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化指的是,如果存在数据范围比较大,例如十的负九次方到十的九次方之间,然而数据比较稀疏,例如只有甚至几个下标存放了数据。此时可以将下标进行离散化,压缩数据数据范围核心:离散化:离散化的核心就是用c++中的vector或者java中的list。因为数据范围大的话,下标分散的区间特别开,而我们只需要将每一次对某一个下标的操作插入到vector或者list中,使得下标映射为0—n之间。(vector和
转载
2024-07-16 14:36:00
35阅读
1.提出问题:什么是稀疏表示 假设我们用一个M*N的矩阵表示数据集X,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样本的一个属性,一般而言,该矩阵是稠密的,即大多数元素不为0。 稀疏表示的含义是,寻找一个系数矩阵A(K*N)以及一个字典矩阵B(M*K),使得B*A尽可能的还原X,且A尽可能的稀疏。A便是X的稀疏表示。 书上原文为(将一个大矩阵变成两个小矩阵,而达到压缩)“为普通稠密表达的样本找到合适的字典
简单来说,矩阵是充满数字的表格。 A和B是两个典型的矩阵,A有2行2列,是2×2矩阵;B有2行3列,是2×3矩阵;A中的元素可用小写字母加行列下标表示,如 矩阵加减法 两个矩阵相加或相减,需要满足两个矩阵的列数和行数一致。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矩阵乘法A和B相乘,需要满足A的列数等于B的行数。 矩阵乘法很容易出错,尤其是两
转载
2023-09-01 18:40:57
260阅读
十二.Sparse模块 1.创建稀疏矩阵多数存储形式的稀疏矩阵都支持加/减/乘/除/幂运算,一部分存储形式还支持切片(1)不同存储形式的系数矩阵:稀疏矩阵的基类:class scipy.sparse.spmatrix([maxprint=50])
#注意:该类不能被实例化
############################################################
转载
2023-08-16 16:30:59
225阅读
在学习Python科学计算的时候,常常需要将一个稀疏矩阵压缩,进而表示和运算,例如在进行摄影测量工作平差时的稀疏矩阵,图像压缩等,在Python的Scipy库中,有Sparse模块,包含七种常用的压缩方式,简要介绍。
首先简介名词,那所谓的稀疏矩阵,就是指一个很多项为0的矩阵,在稀疏矩阵中,其实还存在着矩阵的对称性的说法,表示矩阵的非零项沿着矩阵的对角线(Diagonal
转载
2023-08-05 11:05:06
229阅读
项目github地址:bitcarmanlee easy-algorithm-interview-and-practice 欢迎大家star,留言,一起学习进步工程实践中,多数情况下,大矩阵一般都为稀疏矩阵,所以如何处理稀疏矩阵在实际中就非常重要。本文以python里中的实现为例,首先来探讨一下稀疏矩阵是如何存储表示的。1.sparse模块初探python中scipy模块中,有一个模块叫spars
转载
2023-06-02 23:41:03
156阅读
对于那些零元素数目远远多于非零元素的数目,并且非零元素的分布没有规律的矩阵,称为稀疏矩阵。 由于稀疏矩阵中非零元素较少,零元素较多,因此可以采用只存储非零元素的方法进行压缩存储。 对于一个用二维数组存储的稀疏矩阵Amn,如果假设存储每个数组元素需要L个字节,那么存储整个矩阵需要m*n*L个字节。但是,这些存储空间的大部分存放的是0元素,从而造成大量的空间浪费。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可以只存储其中的非0
1:Spark ML与Spark MLLIB区别?Spark MLlib是面向RDD数据抽象的编程工具类库,现在已经逐渐不再被Spark团队支持,逐渐转向Spark ML库,Spark ML是面向DataFrame编程的。 2:Spark ML与Spark MLLIB中矩阵、向量定义区别?这两个类库中的矩阵与向量对比可以发现几乎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以后维护Spark ML方便。 
转载
2023-06-02 23:08:40
117阅读
稀疏编码最优化解法--概述
稀疏编码的概念来自于神经生物学。生物学家提出,哺乳类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生成了能够快速,准确,低代价地表示自然图像的视觉神经方面的能力。我们直观地可以想象,我们的眼睛每看到的一副画面都是上亿像素的,而每一副图像我们都只用很少的代价重建与存储。我们把它叫做稀疏编码,即Sparse Coding.稀疏编码的目的是在大量的数据集中,选取很小部分作为元素来重建新的数据。
# 如何计算模块度的 Python 代码实现指南
模块度(Modularity)是网络分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它衡量了图的社区结构的好坏。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来实现模块度的计算。我们将分步骤进行分析,为确保你的理解,我会提供每一步的代码和注释。
## 一、流程概述
为了计算模块度,我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2024-09-24 05:27:54
249阅读
一 背景在很多机器学习或者数据挖掘论文中,里面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算法复杂度分析。进一步思考,是如何得到的呢?很长时间里,我也感受到比较疑惑,阅读论文过程中,在涉及到这部分内容时,会直接跳过算法复杂度分析这快。其一是因为比较烧脑。虽然知道复杂度分析是对算法总体上的概况,用来进行算法间好坏的比较(由此可见,重要性)。其二是算法分析基础比较薄弱(个人主观上也是不想的)。算法复杂度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也或多
