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NLP中热门Transformer,因为点云的无序性和无规则性,恰好Transformer解决的是就是此类问题,因此使用Transformer处理点云极其恰当。哈哈哈,万物皆可transformer。为点云设置自注意力层,实现识别物体、物体分割、语义场景分割。(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变形金刚是干嘛的,哈哈哈)相关工作自从pointnet提出点云的概念后,就3D点云的特性(无序性和无规则性),各学
这是一篇关于ROS Android的开发环境搭建的笔记对于一些在配置ros android环境失败的朋友们可能会有一些帮助,本文会介绍关于ros android环境搭建和开发实例的运行 ,以及一些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使用的系统和ros版本是ubuntu14.04 + ROS Indigo目前ROS和Android的通信方式主要分两种: 一、rosbridge 通过Websocke
转载
2023-10-26 15:55:32
363阅读
# 如何在Android中显示ROS点云数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显示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发送的点云数据。为了确保这个过程清晰易懂,我们将逐步介绍整个实现流程,并提供相应的代码和解释。
## 实现流程
下面是实现“在Android中显示ROS点云”的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描述 |
创建工程 首先,我们创建ROS Package,假设,我们创建的名为wb_serial。接下来打开src下的main.cpp文件,添加节点代码和发布点云数据代码。这里我们截取了两段: 第一段:创建节点//初始化节点
ros::init(argc, argv, "lbwb_ladar");
//声明节点句柄
ros::NodeHandle nh;
// 发布话题
//ros::Publish
转载
2024-05-14 20:22:13
602阅读
1、体素滤波下采样简介:在建图时,从多个视野扫描的点云会存在重复情况,近似点会占用大量空间,并占用较大时间复杂度,对空间中数据进行下采样,优化时间复杂度。作用:处理大数据点云时,例如点云批准,花费时间巨大,通过体素滤波选取体素中心点代替目标点云,减少匹配时间,实现更快速的曲面重建。#include <pcl/filters/voxel_grid.h>
//点云下采样
pcl::Poi
转载
2024-09-28 23:48:10
89阅读
文章目录1 准备工作2 几个基本概念3 节点4 Client Libraries5 roscore6 使用rosnode7 使用rosrun8 总结回顾 这篇教程主要介绍了 roscore, rosnode,和 rosrun等命令行工具。 1 准备工作首先安装一个轻量级的tutorial:$ sudo apt-get install ros-<distro>-ros-tutoria
转载
2024-04-24 20:20:50
169阅读
计算图是一个由各种ROS2元素组成的网络,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其中每一个完成具体功能的模块称之为“节点”(Node),例如控制车轮速度、获取雷达数据等,节点之间通过话题(Topic)、服务(Service)、动作(Actions)或者参数(Parameter)实现数据的收发。 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就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工作。在ROS2中,每一个
转载
2024-03-04 20:19:04
103阅读
参考资料:ROS安装: ros 是一个framework 和Android有点像,内核用的linux。Ros提供了一种供机器人开发者迅速上手的一个平台,可以快速搭建自己的应用,利用ros下面自带的应用,不需要自己再重复写程序。1、ros官网资料很多点击进入wiki ,里面有ros安装等一系列教程。 2、注重平台选择,相应的Ubuntu版本对应着相应的Ros版本。这点需要大家搞清楚。平台选
# 使用Python提取ROS点云数据的指南
在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技术中,点云数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3D数据表示形式。通过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你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处理这些点云数据。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步指导你如何使用Python提取ROS中的点云数据,并展示整个过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提取ROS点云数据的整体流程表。
| 步骤 | 内容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Irvingao/IPM-mapping-ros.git# catkin_create_pkg IPM-mapping-ros r\
原创
2022-12-08 14:25:34
2251阅读
目录可视化关键点完整代码可视化关键点keypoint_core.h//创建一了类 进行欧式聚类#ifndef __KEYPOINT_CORE__#define __KEYPOINT_CORE__#include <iostream>#include <vector>#include <math.h>#include <ros/ros.h&g
