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猜想是一个数学上的未解之谜,至今仍未解决,猜想的内容如下:对于自然数 n 循环执行如下操作 是偶数,用 除以 是奇数,用 乘以 后加 如此循环操作,无论初始值是什么数字,最终都会得到 。2009年验证到了数字仍然满足这一猜想,但没有得到数学上的证明,就无法断言对于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满足该猜想。问题这里我们的猜想的改版为:若初始值 是一个偶数,也对 进行 乘
题目:卡拉(Callatz)猜想已经在1001中给出了描述。在这个题目里,情况稍微有些复杂。当我们验证卡拉猜想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记录下递推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数。例如对 n=3 进行验证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 3、5、8、4、2、1,则当我们对 n=5、8、4、2 进行验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判定卡拉猜想的真伪,而不需要重复计算,因为这 4 个数已经在验证3的时候遇到过了,我们称 5、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用 Python 编写猜想的问题。猜想通常也被称为 3n + 1 猜想,在数论中备受关注。它声明对于任何正整数 n,经过一系列规则操作后,最终都能回到 1。接下来,我们将一步一步地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涵盖环境预检、部署架构、安装过程、依赖管理、服务验证和版本管理。 ## 环境预检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环境的兼容性和必要的硬件条件。我们将使用四象限图来分析
原创 7月前
36阅读
# 教你实现猜想Python 代码 猜想,又称为 3n + 1 猜想,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简而言之,任何正整数通过一定的算法都会最终回到 1。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这个猜想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项目,能够帮助你掌握 Python 编程的基本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猜想的代码。我们将分步骤进行,并提供代码示例和解释。 ## 实现流程 首
原创 11月前
186阅读
猜想,又称为3n+1猜想,角谷猜想,哈塞猜想,乌拉姆猜想或叙猜想,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猜想,亦可以叫"奇偶归一猜想".在193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曾经研究过这个猜想,因而得名.在1960年,日本人角谷静夫也研究过这个猜想,但这猜想到目前,仍没有任何进展.保罗.艾狄胥就曾称,数学上尚
转载 2017-07-11 10:10:00
606阅读
2评论
卡拉(Callatz)猜想已经在1001中给出了描述。在这个题目里,情况稍微有些复杂。当我们验证卡拉猜想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记录下递推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数。例如对 n=3 进行验证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 3、5、8、4、2、1,则当我们对 n=5、8、4、2 进行验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判定卡拉猜想的真伪,而不需要重复计算,因为这 4 个数已经在验证3的时候遇到过了,我们称 5、8、4
猜想”是一个数学上的未解之谜。猜想对自然数n循环执行如下操作。n是偶数时,用n除以2n是奇数时,用n乘以3后加1如此循环操作的话,无论初始值是什么数字,最终都会得到1(会进入1→4→2→1这个循环)。这里我们稍微修改一下这个猜想的内容,即假设初始值为偶数时,也用n乘以3后加1,但只是在第一次这样操作,后面的循环操作不变。而我们要考虑的则是在这个条件下最终又能回到初始值的数。譬如,以2
原创 2018-07-06 21:36:09
634阅读
问题描述:冰雹猜想、角谷猜想猜想说的是同一个问题:给定任意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如果是奇数就乘以3再加1,最终总能得到1。20世纪30年代,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研究过这个问题。1952年一位英国数学家独立发现了它,几年之后又被一位美国数学家所发现。在日本,这个问题最早是由角谷静夫介绍到日本的,所以日本人称它为“角谷猜想”。人们在运算过程中发现,算出来的数字忽大忽小,有的计算过程很
原创 2023-06-10 15:18:01
502阅读
在讨论“python序列”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猜想(或者称为序列)。序列是由一个正整数开始,按以下规则生成下一个数:如果当前数为偶数,则下一个数为当前数除以 2;如果当前数为奇数,则下一个数为当前数乘以 3 加 1。这个序列的有趣之处在于无论选择哪个正整数,最终都会抵达 1。 ### 环境准备 在进行序列的实现与测试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开发环境。推荐使用 Py
原创 7月前
66阅读
本文用php和golang两种语言实现了猜想变体问题的验证
原创 2019-08-12 10:56:24
952阅读
1、猜想定义及其数学描述Collatz猜想(又称冰雹猜想,角谷猜想,下简称C猜想):对于任何正整数Z,经过以下步骤后:如果Z为偶数,则除以2如果Z为奇数,则乘以3 再加1将得到的新的整数Z’最后,该算法必然会使Z收敛于1。即使再执行算法,也只会得到 à 4 à2à1à4…..的无限循环。如果定义一个函数F = (3 n + 1) / 2m , 则该算法可以描述为了一个有有限多个函数F递归迭代的形式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long long num[10000005];long long func (long long x) { if (x == 1) { rif (x % 2 =.
