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TP
连接不成功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由于做L2TP一直不成功,开始以为是自己的配置有什么问题,所以把L2TP变成PPTP,没有想到,用PPTP一连接就能连上,而L2TP却不能接连上,上百度,google搜寻却
# 教你实现 Android P2P 投屏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投屏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来说,实现 Android P2P 投屏可能看起来有些复杂。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详细的流程和代码示例,帮助你顺利实现这一功能。
## 一、步骤流程
以下是实现 Android P2P 投屏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10 04:15:53
145阅读
在前文里介绍了 Android -> Windows 多样化投屏方案这里记录具体的实现(一)屏幕截取MediaProjection/VirtualDisplay因为权限问题,不能直接创建镜像(VIRTUAL_DISPLAY_FLAG_AUTO_MIRROR)类型的VirtualDisplay,需要通过MediaProjection 提示用户授权。MediaProjectionMan
转载
2023-06-14 16:09:27
819阅读
一、投屏画面异常问题投屏画面异常可以分为图像缺失,黑屏,某些应用界面无法投射,锁屏画面异常几类原因。分析思路有所差别。1.花屏问题花屏问题是经常遇到的,首先需要排查是否是p2p链路质量导致花屏。调试策略: 2.黑屏调试思路如上,优先确认是否是获取图像或编码问题。吞吐率不会导致黑屏。 3.某些应用界面无法投射Android中从安全性考虑,将UI分为安全性界面和非安全性界面。其中安
转载
2023-10-14 22:42:31
2016阅读
# Android P2P 手机之间投屏技术科普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智能手机生态中,屏幕投影技术已经成为用户分享内容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围绕 Android 平台的 P2P(Point to Point)投屏技术进行探讨,特别是如何在两部手机之间实现屏幕投影。我们会通过相关的代码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一技术的具体实现,最后附上关系图和序列图来加深理解。
## 什么是 P2P 投屏
P2P 投屏是一种
这是一款很好用的神器——PeakDo 4K超高清毫米波无线投屏器。它能够无线投屏,只要接上电脑、手机、相机等,就可以无线投屏到投影仪、显示器、电视、电视墙中。这款毫米波无线投屏器非常适合内容行业的人,视频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大趋势了,给客户展示方案,给同事展示策划方案,高清视频都不可或缺。它支持4K内容无线投屏!可达到传输4K@30Hz同时兼容1080P@120Hz高刷版或者是1080P@60Hz。为
转载
2024-02-04 21:19:03
216阅读
这款软件,实现手机(Android、ios均支持)、电脑、电视之间相互投影。并且无需设置,只要在一个网络上,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即可,已经测试了Android手机、电脑、大屏之间的相互投屏,应该说很方便了,唯一遗憾的是不能一屏投多屏,软件介绍中有可以4屏投到一个大屏上,使用中,未发现有广告弹出现象。如果需要大家可以试试! 软件是免费的,也没广告,就是需要手机接
转载
2023-12-26 13:44:01
176阅读
java实现P2P通信(含安卓实现的基于IPV6的p2p通信代码)什么是P2P网络用udp打洞的三种方式IPV6实现P2P通信 什么是P2P网络p2p网络又叫对等网络,顾名思义就是在该网络中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共享自己的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每个节点都能被其它对等节点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换句话来说,目前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基于C/S或者B/S架构的,就拿微信来说,当A要通过微信给B发一条
转载
2023-10-06 21:31:21
188阅读
P2P架构中定义了三个组件,笔者将其称之为一个设备,两种角色。这三个组件分别是:* P2P Device:它是P2P架构中角色的实体,读者可把它当做一个Wi-Fi设备。* P2P Group Owner:Group Owner(简称GO)是一种角色,其作用类似于Infrastructure BSS中的AP。* P2P Client:另外一种角色,其作用类似于Infrastructure BSS中的
转载
2023-10-31 18:40:00
247阅读
P2P,即Peer-to-Peer,指点对点、对等网络,它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不同,在P2P网络中,参与者既是资源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跟传统C/S结构相比,P
转载
2023-07-17 19:12:12
152阅读
