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即对脉冲宽度的控制)PWM同时也是驱动蜂鸣器,驱动舵机,通信等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初学者而言,点完灯的下一个程序就是驱动蜂鸣器,本篇将讲述如何使用及调整PWM输出频率,占空比工程文件可入Q群:659512171获取 PWM简介:对于STM32,PWM输出依靠定时器,而在STM32F103c8t6中,共有4个定时器可
写在前面:此例程使用间隔时间固定的定时器中断。比如此处使用100Us的定时器中断。下一篇写使用另一个方式实现。 一、PWM介绍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一般使用方式是通过数字电路信号的占空比来模拟达到输出连续电压的目的。比如在数字电路中,IO能输出的电压为0V或3.3V,但是如果想要输出1.65V,该怎么做呢?此时可通过在一定时间T内
转载
2024-10-13 11:15:53
122阅读
1.PWM波产生原理简述PWM,完整的名称应该是脉冲宽度调制,是一个由定时器产生、由TIMx_ARR寄存器确定频率、由TIMx_CCRx寄存器确定占空 比的信号。 在TIMx_CCMRx寄存器中的OCxM位写入’110’(PWM模式1)或’111’(PWM模式2),能够独立地设 置每个OCx输出通道产生一路PWM。必须设置TIMx_CCMRx寄存器OCxPE位以使能相应的预 装载寄存器,
转载
2024-09-02 21:19:31
847阅读
STM32中断前言一、STM32的中断如何?1. 如何管理这么复杂的中断?2. 实际优先级如下3.怎么使用呢?4. 主优先级(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响应优先级) 怎么判断谁先执行二、使用步骤1.引入库函数先分组,怎么分?2.中断服务函数总结 前言`GPIO的输入输出,主要程序是在main while(1).打断循环。引入中断要实现中断:从左往右打通所有关一、STM32的中断如何?STM32 中
完整工程代码文末获取。 一、STM32CubeMX
STM32CubeMX是ST公司推出的自动创建工程及初始化代码的工具,适用于旗下所有STM32系列产品。此软件需要安装JAVA运行环境。 二、TIM定时器
从参考手册可知STM32的定时器除了基本定时器(TIM6、TIM7)外,其他的都可以产生PWM输出,我们以TIM2定时器的CHANNEL2为例,输出1Khz的方波。
转载
2024-08-02 17:31:36
209阅读
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
STM32
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 等.
STM32使用LL库配置定时器
HAL和LL库 HAL是ST为了实现代码在ST家族的MCU上的移植性,推出的一个库,称为硬件抽象层,很明显,这样做将会牺牲存储资源,所以项目最后的代码比较冗余,且运行效率大大降低,运行速度受制于flash的速度,所以很多人设计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LL库更精简,他更接近底层,直接操作寄存器来实现,二者在资源消耗上
转载
2024-04-26 15:11:52
276阅读
【ALIENTEK 战舰STM32开发板例程系列连载+教学】第十四章 PWM输出实验 上一章,我们介绍了STM32的通用定时器TIM3,用该定时器的中断来控制DS1的闪烁,这一章,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STM32的TIM3来产生PWM输出。在本章中,我们将使用TIM3的通道2,把通道2重映射到PB5,产生PWM来控制DS0的亮度。本章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4.1 PWM简介14.2&nb
前言上篇文章讲到简易的PWM,对于电机控制来说,常用的还是互补PWM,如果做FOC,还会用到中心对齐模式(中央对齐模式)。下面就来说说dsPIC33E芯片的互补PWM与中心对齐模式的PWM。首先,先配置PWM引脚为互补输出模式,然后再配置相应的引脚。这一部分在IOCONx寄存器:由上可知,PMOD位要配置成互补输出模式,PENH,PENL要配置成1,POLH,POLL要配置成0,因为我们是高电平有
PWM的问题小伙伴问的比较多,最近也在用PWM,这里就分享一下关于PWM的一些内容。什么是PWM?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网上的解释很多,通过下图,你就能直观的理解PWM,其实就是高低电平组成的脉冲信号。通过改变其中频率(脉冲周期)、占空比,就能应用在很多场合。PWM常见输出方式通过上面描述,PWM就是一个IO口以不同的时间周期输出高、低电平。1.新手(
转载
2024-10-25 12:47:42
199阅读
