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机内参相机内参共有6个参数(f,κ,Sx,Sy,Cx,Cy),其中:为焦距;         κ表示径向畸变量级,如果κ为负值,畸变为桶型畸变,如果为正值,那畸变为枕型畸变。是缩放比例因子。一般情况下相机成像单元不是严格的矩形的,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大小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在X和Y方向上的缩放因子不
Android Camera2 对焦梳理对焦的原理通过相机镜头中镜片组的前后移动,改变像距的位置,使物像恰好落在底片或感光底片上。焦点(focus)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时,镜头将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叫做焦点;焦点和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对于我们照相机来说,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胶片或者感光底片就是屏幕,它也符合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凸透镜成像公式: 1/u + 1/v = 1/
转载 2024-01-30 20:32:29
449阅读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正确选择镜头以及良好的安装与调整是清晰成像的第一步。当前,1/3"镜头是应用的主流,自动光圈镜头销售量最多,变焦镜头是应用发展的趋势。   1)应依据摄像机到被监视目标的距离,来选择定焦镜头(Fixed Focal Lens)的焦距。   从焦距上区分有短焦距广角镜头、中焦距标准镜头、长焦距远镜头。镜头焦距通常用值来表示,镜头光圈一般用F表示,F取值以镜头的焦距/和
转载 2024-01-10 14:48:04
44阅读
第一次写博客还是挺激动的,哈哈哈,先来一波干货吧,没写过博客,也不知道什么格式合适,大家先凑合看吧(笔芯)一、背景及实现效果介绍:1.1背景简介该示例基于工业4.0的项目,具体产线技术,流程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说一下我负责的视觉那一块。视觉主要识别乐高积木,识别是否有积木,是什么颜色?(说到这里,估计有的人应该知道了我们这个工业4.0的东西了。)视觉这一部分主要工作是接收上位机给我的拍照命令,然后
转载 2024-09-19 10:48:57
58阅读
一.焦距的测量1.  放大倍率法测焦距被测光学系统放置在已知焦距为f0的平行光管的物镜前,平行光管物镜焦平面上放置玻罗板(一组已知刻线间隔的精密分划板);在被测光学系统焦面上用显微镜瞄准玻罗板的像,设玻罗板某一对线宽为d,在被测光学系统的焦面上所成像的线宽为d`,则被测系统的焦距f为平行光管的焦距f0为被测光学系统的焦距f的3~5倍。2.  精密测角法测焦距
看到论坛里有不少人在用OpenCV中的标定函数cvCalibrateCamera2 进行相机标定时遇到不少问题,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1)因为cvCalibrateCamera2 函数主要是用张正友的平面标定方法的,所以首先我建议大家看一下张正友的那篇经典的论文完整版22页里面分析的非常详细《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
转载 2024-09-14 06:09:26
34阅读
现在的工作需要用到camera模块,所以打算分析Zxing中的camera实现,来了解android的camera。zxing有完整的camera控制。废话不多说,开始camera的分析之旅!二.CameraManager类,就是我们要分析的第一个类。接下来看一下CameraManager这个类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方法1.openDriver(SurfaceHolder holder)  打
世界坐标系转换为像素坐标系上式子也等于:MXw ,其中M成为投影矩阵,是相机内参矩阵和相机外参矩阵的乘积。其中 f 为摄像机的焦距,单位一般是mm;dx,dy 为像元尺寸;u0,v0 为图像中心。fx = f/dx, fy = f/dy,分别称为x轴和y轴上的归一化焦距.实例以NiKon D700相机为例进行其内参数矩阵求解:可以网上百度一下,很方便的就知道
转载 2024-02-22 19:45:25
147阅读
写在题前:这篇文章磨磨蹭蹭了好久,曾经两次接近完稿而丢失。我想任何事情在起步时都会有类似的囧境,还好我还有恒心继续下去。 摄像头标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要还原摄像头成像的物体在真实世界的位置就需要知道世界中的物体到计算机图像平面是如何变换的,摄像头标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搞清楚这种变换关系,求解内外参数矩阵。第二,针孔摄像头的发明使得摄像头变成了亲民物品,大行于世,但是针孔摄像头有个很大的问题——畸
需求使用OpenCV做功能,播放摄像头(usb和网络),对摄像头设备进行参数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增益、曝光度)调节,拍照和录像。原理使用OpenCV打开摄像头(可打开USB和网路哦摄像头),渲染图像显示,可使用OpenCV属性调整摄像头的各项参数,使用拍照可以将当前图片拍照,使用录像可以从当前时间点开始录像直至停止录像注意目前测试,即使PC上有编码器,但是OpenCV存储mat为对应