转载
2024-05-01 13:55:49
120阅读
直接上代码:#!/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 序列转为稀疏矩阵
# 输入:序列
# 输出:indices非零坐标点,values数据值,shape稀疏矩阵大小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parse_tuple_from(sequences, dtype=np.int32):
indices = []
转载
2023-06-02 23:19:25
276阅读
# 实现稀疏分解python代码教程
## 介绍
在机器学习中,稀疏矩阵分解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在本教程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稀疏矩阵分解。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会一步步教你完成这个任务。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Start --> 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 --> 模型训练;
模
原创
2024-04-12 05:43:12
150阅读
1.背景 在数据科学和深度学习等领域常会采用矩阵格式来存储数据,但当矩阵较为庞大且非零元素较少时, 如果依然使用dense的矩阵进行存储和计算将是极其低效且耗费资源的。所以,通常我们采用Sparse稀疏矩阵的方式来存储矩阵,提高存储和运算效率。下面将对SciPy中七种常见的存储方式(COO/ CSR/ CSC/ BSR/ DOK/ LIL/ DIA)的概念和用法进行介绍和对比总结。2.稀疏矩阵简
转载
2023-12-18 20:14:37
1017阅读
使用list的好处是,对于固定长度的情形,list各种操作都是被极致优化的,比如当我们想要直接通过下标获取元素时,其复杂度为O(1),是高效的获取方式。但是,当我们需要频繁对list进行一些pop(0)或者insert之类的会同时改变list的长度和元素索引的操作时,会导致list在内存中复制,即空间复杂度为O(n)的操作;此外,如果频繁的ap
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Python 计算图像的相似度,整个过程将涵盖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排错指南和性能优化。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所有依赖项正确安装。以下是需要安装的基本库和版本。
| 库名 | 版本 | 备注 |
|---------------|------------
# 使用Python计算网络临近度
在当今的网络分析中,网络临近度(Network Proximity)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节点(例如社交网络中的用户、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相对位置。通过Python编程,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这种计算。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提供一个详细的步骤说明和相应代码,让你能够顺利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概述
在实现网络临近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
原创
2024-09-11 04:13:38
80阅读
利用直方图距离计算图片相似度计算公式:其中,G和S为两张图片的图像颜色分布直方图,N为颜色空间样点数。这里使用分块的方法计算相似度,用以提高各部分的特征,防止图片颜色相似导致计算的相似度高。利用平均哈希算法计算图片相似度计算步骤:缩放图片:一般大小为8*8,64个像素值简化色彩,转化为灰度图:可以使用Image的convert(‘L’)方法计算平均值:计算出灰度图所有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比较像素
转载
2023-11-14 10:43:11
114阅读
1、什么是压缩感知信号的离散样本,然后通过非线性重建算法完美重建的信号。2、核心思想 第一个就是信号的稀疏结构。传统的shannon信号表示方法只利用了信号的带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号本身还有一些结构特点,相对于信号带宽的自由度,这些结构特点是由信号更小的一部分自由度所决定。换句话说就是在信号损失较小的情况下,这种信号可以用很少的数字编码表示。(压缩编码?类似于压缩文件,用较少的彪马表示原本来
转载
2024-06-21 22:26:11
12阅读
转自:,作者写的很好,轻松易懂。起源:PCA、特征提取....随着一些奇怪的高维数据出现,比如图像、语音,传统的统计学-机器学习方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维度过高,数据单调,噪声分布广,传统方法的“数值游戏”很难奏效。数据挖掘?已然挖不出有用的东西。为了解决高维度的问题,出现的线性学习的PCA降维方法,PCA的数学理论确实无懈可击,但是却只对线性数据效果比较好。于是,寻求简单的、自动的、智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