原创 2022-12-27 12:39:27
198阅读
在正整数集上定义如下的迭代序列:n → n/2 (若n为偶数)n → 3n + 1 (若n为奇数)从13开始
# 使用Python实现冰雹猜想程序 冰雹猜想(又称“3n + 1问题”)是一种著名的数学猜想。它的核心思想是,从任意正整数 n 开始,按照以下规则生成一个序列: 1. 如果 n 是偶数,下一项为 n/2; 2. 如果 n 是奇数,下一项为 3n + 1; 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 n 等于 1。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编写一个冰雹猜想程序。在此过程中,我们将明确每一步的工作流程和对
原创 9月前
49阅读
(Guth)的壮丽猜想 译者 陈冰 “大部分人都很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已经获得了证据。我们不必再依赖那些小时候由别人讲给我们的故事。” 作者 布莱德·莱姆利(Brad Lemley) 摄影 瑞·芬克(Larry Fink) 万事万物都是从哪里来的?不要说,“宇宙大爆炸”。说万事万物来自宇宙大爆炸就像是说婴儿来自产科病房—这绝对是一种狭隘的认识,而且它回溯的还不够远。这个
原创 2008-01-12 21:33:45
929阅读
问题描述2000以内的不小于4的正偶数都能够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即验证歌德巴赫猜想对2000以内的正偶数成立)。问题分析根据问题描述,为了验证歌德巴赫猜想对2000以内的正偶数都是成立的,要将整数分解为两部分,然后判断分解出的两个整数是否均为素数。若是,则满足题意,否则应重新进行分解和判断。算法设计定义一个函数,函数名设为fun,在其中判断传进来的实际参数(设为n(n≥2)),是否为素数,如果是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 Python 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经典数学问题。哥德巴赫猜想声称,任何一个大于 2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尽管经过了广泛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对其进行完美的证明。我们将一步步阐述各部分的内容,以帮助你理解并实现这一数学猜想。 ## 用户场景还原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数学爱好者,最近在学习数论。你被哥德巴赫猜想所吸引,想用 Python 写一个程序来验证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未解难题,它的基本内容可以表述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尽管这一 conjecture 经过了很多数值验证,但至今尚无严格的数学证明。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记录如何利用 Python 来探索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过程。 ### 背景定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分析其在数论研究中的业务场景。随着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理性数的
  3.18是哥德巴赫的生日,本来想这一天用穷举的方法验证下他的猜想,无奈因为其它的事情而暂时耽搁,昨晚终于把程序写好了,今天在这里分享一下。一、哥德巴赫猜想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质数的和。二、穷举验证算法  算法说明:  1、用prime动态数组保存所有质数,并将前两个数初始化为3和1,这样初始化是为动态构造出质数数组prime。  2、如果满足猜想,则输出格式为:偶数x  左质数
# 用Python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指南 ## 1. 引言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提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均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虽然这个猜想尚未被证明,但我们可以利用Python进行实验,验证这个 conjecture 在一定范围内是否成立。本文将为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提供一个实现步骤的详细指南。 ## 2. 哥德巴赫猜想实现步骤概述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验证哥德巴赫猜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