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索引结构二叉排序树 与 平衡二叉树二叉排序树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查询时间,最优可以实现二分查找,每次查询只需要查询一半数据。但如果本身是有序数据,则二叉排序树就失去了效果,因此产生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是在二叉排序树的结构上保证左右子树高度差不超过 1 ,有效的减少查询次数b 树,也叫 m 树,每个节点最多 m 个子树,数据存储在节点上b+ 树,是 b 树进阶,在 b 树的基础上,将所有的数据
B-树索引Oracle中是一个通用的索引,在创建索引时它就是默认的索引类型。最多可以包括32列。 位图索引Oracle为每个唯一键创建一个位图,然后把与键值所关联的ROWID保存为位图。最多可以包括30列。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户都只创建TYPE为NORMAL的B-树索引,所以对于较低基数的列我们都是不创建索引的,因为B-树索引对查询速度提升不一定会有改善,甚至会增加Inse
转载 2008-07-30 20:56:44
2220阅读
ARIMA模型的定原理与建模分析前言一:AR ( p )
一 什么是索引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INNODB数据表上的索引是表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包含对数据表里所有记录的引用指针。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 索引的实现通常是b树及其变种b+树,更通俗的说 索引相当于目录 为了方便书中内容的查找,通过对内容建立索引形成目录,索引是一个文件 它占据物理空间索引的数据结构(b树 hash) 索引的数据结构和具体存储引擎的实现有关,在MySQL中使用较多的索引
搭建环境:SQL> create table tt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表已创建。SQL> select count(*) from tt; COUNT(*) ---------- 50441 SQL> insert into tt select * from tt; 已创建50441行。SQL> /已创建
转载 2023-07-01 09:59:39
66阅读
阶梯问题
原创 2024-10-09 22:07:07
128阅读
ARCH模型的基本思想  ARCH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指在以前信息集下,某一时刻一个噪声的发生是服从正态分布。该正态分布的均值为零,方差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即为条件异方差)。并且这个随时间变化的方差是过去有限项噪声值平方的线性组合(即为自回归)。这样就构成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由于需要使用到条件方差,我们这里不采用恩格尔的比较严谨的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而是采取下面的表达方式,以便于我们把握模型的
关于MySQL数据库为什么使用B+树以及B+树的定义、特性及好处
原创 2023-04-19 22:28:08
1111阅读
B+ 索引文件 B+ 索引文件 数据库索引技术里大量使用者B树和B+树的数据结构
转载 2020-06-24 09:29:00
97阅读
2评论
# MySQL中B+树索引 ## 1. 简介 B+树是一种常用的索引数据结构,它在数据库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加快查询速度。MySQL作为一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采用了B+树索引来优化数据的检索。本文将介绍B+树索引的原理、设计以及在MySQL中的应用。 ## 2. B+树索引原理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查找树,它的特点是具有平衡性、稳定性和高度自适应的特点。B+树索引通常由节点组成,
原创 2023-09-09 08:29:54
34阅读
虽然一级或两级索引通常有助于加快查询,但在商用系统中常使用一种更通用的结构。这一通用的数据结构簇称为B树,而最常使用的变体称为B+树。实质上:B树能自动地保持与数据文件大小相适应的索引层次。对所使用的存储块空间进行管理,使每个块的充满程度在半满与全满之间。这样的索引不再需要溢出块。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讨论“B树”,但具体细节都针对B+树这一变体。其他类型的B树在习题中讨论。1、B树的结构正如其
原创 2013-10-17 09:31:12
5335阅读
(1) 建立B*tree索引3:11:08 SQL>create index emp1_job_ind on emp1(job);(2)分析索引结构3:11:08 SQL> ANALYZE INDEX EMP1_JOB_IND VALIDATE STRUCTURE;Index analyzed.(3)查看索引存储信息03:11:41 SQL> SELECT BLEVEL,LEAF
欢迎使用Markdown编辑器写博客 产生精确的延迟是许多嵌入式系统的关键要求: 硬件延迟:通过使用一个片内定时器产生精确地延迟,特别适合产生大约0.1ms或更长的延迟。 软件延迟:不需要硬件资源,灵活方便,适用于产生较短的延迟(以微秒为单位) 早期的8051定时器每12个振荡周期加1.当(16)位定时器溢出时,即从65535加1,定时器标志(
转载 2024-04-07 00:01:30
32阅读
原标题:MySQL索引底层:B+树详解前言当我们发现SQL执行很慢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加索引。对于范围查询,索引的底层结构就是B+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B+树哈~树简介、树种类B-树、B+树简介B+树插入B+树查找B+树删除B+树经典面试题树的简介树的简介树跟数组、链表、堆栈一样,是一种数据结构。它由有限个节点,组成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树,所以得其名。一颗普通的树如下:
索引特征及概念索引是最为常用的改善数据库性能的技术。SQL Server引入索引主要是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它能够加速ORDER BY和GROUP BY子句的操作,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并加快表连接的速度。索引的概念和创建原则索引就是一个指向表中数据的指针,如果我们把书比作数据,那么各个章节就相对于数据库中的表,而书的目录就是索引了。索引是在基本表的列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它和基本表分开存储,它的建立
1.索引的官方定义索引是一种能帮助数据库快速高效地获取数据的一种排好序的数据结构2.索引的数据结构二叉树(最坏情况下效率低)红黑树(树的高度不好控制,数据量大时层数太大)Hash表(等值的查找效率高,但是范围查找以及排序效率低)B-Tree(所有节点均存数据,查找时间不稳定,树的高度变化大)B+Tree(B-Tree的变种,只有叶子节点存放数据,每个中间节点存放的索引多,树的高度稳定,查找时间稳定
#include #define N 10000int main(){ static int r[N]={1}; int i,j; int k=0,l=0; for(i=1;i=0;j--) { printf("%04d",r[j]); } printf("\n"); } return 0;}
转载 2013-08-16 19:19:00
109阅读
书接上文接着上次的笔记,在原本自回归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深度学习,即由神经网络参数化的自回归模型,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生成模型了。从使用MLP建模的有限记忆自回归到使用LSTM和RNN的长距记忆自回归,最后再到作者书中提到的借用因果卷积,解决卷积神经网络面对长距依赖关系的短板,从而构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回归模型。今天这篇笔记,开始学习和研究作者对于自回归模型实践部分的内容(作者代码)。之前都是
作者:syzbbw66 怎么样用AIC和SC准则判断滞后 ADF Test Statistic -0.480303        1%    Critical Value*  -4.7315  &nbsp
转载 2024-01-30 17:48:56
121阅读
    “独”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智力游戏。一般认为它的起源是“拉丁方块”,是大数学家欧拉于1783年发明的。    如图[1.jpg]所示:6x6的小格被分为6个部分(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每个部分含有6个小格(以下也称为分组)。        开始的时候,某些小格中已经填写了
转载 2024-02-19 11:42:55
19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