为在本地,命名为 findflag.jpg 2、新建Python文件 findflag.py,与图像保存在同一目录下。三、开始编写代码1、读取与显示图像#include <stdio.h> #i
转载 2023-10-16 01:23:43
43阅读
基于vs2015+opencv3.3的简易的车牌定位直接上代码#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reas; //该函数用来验证是否是我们想要的区域,车牌定位原理其实就是在图片上寻找矩形,我们可以用长宽比例以及面积来验证是否
转载 2024-04-16 14:33:10
104阅读
基于OpenCV的Python人脸检测、识别、框选(指定照片进行识别) 文章目录前言代码附录:列表的赋值类型和py打包列表赋值BUG复现代码改进优化总结py打包 前言增加了视频随时标注功能 资源: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53403301/66920466旧版: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53403301/66922
 当今,由于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摄像机作为全自主用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传感器。这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超声或红外传感器感知信息量有限,鲁棒性差,而视觉系统则可以弥补这些缺点。而现实世界是三维的,而投射于摄像镜头(CCD/CMOS)上的图像则是二维的,视觉处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感知到的二维图像中提取有关的三维世界信息。简单说来就是对机器人周边的环境进行光学处理
在前面,我们已经获取到了精确的标记角点,我们能够模拟出相机与3维空间中标记之间的变换。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在相机与物体之间发现欧式变换-只包含旋转和转换。 其中,C是表示为相机的中心,P1-P4是世界坐标轴的3维的点,p1-p4是它们在相机图像平面的投影。我们的目的是使用内在的矩阵和在图像平面已知的点去找出3维空间已知标记的位置与相机C之间的转换。但是我们怎么获得标记在3维空间的位置坐标呢?因为我
opencv是一个很强大的机器视觉库,利用它我们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使用项目。近日,我在研究一个图中物体定位系统。本程序用的是OpenCV2.4.9,附带OpenCV3.0。程序中的原图为我随手拍的一张图片图中有三个物体,都是蓝色的,我首先取原图的蓝色通道变为灰度图灰度图经过中值滤波后可以得到去噪后的图片根据原图的蓝色通道和红色通道的大概取值范围,我们可得到比较满意的二值图为了去掉物体中少量的黑色
一共八种工具,八种工具包括:BOOSTING Tracker:和Haar cascades(AdaBoost)背后所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相同,但是距其诞生已有十多年了。这一追踪器速度较慢,并且表现不好,但是作为元老还是有必要提及的。(最低支持OpenCV 3.0.0)MIL Tracker:比上一个追踪器更精确,但是失败率比较高。(最低支持OpenCV 3.0.0)KCF Tracker:比BOOST
转载 2024-04-22 21:53:24
104阅读
 主题  本章我们要学习的是运动物体的跟踪,现代图像处理中经典的几种跟踪方法主要是:meanshift(均值漂移),Camshift(meanshift的优化版本),KCF,光流法等。   我们本章主要介绍的是前两种,meanshift(均值漂移)以及Camshift(meanshift的优化版本)均值漂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均值漂移,该算法是一种寻找概率函数离散样本的最大密度区域
Advancedeast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uoyijie/AdvancedEAST 环境:VS2017+opencv4.1.2运行结果如下:基本步骤:首先介绍一下与AdvancedEAST的使用相关的一些原理.AdvancedEAST的网络结构如下图: 图片输入网络后依次输出三种数据,简单使用的话可以只用第一个,我只用了第一个. 从网络结构也可以看出来有三个输出网络
转载 2024-04-15 21:50:19
79阅读
目录1. opencv3.1.0的文件结构1.1. build文件夹1.2. source文件夹1.3. opencv的组件构成【core】 ——核心功能模块【highgui】【imgproc】【calib3d】【features2d】【flann】【ml】【objdetect】【photo】【stitching】【superres】【video】【Videostab】【imgcodecs】【sh
1. 知识点算术操作;像素算术操作。2. NumPy算术操作 和 OpenCV像素运算2.1 加法2.1.0 cv.add 函数cv.add(src1,src2[,dst[,mask[,dtype]]])2.1.1 代码测试读取图片butterfly和lena;获取两张图片[0,100]位置的像素值;使用加法、np.add、cv.add进行算术操作。import cv2 as cv import
转载 2024-08-17 10:28:50
115阅读
好久没写了,最近在做一个教授给的任务,任务要求就是使用华硕的Xtion pro 这个设备(和微软的Kinect差不多)来识别一个一个的小机器人的位置和角度。做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上网查了好多资料,但是中文的资料较少,所以写点东西出来一是给自己记录,而是方便以后研究这个东西的童鞋。首先介绍一下思路:Aruco是一个做显示增强技术的库,但是我只要它的识别坐标和角度的功能OPENNI2 相当于是个驱动
相机标定规范及opencv实现 一、标定规范: 对于张正友相机标定的标定规范,版本也有很多,我这里只写一下我个人使用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 标定的棋盘格一定要选黑白间隔的,而且不要有边框,就白色底色上话黑白格就可以,如果有边框的棋盘格,可能会检测不到角点。 2. 拍摄棋盘格的时候,要保证棋盘格大概占据视野范围的三分之二,最少不能少于
转载 2024-04-01 00:00:17
77阅读
备注:OpenCV版本 2.4.10在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中,最基本和首要的任务是对数据进行分类,解决这个问题的常用方法是机器学习技术。通过使用已知实例集合中所有样本的属性值作为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集,导出一个分类机制后,再使用这个分类机制判别一个新实例的属性,并且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持续丰富和优化该分类机制,使机器具有像大脑一样的思考能力。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决策树分类、贝叶斯分类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的
转载 2024-08-02 12:01:06
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