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哪里?我们已然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天24小时我们被数字包围。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使用数字来表达、传递、存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数字信息,而又无时无刻不在生产数字信息。在数字世界中,可以通过计算寻找隐藏于数字背后的逻辑、规律、模型。通过它们又可以去发现、预测、创造、重塑我们的世界。深度学习就是寻找数字世界深处运作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今天,很多领域都能看到深度学习的身影:从L5级自动驾驶
小编今天介绍的项目是通过使用CY8CKIT-048 PSoC模拟协处理器先锋套件和树莓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环境数据监控。项目简介通过使用CY8CKIT-048 PSoC模拟协处理器先锋套件和树莓派(Raspberry Pi),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环境数据监控。准备材料硬件:赛普拉斯PSoC模拟协处理器先锋套件 ×1(https://www.hackster.io/cypress/
# 学习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OpenCV ## 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是一个非常流行且强大的工具库。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来说,学习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使用OpenCV是一步重要的里程碑。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帮助你掌握在Android中使用OpenCV的基本流程及实现步骤。 ## 整体流
原创 2024-09-03 07:47:15
30阅读
        ->目录        很早之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将opencv移植到ARM板子上玩一玩,可惜一直没去试,因为感觉挺复杂的,最近有移植的需求,就在网络上百度了一番,发现大部分移植笔记都比较混乱,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都是比较古老的(ARM9、ARM11、opencv1.0、opencv2.x等等)
转载 2024-03-07 20:22:09
121阅读
1、安装辅助软件1.1、安装arm-linux-g++下载arm-linux-gcc-4.3.2.tgz。然后使用#tar  -zxvf  arm-linux-gcc-4.3.2.tgz  -C /命令解压。可以看到其已经被解压到/usr/local/arm/4.3.2目录下了。使用命令#vim /etc/bash.bashrc打开文件进行配置。在最后一行输入下面一句
1、编译到一半时出现 fatal error:can’t writePCH file: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问题分析】根据错误提示可知,是磁盘空间不足啦。因为pcDuino V3只有4GB nandflash空间,而编译出来的OpenCV占用空间非常大,所以出现该问题。【问题解决】在扩展的TF卡上编译。2、接上个问题。编译出现错误:cmake
安装Ubuntu16.04+OpenCV3.3.1+ROS kinetic安装Ubuntu16.04 1. 下载ubuntu的ISO文件这一步相对简单,网络上面有很多的链接下载。这里贴一个ubuntu的官方网站链接,可以下载到ubuntu 16.04的iso文件https://wiki.ubuntu.com/XenialXerus/ReleaseNotes?_ga=2.66502190.169
             Zynq7000系列是基于APSOC的可拓展处理平台,它的本质特征是将一个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和一个可编程的FPGA芯片集成到一个片上系统中。在进行Zynq7000的详细说明前,本节首先对架构的高层模型进行介绍,如图2-1所示。     &nbsp
一、python3安装opencvsudo pip3 install opencv-python sudo pip3 install opencv-contrib-python安装libhdf5动态库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libhdf5-dev libhdf5-serial-dev安装libQtGui.so动态库sudo apt-get
网上的资源真的很多了,贴链接:参考博客:点击打开链接点击打开链接点击打开链接这篇写python接口的很详细:点击打开链接解决把anaconda和caffe关联起来的问题:点击打开链接解决import caffe 出现 ImportError:No module named _caff 的问题:点击打开链接有这几个差不多够了,过程中报错了的话就百度找解决方法。安装的各种坑还是得亲自踩一遍的
      源码地址为:https://github.com/jacksonliam/mjpg-streamerMjpg简介:      (1)mjpg-streamer是一个命令行应用程序,它将JPEG帧从一个或多个输入插件复制到多个输出插件。它可用于通过基于IP的网络将JPEG文件从网络摄像头流式传输到各种类型的查看器,如Chrome
转载 2024-07-24 12:53:38
54阅读
一、开发环境操作系统:fedora14Opencv版本:2.0Qt版本:4.7arm:mini6410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gcc-4.5.1 二、安装与配置Linux系统的安装,交叉Qt-creator的安装还有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网上说的基本都没什么问题,测试后都可以用。这里安装Qt-Creator遇到了一点小问题,按照网上的和mini6410开发手册上的安装方法太复杂了
转载 1月前
414阅读
在我们做opencv的图像视频采集的和处理的时候,难免会用到摄像头来采集视频图像。而我们在电脑上运行调用opencv的打开摄像头和打开视频的程序时,这时候是可以运行成功的,然后当我们以为移植把opencv的库移植到arm板上,在运行我们的程序应该也是可以顺利打开摄像头的。只有自己到后面动手移植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运行到打开摄像头和打开视频文件的时候就发生段错误;因为无法读取图像文件。那么问什么PC机上
转载 2024-07-08 14:15:32
60阅读
一、docker简介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基于 Go 语言 并遵从 Apache2.0 协议开源。Docker 可以让开发者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类似 iPhone 的 app),更重要的是容器性能开销极低。1、Docker的应用场景We
需求背景有时候我们需要给别人在服务器上装东西,根据经验,装一次服务器要花至少半个小时,而且很多时候因为系统不一致等情况导致安装依赖之类的问题会很麻烦。因此,我决定尝试用docker来制作一个统一的镜像。以前虽然就学习过docker技术,但是没有实际使用过,感觉适用于需要安装很多机器的情况,所以一开始并用不上,毕竟多了一层之后诸如文件同步之类的情况没有那么方便。这里边复习边整理。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能够
转载 2023-10-08 15:08:21
89阅读
Linux系统中,红帽(Red Hat)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操作系统发行版之一。由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许多用户选择在红帽系统上进行各种任务和应用程序的运行。其中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方面就是在红帽系统上进行性能测试和分。 对于Linux系统来说,分测试是一种评估计算机性能的方式。它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以便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而在红帽系统上进行分测试的过程也有一些特殊之处
原创 2024-03-11 09:50:09
148阅读
Linux系统作为一种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在众多Linux发行版中,红帽Linux作为其中的一员备受关注。红帽Linux以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而闻名,许多用户选择使用红帽Linux作为他们的首选操作系统。 在使用红帽Linux的过程中,用户经常会涉及到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分。分是一种用来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而在Linux系统
原创 2024-03-19 09:29:19
172阅读
Linux开发】OpenCV在ARM-linux上的移植过程遇到的问题4—共享库中嵌套库带路径【已解决】标签:【Linux开发】紧接着上一篇,我居然又尝试了一下编译opencv,主要是因为由于交叉编译ARM-Linuxopencv,好像刚开始make install路径的问题,让我宿主机Ubuntu14.04上的opencv链接库被交叉编译库给冲掉,然后在宿主机上运行本机的Opencv程序时候
# 如何在Linux上运行PyTorch ## 简介 PyTorch是一个基于Python的科学计算库,它提供了强大的GPU加速支持,并且在深度学习领域被广泛使用。在本教程中,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和配置PyTorch,并编写一个简单的PyTorch程序。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在Linux上运行PyTorch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原创 2023-10-31 10:10:15
73阅读
之前写了一个自己当时的操作流程,偶然看到一个当时自己移植opencv的总结,当时用了一个月才弄明白怎么回事,这里放到这里,一是保留,也希望其他人能在这里节省时间。嵌入式ARM系统中安装这里使用的是Opencv1.0.0版。首先说明这里之所以取1.0版本,是因为当时我的编译器是3.4.1,我试过编译2.0的但是不行。后来分析了一下它的部分代码,发现里边有宏定义要求4.0以上的才行。所以以后也就都用1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