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什么,就是给定一定的离散数据点,范围内估计新数据点的过程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希望得到一个连续的光滑曲线同时经过所有的 (xi,yi) ( x i ,
转载 2024-05-08 13:57:27
135阅读
算法对于缩放比例较小的情况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令人信服的。一般的,缩小0.5倍以上或放大3.0倍以下,对任何图像都是可以接受的。最邻近(近邻取样法):   最临近的的思想很简单。对于通过反向变换得到的的一个浮点坐标,对其进行简单的取整,得到一个整数型坐标,这个整数型坐标对应的像素就是目的像素的像素,也就是说,取浮点坐标最邻近的左上角点(对于DIB是右上角,因为它的扫描行是逆序存储的)
转载 2024-07-31 15:36:59
93阅读
算法
原创 2023-01-09 17:15:59
532阅读
       上篇讲了nearest-neighbor(最近邻)。这篇说cubic interpolation(三次),之前说过,就是用已知的点模拟一个方程,然后求未知点。之前讲的是线性的。cubic interpolation就是求一个三次的方程。它的思想就是把已知的数分为一个一个小区间,人拟合到曲线上去。就是一个多分段函数高阶函数(此处的
有两个向量,我们想从起始向量平滑的过度到终止向量,那么中间的向量就可以通过的方式得到。这在图形学中图形旋转或者机器人中物体姿态旋转都可以用到。有三种方法:Lerp,NLerp和SLerp。Lerp为线性,公式如下:NLerp为线性后归一化,公式如下:SLerp为球面,公式如下:公式中的v0和v1就在起始与结束向量,换成四元数同理。t为的中间,球面中theta为两个向量间的
转载 2023-06-15 23:24:10
275阅读
原理何为线性?        就是在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数,线性原理图如下在位置 x 进行线性,插入的为f(x) 各种法        法的第一步都是相同的,计算目标图(dstImage)的坐标点对应原图(srcImage)中哪个坐标点来填充,计算公式为:srcX = dstX * (
样条的思想做回归一、生成数据多项式 再加上服从正态分布的噪声 import numpy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numpy.random.seed(1) def cal_poly(x): return 0.2 * x ** 3 + 0.5 * x**2 - 0.8 * x + 3 #生成100个数据 x_data = numpy.linspace
 interpolatetorch.nn.functional.interpolate(input, size=None, scale_factor=None, mode='nearest', align_corners=None)根据给定的size或scale_factor参数来对输入进行下/上采样使用的算法取决于参数mode的设置支持目前的temporal(1D, 如向量数据),
转载 2023-09-05 22:05:46
230阅读
前面几篇推文我们分辨介绍了使用_Python_和_R_绘制了二维核密度空间方法,并使用了Python可视化库_plotnine、Basemap_以及R的_ggplot2_完成了相关可视化教程的绘制推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介绍空间的其他方法,本期推文,我们将介绍_IDW(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_ 的Python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可视化绘制过
参考《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一书。 matlab里有大量关于的命令。1、介绍vander()和fliplr()两个与范德蒙有关的函数 >> x =[0 pi/2 pi 3*pi/2];v =vander(x) v = 0 0 0 1.0000 3.8758 2.4674 1.5708
1.学习目标最近邻算法双线性算法掌握OpenCV框架下算法API的使用 ,cv.resize()各项参数及含义2.最近邻算法 最近邻,是指将目标图像中的点,对应到源图像中后,找到最相邻的整数点,作为后的输出。如下图举例缺点: 用该方法作放大处理时,在图象中可能出现明显的块状效应3 .双线性  在讲双线性之前先看以一下线性,线性多项式为:f(x)=ax+b  
转载 2023-08-05 14:00:35
272阅读
前言       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中经常用到的样本位置的移动主要是通过实现的。根据采样定理,在满足1)信号是带限的,即最高频率有界;2)满足奈奎斯特采样率,即实信号的采样率高于最高频率的两倍、复信号采样率高于信号带宽。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通过卷积重建初始信号。因此,可以通过卷积实现其中,h(x)称为因子或核。i处的样本
1. 什么是最近在做时间序列预测时,在突增或者突降的变化剧烈的情况下,拟合参数的效果不好,有用到的算法补全一些数据来平滑剧烈变化过程。还有在图像处理中,也经常有用到算法来改变图像的大小,在图像超分(Image Super-Resolution)中上采样也有的身影。(interpolation),顾名思义就是插入一些新的数据,当然这些是根据已有数据生成。算法有很多经典算法,
转载于 数字图像处理(九)算法之二数字图像处理(九)算法之二在CFA去马赛克和图像旋转放大时都需要进行运算。在空间域内,是卷积计算。当已知数据点位于整数格点上时,函数h(x)应该有:h(0)=1;h(n)=0; n是非零整数。在频率域,以步长1采样的图像中如果含有高于1/2的频率分量将会产生混叠。空间域内的卷积对应在频率域内的相乘运算,可以从中判断算法的特性这是几类函数
百度百科定义:在离散数据的基础上补连续函数,使得这条连续曲线经过全部离散点,同时也可以估计出函数在其他点的近似。样条:一种以 可变样条 样条法简单理解,就是每两个点之间确定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就是一个样条,函数不同,样条就不同,所以定义中说 可变样条,然后把所有样条分段结合成一个函数,就是最终的函数。 思路1 - 线性样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我们可以在每两点间画
转载 2023-11-05 16:49:11
132阅读
假设变换后的图像(x,y)处投影大原图像的坐标点(u,v)图像主要用三种方法求得变换后的像素:1、最邻近元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不需要计算,在待求象素的四邻象素中,将距离待求象素最近的邻象素灰度赋给待求象素。设i+u, j+v(i, j为正整数, u, v为大于零小于1的小数,下同)为待求象素坐标,则待求象素灰度的 f(i+u, j+v) 如下图所示:  如果(
转载 2023-12-25 12:20:58
95阅读
Python数据1. 数据2. 导入模块3. 函数3.1 多项式3.2 多项式3.3 样条3.4 多变量3.4.1 均匀网格3.4.2 不均匀网格 1. 数据是一种从离散数据点构建函数的数学方法。函数或者方法应该与给定的数据点完全一致。可能的应用场景:根据给定的数据集绘制平滑的曲线对计算量很大的复杂函数进行近似求值和前面介绍过的最小二乘拟合有些类似
目录一. 绑定语法: 学名: 语法 Interpolation二. 指令(directive)1. v-bind2. v-show3. v-if和v-else4. v-else-if5. v-for? 扩展:this判断—8种指向⬛ 总结:知识点提炼一. 绑定语法: 学名: 语法 Interpolation1. 什么是: 在界面中标记哪里可能发生变化的特殊的语法2. 何时: 今后,只要一个
转载 2024-01-03 22:10:41
80阅读
最近在准备论文开题,用到了腾讯定位大数据,数据是腾讯定位平台上爬取下来的,整理成Excel格式,导入arcgis中进行分析数据刚爬取下来是这样的,存储方式是txt格式,而且腾讯定位数据是5分钟更新一次,所以爬取下来以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整理,比如想获取8::00~9:00的数据,就要将每个点8::00~9:00每隔5分钟的定位次数相加,然后整理到Excel表格中,这部分我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理,初步想法是
转载 2024-05-05 21:03:44
147阅读
def show_digits(): digits=load_digits() fig=plt.figure() for i in range(25): ax=fig.add_subplot(5,5,i+1) ax.imshow(digits.images[i],cmap=plt.cm.gray_r,interpolation='bilin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