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是字节流协议,原始数据之间是没有边界的。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加高效的的发给接收端,于是采用了优化算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量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所谓粘包问题本质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粘包问题解决方案:0、发送和接收都定义固定大小。1、发送方接收方都协商定义数据结构,每次发送
转载
2023-12-18 18:29:41
100阅读
先看代码 session=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在定义socket对象的时候 有两个参数 一个是 socket地址家族,另一个是处理类型socket.SOCK_STREAM,注意是 ‘stream’:流那既然是流处理类型,理解上就是 水流式 处理数据。 这个时候数据是没有
转载
2023-09-11 08:21:14
172阅读
一.半连接数:三次握手没有完成 称之为半连接 原因1 恶意客户端没有返回第三次握手信息原因2 服务器没空及时处理你的请求 socket中 listen(半连接最大数量)二.粘包问题TCP流式协议, 数据之间没有分界, 就像水 一杯水和一杯牛奶倒在一起了!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粘包 仅发生在TCP协议中 发送端 发送的数据量小 并且间隔短 会粘接收端 一次性读取了两次数据的内容 会粘 接收端 没有
粘包现象.recv(1024)坑:当传送来的数据超过1024bytes的时候,因为recv只能一次接受1024byte,传输管道就会积压数据
→ 下次recv会继续接收积压的数据
→ 这回导致本次send的处理结果可能返回的是上次的结果内容的一部分,粘包现象:TCP协议是流数据协议(传送的是一个整体的流数据),即一条消息对应多少bytes是不可见的。
这导致接收方接受数据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断句,使得
粘包:发生原因:当调用send的时候,数据并不是即时发给客户端的。而是放到了系统的socket发送缓冲区里,等缓冲区满了、或者数据等待超时了,数据才会发送,所以有时候发送太快的话,前一份数据还没有传给客户端,那么这份数据和上一份数据一起发给客户端的时候就会造成“粘包” 。 解决方案:解决根源的思想是避免不同段的数据一起发送。方案1:前一段数据send完后,等待一段时间再send第二段数据。缺点:
转载
2023-10-09 12:38:43
184阅读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
转载
2023-12-20 06:07:22
127阅读
1、出现粘包拆包的原因 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客户端要利用send()函数发送字符“asd”到服务端,连续发送3次,但是服务端休眠10秒之后再去缓冲池中接收。那么请问10秒之后服务端从缓冲区接收到的信息是“asd”还是“asdasdasd”呢?如果大家有去做实验的话,可以知道服务端收到的是“asdasdasd”,为什么会这样呢?按正常的话,服务端收到的应该是“asd”,剩下的两个asd要不就是收
转载
2023-09-21 07:05:11
142阅读
## Android Socket TCP粘包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Android Socket TCP粘包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流程,然后逐步指导你完成每一步。
###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Android Socket TCP粘包的流程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步骤一 | 创建Socket连接 |
原创
2024-05-21 06:43:03
42阅读
背景在 Java 语言中,传统的 Socket 编程分为两种实现方式,这两种实现方式也对应着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 协议和 UDP 协议。但作为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层协议 TCP,在使用时却会导致粘包和半包问题。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
转载
2024-01-21 12:44:20
30阅读
粘包
client.send(data1)
client.send(data2)
这两次send紧挨在一起,处理的时候会放在一起发过去
在Linux里每次都粘包,Windows里面某次会出现粘包
在两次send中间放一个time.time(0.5)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比较low
为什么只有TCP粘包,UDP没有粘包?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
转载
2023-06-03 22:56:34
321阅读
我们知道,erlang实现的网络服务器性能非常高。erlang的高效不在于短短几行代码就能写出一个服务端程序,而在于不用太多代码,也能够写出一个高效的服务端程序。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erlang对很多网络操作实现了近乎完美的封装,使得我们受益其中。文章将讨论erlang gen_tcp 数据连包问题及erlang的解决方案。数据连包问题,这个在client/server的通讯中很常见。就是,当cli
转载
2023-08-30 16:26:28
167阅读
解决粘包问题一、解决粘包问题方式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环接收完所有数据。1.1 服务器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
soc = socket.socket()
soc.bind(('
“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粘包: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粘包的原因: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
转载
2023-06-08 10:10:56
266阅读
大多数程序员都要接触网络编程,Web开发天天和http打交道。稍微底层一点的程序员,就是TCP/UDP 。 对程序员来说,Tcp/udp的核心是Socket编程。 我的浅薄的观点 理解socket tcp编程除了基础知识外,1是异步IO模型,2是粘包。 今天讨论下粘包。 便于理解用同步接口来实现 。 ...
转载
2021-07-15 14:00:00
253阅读
2评论
/*演示tcp传输。1,tcp分客户端和服务端。2,客户端对应的对象是Socket。 服务端对应的对象是ServerSocket。*//*客户端,通过查阅socket对象,发现在该对象建立时,就可以去连接指定主机。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在建立socket服务时,就要有服务端存在,并连接成功。形成通路后,在该通道进行数据的传输。需求:给服务端发送给一个文本数
转载
2024-07-17 18:59:32
27阅读
粘包 和 拆包 百度一下很多文章都有解释的 链接:MSS.MTU. 原因的话,就是网络层级故意给你搞的。 TCP下,也没啥必要纠结这一块东西。简单来说,就是 粘包就是 接收端一次收到2个包 拆包 就是 接收端里 有一个包不完整,只有一部分。 拆包 和 粘包 可能混合出现。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 数据包 有长度。 按照长度去获取 数据包,发现包体不完整,就等下一次Check。例如完整数据包
转载
2024-01-29 08:27:19
54阅读
之前讲解了socket应用最基础的用法以及给出了一个代码框架,本篇进一步提升一下长链接、短连接概念:(此概念是对客户端而言的)1、长链接就是基础篇贴出来的代码一般,即建立连接后就不断开,一直循环收发工作;2、短链接是发送一次报文后主动断开链接,然后再建立链接再发送......(即只有在数据传输时才建立链接)粘包概念:因为tcp协议是流协议,数据与数据之间是没有边界的,在接收这些如流水一般的数据时不
转载
2023-10-14 20:52:44
202阅读
粘包只可能出现在流传输中UDP是不会出现粘包,因为他是基于报文的,也就是说UDP发送端调用几次write,接收端必须调用相同次数的read读完,他每次最多只能读取一个报文,报文与报文是不会合并的,如果缓冲区小于报文长度,则多出来的部分会被丢掉。TCP不同了,TCP是基于流传输的,他会合并消息,并且以不确定方式合并,这样就需要我们去粘包处理了。TCP造成粘包主要原因: 1、
转载
2023-07-15 13:22:43
188阅读
# Java TCP粘包和拆包处理
在网络编程领域,TCP协议由于其可靠性和有序性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粘包和拆包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将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Java中进行处理。
## 粘包与拆包的定义
### 粘包
粘包是指多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数据包。此时,接收方无法确定数据包的边界,导致数据解读错误。
### 拆包
拆包问题则是由于一个
原创
2024-10-27 05:05:26
221阅读
TCP粘包问题由于TCP协议是基于字节流且无边界的传输协议, 因此很有可能产生粘包问题, 问题描述如下 对于Host A 发送的M1与M2两个各10K的数据块, Host B 接收数据的方式不确定, 有以下方式接收: 先接收M1, 再接收M2(正确方式)&nbs
转载
2024-05-16 04:54:00
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