在本章第一节“使用网络服务发现”中介绍了如何在局域网中发现已连接到网络的服务。然而,即使在不接入网络的情况下,Wi-Fi P2P 服务发现也可以使我们的应用直接发现附近的设备。我们也可以向外公布自己设备上的服务。这些能力可以在没有局域网或者网络热点的情况下,在应用间进行通信。虽然本节所述的 API 与第一节 NSD(Network Service Discovery)的 API 相似,但是具体的实
转载
2024-01-16 16:08:59
170阅读
P2P概述P2P概念1.定义: P2P,即Peer-to-Peer的缩写,也称“点对点”或“端对端”,学术上常称为“对等计算”。P2P是一种以非集中化方式使用分布式资源来完成一些关键任务的系统和应用。P2P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服务器体系架构相对应。它表示分布式计算中各进程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关系。2.P2P模式与C/S模式的区别: P2P模式中,每一个结点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请求者,
转载
2023-06-26 10:45:02
666阅读
ios 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ios 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ios 控制wifi摄像头外设的拍照、录像、删除照片等等都可以通过tcp/ip 发送定义好的json指令实现。 但是不知道怎么和wifi外设摄像头实时传输视频? 内网穿透,p2p传输技术,udp协议 ios
转载
2016-08-29 01:26:00
244阅读
2评论
P2P,即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中译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它区别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最大的不同是降低了对服务器的依赖,在P2P网络中各Peer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Peer同时具有Client和Server的特点。它们可以直接通信,进行文件传输,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完成。它在宽带网络方面具备强大的应用潜力并解决了互联网模型中的弱链
原创
2013-05-28 15:00:27
4768阅读
http://hwycheng.blogchina.com由于想学习p2p流媒体所以在网上到处逛发现了一些好的p2p流媒体开源项目,和大家一起分享。Icecasthttp://www.icecast.org/index.phptheorahttp://www.theora.org/peercasthttp://www.peercast.org/freecasthttp://www.freeca
原创
2021-07-30 14:29:49
417阅读
1,什么是P2P 对等网络(P2P)被美国《财富》杂志称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技术。 (1)一种思想:分布式 (2)一种工具: 2,P2P的发展历史 (1).P2P正式步入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几乎就是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阶段。在一段介绍此时P2P技术的时间表中这样写着:“Hotline Communications i
最近要研究一下P2P技术,所以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可是网上关于P2P技术的文章不是很多,所以我想记录下来。方便以后自己查看,也可以为他人提供些便利。
P2P(peer to peer)成为对等连接或者是对等网络。peer在英文中是“伙伴”、“同事”的含义,它表
原创
2010-07-12 16:08:34
1154阅读
```mermaid
journey
title P2P技术 Java实现流程
section 整体流程
开始 --> 创建P2P网络 --> 连接其他节点 --> 传输数据 --> 结束
```
# 实现P2P技术 Java的流程及代码解析
P2P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可以实现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而无需经过服务器中转。在Java中实现P2P技术需要以下
原创
2024-03-24 03:58:49
38阅读
史上第一个Flash P2P源代码来啦!
2008-12-17 05:27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努力,史上第一个Flash P2P源代码终于被我老虫搞出来啦!先看效果图:再来看使用方法:在A、B两台具有静态IP的机器上打开本页后,程序首先生成一个随机的用户名myName并自动连接到Adobe官方的stratus服务器,连接成功后,程序会自动获取一个myID号。将A中的
转载
2023-07-28 16:24:38
131阅读
为了项目的后期IM应用,最近在研究libjingle,中间看了也收集了很多资料,感慨网上很多资料要么太过于纠结协议(如STUN、ICE等)实现细节,要么中间有很多纰漏。最后去伪存真,归纳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以后的同行有些许帮助。 如果有什么需要讨论或者指正的,欢迎留言或者邮件。 &n
转载
2024-02-11 14:51:28
1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