转载 2024-06-01 16:57:48
360阅读
一、简介本篇文章为对焦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主要讲解UI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后续其他相关文章如下:二、对焦和区域测光日常使用照片拍照有如下几种场景:默认自动对焦【视频、拍照连续对焦】点击某一个区域单次对焦从 Android 4.0(API 级别 14)开始,在拍摄图片或视频时,能够在图片中指定区域,并将这些值传递给相机硬件用于控制固定区域进行对焦和测光。区域对焦和区域测光可通过Parameters对应
文章目录前言一、什么是OpenCV?二、OpenCV的安装和配置1. OpenCV 下载2. 安装3. 配置环境变量4.vs2022环境配置三、OpenCV识别图片人脸四、总结 前言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人脸识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且备受关注的任务。借助于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OpenCV,我们可以轻松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并通过在识别出的人脸周围绘制边界框的方式来突出显示人脸位置。本篇博客将介绍如何配置环境,
好久没写了,最近在做一个教授给的任务,任务要求就是使用华硕的Xtion pro 这个设备(和微软的Kinect差不多)来识别一个一个的小机器人的位置和角度。做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上网查了好多资料,但是中文的资料较少,所以写点东西出来一是给自己记录,而是方便以后研究这个东西的童鞋。首先介绍一下思路:Aruco是一个做显示增强技术的库,但是我只要它的识别坐标和角度的功能OPENNI2 相当于是个驱动
11年it研发经验,从一个会计转行为算法工程师,学过C#,c++,java,android,php,go,js,python,CNN神经网络,四千多篇博文,三千多篇原创,只为与你分享,共同成长,一起进步,关注我,给你分享更多干货知识!目录安装opencv这个安装没有智能提示跟踪根据id分配颜色:改变窗口大小:移动位置选取矩形ROI选取多边形ROI绘制图形安装opencv其中,opencv-pyth
转载 2023-12-09 13:26:04
116阅读
测距 OpenMV采用的是单目摄像头,想要实现测距,就需要选参照物,利用参照物的大小比例来计算距离。本节分享一下第二种方法,如何通过摄像头里乒乓球的大小,计算摄像头与乒乓球之间的距离。 众所周知,乒乓球距离摄像头越远,摄像头里乒乓球的大小就越小,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注:此处的数学几何问题,仅涉及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部分,不想看的,直接看结论也可)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看一下图:
学习OpenCV快3个月了,主要是根据课题需要实现双目视觉测距、景深重建和目标(障碍物)检测。目前已经能实现摄像头定标和校正、双目匹配、获取视差图和环境景深图像,但是在测距方面还没有精确实现,主要是还没彻底弄清楚摄像头定标,有几个问题希望能和大家探讨下:1、进行摄像头定标时,棋盘方格的实际大小 square_size (默认为 1.0f )的设置对定标参数是否有影响? 具体地,假如棋盘方格大小
转载 2024-08-01 21:17:32
186阅读
一:什么是标定 摄像机的标定即确定摄像机的内外部参数的过程。 u 0 , v 0 摄像机外部参数是指摄像机坐标系相对世界坐标的位置关系,包括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 二:标定模型介绍 如图1为带有一阶径向畸变的针孔模型,模型中有四个坐标系: 原点O位于CCD图像平面的左上角,u和v分别表示像素位于数组的列数和行数。 2.图像平面坐标系o
9月11日凌晨2点,苹果发布会一小时后,全新的iPhone 11与iPhone 11 Pro终于正式发布,“浴霸摄像头”也已登场。下面总结一下这次苹果全新一代手机的拍照功能重点: 1、iPhone 11接棒iPhone XR,从单摄升级为26mm+13mm超广角双摄 2、iPhone 11 Pro同样增加了一个13mm超广角,三个摄像头为13mm、26mm、52mm 3、所有摄像头都是1200万像
没有试图完全回答这里的问题,只是试图给它一些方向。所以,你需要的是这种操作的驱动程序支持。然后,在某个时候,您可以从应用程序中请求驱动程序设置要求的焦距。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人真的需要这种功能?”。Android文档说:公共静态最后弦乐FOCUS_MODE_FIXED对焦固定。如果焦点不可调节,相机始终处于此模式。如果相机具有自动对焦,此模式可以固定焦点,通常在超焦距。应用程序不应该在此模式下调
焦距,也称为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离。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约为28 ~ 77mm, 因此, 如果一个镜头的焦距高于77mm, 我们称之支持望远效果, 如果一个镜头的焦距小雨28mm, 我们称之具有广角效果。焦距固定的镜头叫做定焦 镜头, 焦距可变的镜头叫做变焦镜头。
转载 2024-06-04 13:31:47
20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