PWM输入是输入捕获的一个特殊应用,输入捕获就是当连接到定时器的引脚上产生电平变化时对应的捕获装置会立即将当前计数值复制到另一个寄存器中。你可以开启捕获中断然后在中断处理函数中读出保存的计数值。
与输入捕获不同的是PWM输入模式会将同一个输入信号(TI1或TI2)连接到两个捕获装置(IC1和IC2)。这两个捕获装置一个捕获上升沿一个捕获下降沿。TI1FP1、TI2FP2它们中的一个被选择为触发输
原理如下:我们使用的是主从模式触发PWM相移,而我们的目标是三相pwm输出,这个情况呢我们就需要使用两次触发连接首先是TIM1的配置,TIM1是主定时器,于是Slave Mode是关闭的,我使用的单片机型号是STM32F407ZG,但是我定时器为了便于运算,设置成了72M,若同学们有相关要求可以稍作修改,Channel1作为一个最初的PWM输出,也是作为对照使用的而Channel2是设置作为一个事
外部中断前言中断同步中断异步中断。作用优先级中断与IRQSTM32中断Cortex-MNVIC中断优先级中断嵌套优先级分组外部中断EXTIGPIO引脚的外部中断触发方式引脚分组配置外部中断STM32CubeMX配置外部中断 前言中断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事件,该事件能够改变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顺序。这样的事件与 CPU 芯片内外部硬件电路产生的电信号相对应。同步中断当指令执行时,由控制单元产生的。之所以称
转载
2024-07-27 14:47:06
0阅读
STM32学习之定时器中断一、通用定时器简介二、寄存器简介2.1 控制寄存器 1(TIMx_CR1)2.2 DMA/中断使能寄存器 (TIMx_DIER)2.3 预分频寄存器(TIMx_PSC)2.4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TIMx_ARR)2.5 状态寄存器(TIMx_SR)三、配置步骤四、代码4.1 定时器部分4.2 主函数五、 PWM 配置六、PWM 部分代码6.1 定时器部分6.2 主函数
通用定时器脉冲计数实验原理了解STM32CubeMx配置定时器及通道选择工程生成及代码编写工程文件代码编写key.c编写key.h文件main.c编写 原理了解 使用通用定时器进行脉冲计数实验需要用到图中红色框框出来的时基单元,通过选用外部时钟模式1中的通道一或通道二,这里以通道一为例,选择TI1FP1为触发信号(这里不选用TI1F_ED为触发信号的原因为其是双边沿捕获,而实验是一个脉冲数计数+
打开STM32CubeMX新建工程,选择STMF746IGT6芯片。选择外部高速晶振(HSE). 根据Open746I-C开发板原理图(原理图可在微雪电子网站上下载),选择按键和LED引脚 PA0,PG2,PG3,PD4,PD5,PD11为按键输入管脚,选择GPIO_INPUT模式。 PB6,PB7,PH4,PI8为LED输出控制管脚,
一、使用CubeMX进行基本配置1、选择定时器通道随便选择一个为例子,TIM1的channel 1有一个 Clock source 的选项。可选 Internal Clock 和 ETR2。 对于通用定时器和高级定时器,可使用外部信号(TIMx_ETR)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可以用 1 个定时器控制另外一个定时器)的同步电路。 这里咱们不使用,直接选择 Internal Cl
转载
2024-10-03 10:39:15
400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章需要使用过此pwm模块才会看明白,小白还是先去看看NRF52832芯片的pwm模块,如何再来看如何输出互补pwm。初步使用NRF52832芯片的pwm模块,因为模块不能直接输出互补pwm,实现思路是用中央对齐方式去实现。互补pwm有啥用,哈哈哈,旱的旱死,****先看看pwm的一些工作模式:要先理解这几种模式的特点1-共用模式:4个通道共用极性,比较值,意思就是说4路pwm的方向一
文章目录一、前言二、CubeMX2.1、Mode and Parameter Settings2.2、NVIC Settings2.3、生成代码三、代码3.1、tim.c3.2、main.c四、DEBUG4.1、OC中断回调函数的验证4.2、定时器溢出中断五、细节补充 一、前言STM32H743+CubeMX-定时器TIM输出PWM(PWM Generation模式) 上一次完成了使用定时器TI
一、pwm的概述1.pwm的工作原理图中,假定定时器工作在向上计数 PWM 模式,且当 CNT<CCRx 时,输出 0,当 CNT>=CCRx 时输出 1。那么就可以得到如上的 PWM 示意图:当 CNT 值小于 CCRx 的时候,IO 输出低电平(0),当 CNT 值大于等于 CCRx 的 时候,IO 输出高电平(1),当 CNT 达到 ARR 值的时候,重新归零,然后重新向上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