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从人类反馈进行强化学习(RLHF)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并且RLHF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工数据标注,这是一个非常费力的过程。本文作者在数据标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他在本文深入探讨了RLHF过程中有关数据标注的关键问题。作者首先介绍了数据标注的基本要素,如任务分解、质量控制等,然后具体对比了有监督微调和人类偏好反馈这两类标注的关键差异,包括数据
编者按: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模型规模不断增大,参数规模爆炸式增长。从 GPT-3 的 1,750 亿,再到传闻中的 GPT-4 可能高达惊人的 18,000 亿参数。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膨胀,也出现了训练成本高昂、环境影响大、应用部署困难等问题。因此,业内开始反思超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和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敏捷人工智能”(Nimble AI)应运而生。敏捷AI 指参数量级在百亿级甚至十几亿级的较
编者按:今年以来,大语言模型(LLM)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构建复杂的语言应用。但是构建多任务的 LLM 应用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解决任务组合和调控等问题。本文内容介绍了构建多任务 LLM 应用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设计并使用控制流程,如何测试代理等,对于那些希望设计出好用、功能强大的 LLM 应用的读者而言,本文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
编者按: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其在实际部署中的推理速度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提高大语言模型推理速度的七大策略,包括使用低精度计算、模型量化、使用适配器微调、采用模型剪枝、批量推理、多 GPU 并行和采用其他推理优化工具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作者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它们的使用效果,让读者比较清晰地了解当前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本文内容丰富全面,对那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