原创
2023-03-06 03:18:23
702阅读
1.slam++: 将目标检测(objections detection)与slam结合。2.SemanticFusion: 在elastic fusion的基础上,通过cnn神经网络来进行语义分割。3.PointNet:(offline)处理点云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进行多种认知任务,如分类、语义分割和目标识别。(详细内容看这里)(待更新)一. 点云特征点云
更新pcl中rangeImage的视角变换(旋转+平移)看这个使用ROS和PCL实现pointcloud转rangeimage主要思路pointcloud->rangeimagerangeimage->cv::Matcv::Mat->sensor_msgs::Image下面简单介绍,完整代码见文末pointcloud to RangeImage这一块我们使用PCL的rangeIm
原创
精选
2023-05-08 16:10:02
663阅读
视觉定位(visual grounding)是视觉语言的基础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点。在这个任务中,机器需要通过人类给予的描述找到图像或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位置。 基于2D图像的视觉定位任务已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基于3D点云的视觉定位任务仍存在着巨大挑战。主要原因是由于三维场景中存在的物体数目往往数倍于图像,并且三维场景往往由3D点云来进行表征,其往往是无序且稀疏的。[ICCV 20
转载
2023-09-09 19:24:03
157阅读
01深度图像与点云的区别1.深度图像也叫距离影像,是指将从图像采集器到场景中各点的距离(深度)值作为像素值的图像。获取方法有:激光雷达深度成像法、计算机立体视觉成像、坐标测量机法、莫尔条纹法、结构光法。2.点云:当一束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所反射的激光会携带方位、距离等信息。若将激光束按照某种轨迹进行扫描,便会边扫描边记录到反射的激光点信息,由于扫描极为精细,则能够得到大量的激光点,因而就可形成激
转载
2023-09-14 17:44:44
375阅读
激光点云语义分割算法:RangeNet++RangeNet++简介RangeNet++是一篇发表在IROS 2019上的论文《RangeNet++: Fast and Accurate LiDAR Semantic Segmentation》中提出的一个激光点云语义分割算法,该算法将激光点云通过球面投影转换为距离图像(Range Images),然后在距离图像上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进行语义分
转载
2023-12-01 20:10:19
88阅读
最近做了一些关于激光雷达的实验,并了解了一些雷达点云配准的算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记录一下学习的过程,留下一点自己的理解。1.为什么要点云配准因为雷达采集到的点云信息需要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效果更好的点云数据。这里点云信息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时间不同视角不同设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点云精配准算法是:迭代最近点(ICP)和正态分布变化算法(NDT)2.点云配准的过程通过一定
转载
2024-05-22 19:49:23
58阅读
(一)图概念概述 1–Nodes——节点—-一个节点—即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它可以通过ROS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2–Messages—消息—消息是一种–ROS数据类型–用于订阅或发布到一个话题 3–Topic——话题—节点可以发布消息到话题,也可以订阅话题以接受消息 4–Master—–节点管理器—ROS名称服务—-比如帮助节点找到彼此 5–rosout—–ROS中相当于stdout/s
转载
2024-09-29 14:46:28
60阅读
# 如何在 Android 应用中实现点云显示
在近些年的开发中,点云显示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增强现实(AR)和三维建模等领域。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可能对这个概念仍感到模糊。本文将带你走过点云显示的整个过程,从理论到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 Android 点云显示应用。
## 1. 点云显示流程概述
为了帮助你理解整个实现流程,以下是实现点云显示的关键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23 06:40:54
361阅读
文章目录一. 介绍Voxel-base 方法的缺点Point-base 方法的缺点二. PV-CNNVoxel-Based Feature AggregationPoint-Based Feature TransformationFeature Fusion三. 实验效果Object Part Segmentation Visualization四. 结论 论文链接:PV-CNN
代码链接: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