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包 和 拆包 百度一下很多文章都有解释的 链接:MSS.MTU. 原因的话,就是网络层级故意给你搞的。 TCP下,也没啥必要纠结这一块东西。简单来说,就是 粘包就是 接收端一次收到2个包 拆包 就是 接收端里 有一个包不完整,只有一部分。 拆包 和 粘包 可能混合出现。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 数据包 有长度。 按照长度去获取 数据包,发现包体不完整,就等下一次Check。例如完整数据包
转载
2024-01-29 08:27:19
54阅读
一、TCP粘包/拆包1、什么是TCP粘包/拆包tcp将用户从客户端发往服务端的请求数据包。进行拆分或重新组合进行发送。例子:将数据包A,拆分成A1,A2两个数据包进行发送。(A1+A2=A,其中A1,A2就是拆包)将数据包A和B进行拆分,然后重组发送。最终发送结果为:A1 , A2+B 其中(A1+A2=A ,B=B,其中A2+B 就是粘包)2、TCP粘包/拆包发生的原因应用程序wri
转载
2023-07-16 17:45:53
641阅读
1. 粘包产生的原因 如果客户端连续不断的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包时,服务端接收的数据会出现两个数据包粘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TCP协议中经常会遇到的粘包以及拆包的问题。 传输层的UDP协议是否会发生粘包或者拆包问题? 不会。UDP是基于报文发送的,在UDP首部采用了16bit来指示UDP数据报文的长度,因 ...
转载
2021-08-27 19:50:00
402阅读
2评论
简介 1) TCP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
原创
2022-10-01 08:09:12
45阅读
TCP 粘包和拆包及解决方案一、TCP 粘包和拆包基本介绍
TCP 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 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
转载
2024-04-12 22:32:06
83阅读
1.TCP粘包和拆包基本介绍(1)TCP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此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2)由
转载
2024-01-03 22:50:24
61阅读
在本篇博文中,本人要来讲解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粘包/拆包首先,本人来讲解下 什么是 粘包 和 拆包:定义:TCP 是一个 流协议,就是 没有界限 的一长串 二进制数据TCP 作为 传输层协议,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
它会根据 TCP缓冲区 的 实际情况 进行 数据包的划分拆包:在 业务 上认为是一个 完整的包,可能会被 TCP 拆分成 多个包 进行发送粘包:有可能把 多个小的包 封
转载
2023-06-27 21:53:38
108阅读
1、出现粘包拆包的原因 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客户端要利用send()函数发送字符“asd”到服务端,连续发送3次,但是服务端休眠10秒之后再去缓冲池中接收。那么请问10秒之后服务端从缓冲区接收到的信息是“asd”还是“asdasdasd”呢?如果大家有去做实验的话,可以知道服务端收到的是“asdasdasd”,为什么会这样呢?按正常的话,服务端收到的应该是“asd”,剩下的两个asd要不就是收
转载
2023-09-21 07:05:11
142阅读
粘包拆包是什么意思?[面试5.0]指TCP是基于字节流传输的,数据是没有边界的若数据据,继续读UDP是否有粘包或拆包问题: UDP无粘包或拆包问
原创
2022-11-17 10:35:07
137阅读
1)产生TCP粘包和拆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在发送TCP数据的时候,底层会有一个缓冲区,例如1024个字节大小,如果一次请求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小,没达到缓冲区大小,TCP则会将多个请求合并为同一个请求进行发送,这就形成了粘包问题;如果一次请求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大,超过了缓冲区大小,TCP就会将其拆
转载
2020-07-04 13:53:00
167阅读
2评论
发送端连续发送多条消息,接收端一次性收到了多条消息的数据。发送端:先发送"Hello",再发送"World"接收端:一次性收到"HelloWorld"TCP是面向字节流的协议,不维护消息边界。粘包:多条消息粘在一起拆包:一条消息被拆开Nagle算法、发送缓冲区导致的粘包MSS限制、流量控制导致的拆包接收端读取不及时或过快解决方案就是在应用层定义消息边界固定长度:最简单但不灵活分隔符:适合文本协议长度前缀:最常用,推荐成熟协议:功能强大。
TCP粘包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
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1.出现原因这里提一下保护消息边界和流,保护消息边界,就是指传输协议把数据当作一条独立的消息在网上传输,接收端只能接收独立的消息。也就是说存在保护消息边界,接收端一次只能接收发送端发出的一个数据包。 而面向流则是指无保护消息保护边界的,如果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接收端有可能在
转载
2024-01-29 07:13:09
0阅读
是。
原创
2023-04-15 06:43:24
212阅读
一、TCP粘包和拆包基本介绍TCP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原创
2022-10-18 15:43:46
878阅读
点赞
1评论
TCP 粘包和拆包 及解决方案TCP 粘包和拆包基本介绍TCP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的通信是
转载
2023-07-21 21:18:33
155阅读
1.什么是TCP粘包与拆包首先TCP是一个"流"协议,犹如河中水一样连成一片,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当我们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多发送与少发送问题,也就是TCP粘包与拆包。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所谓粘包:当你把A,B两个数据从甲发送到乙,本想A与B单独发送,但是你却把AB一起发送了,此时AB粘在一起,就是粘包了所谓拆包: 如果发送数据的时候,你把A、B拆成了几份发,就是拆包了。当然数据不是你主动拆的
转载
2023-07-16 14:32:52
216阅读
摘要TCP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
原创
2023-03-21 10:43:00
189阅读
解决粘包问题一、解决粘包问题方式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环接收完所有数据。1.1 服务器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
soc = socket.socket()
soc.bind(('
一、"*“和”**"应用在函数参数中时:def fun(*args,**kvargs):
if args:
print("传入的第一部分参数为:",end = " ")
print(args)
print("它的数据类型为",end = " ")
print(type(args))
else:
print("您没有输入属于第一部分的参数")
if kvargs:
pr
转载
2024-02-28 10:16:05
31阅读
# Java实现TCP拆包粘包
## 概述
在使用TCP进行通信时,由于TCP是以流的形式传输数据的,可能会出现拆包(一次发送的数据被分成多次接收)和粘包(多次发送的数据被一次接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消息头中添加消息长度,然后根据消息长度进行拆包和粘包的处理。
### 流程
下面是实现TCP拆包粘包的流程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原创
2024-03-16 05:33:25
7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