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激光数据的多回波特性,阐述了多回波信息对地物类型信息的揭示作用,并将多回波特性用于减少参与滤波的激光脚点数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案,可以预先剔除掉大部分的植被激光脚点和部分的建筑物激光脚点,这既减少了参与滤波的数据量,又可以改善滤波算法对建筑物和植被的滤除效果。01前言机载LiDAR技术能够主动、快速获取高精度空间三维信息的巨大优势,已经引起了
转载
2023-11-30 15:20:56
101阅读
自定义函数s_blade上篇博客 海上风电场对雷达性能的影响——绕射损耗我们讨论了海上风电场对雷达波绕射损耗的影响。在本篇博客中,我们主要对风轮机雷达回波进行建模与仿真。基于风轮机散射点叠加的模型,研究了风轮机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问题,考虑了雷达入射波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对回波信号的影响,建立了任意观测点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及其回波仿真曲线,对雷达回波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性进行了分析。1
转载
2024-07-10 01:55:42
84阅读
将上学期的“气象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报告放到blog上。摘要线性调频(LFM)信号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波形,主要优点是脉冲压缩的形状和信噪比对多普勒频移不敏感,即在目标速度未知的情况下,用匹配滤波器仍可以实现回波信号的脉冲压缩,这将大大有利于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和信号处理效率的提高。本设计实现了对线性调频(LFM)脉冲压缩雷达的工作原理仿真,在MATLAB 平台中模拟一个叠加的线性调频回波信号,对该信号分
转载
2023-12-27 15:08:20
310阅读
# Python 雷达回波科普
雷达回波是对大气中物体(如降水、云层等)的探测和测量,以便进行气象监测和分析。将雷达信号发射到大气中,信号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从而形成雷达图像。随着Python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Python的强大功能来处理和分析雷达回波数据。
## 雷达回波的基本原理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时间延迟和信号强度来判断目标物体的位置和特性。我们通过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再接收其反
本文编辑 | 调皮哥的小助理AWR1642因为最大中频带宽 固定只有5MHz,最大中频带宽是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混频之后得到的最大中频频率,即代表着最大的回波延迟时间。因此根据雷达方程和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公式,如下所示:复采样(IQ):实采样:其中,min{.}前面部分是FMCW体制的雷达方程,后面部分是FMCW中频信号采样频率与探测距离的公式。公式中,Pt是发射功率,Gr是接收机增益,Gt是发射机增
转载
2023-11-01 16:28:08
412阅读
雷达、手机等信号处理基本流程:雷达只发射合成的信号雷达信号基本原理雷达通常情况下通过发射机发射射频信号,同时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射频信号。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经过混频器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再对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视频信号。下图为脉冲信号的从射频到中频再到视频的过程。 图中,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二者的频率并未发生变化,都是射频信号。其中回波信号只是相对于发射信号有一个时延tr,其频率
一、线性调频脉冲雷达的工作原理 雷达发射机的任务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雷达波形(Radar Waveform),然后经馈线和收发开关由发射天线辐射出去,遇到目标后,电磁波一部分反射,经接收天线和收发开关由接收机接收,对雷达回波信号做适当的处理就可以获知目标的相关信息。如果将雷达天线和目标看做一个系统,便得到如图1.2的等效,而且这是一个LTI系统。 雷达发射信号s(t)经
转载
2023-10-11 08:47:59
471阅读
✅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个人信条:格物致知。更多Matlab完整代码及仿真定制内容点击?智能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预测 雷达通信 无线传感器 &
原创
2023-09-04 22:36:31
226阅读
1. 雷达回波信号产生原理 雷达接收的回波可以是目标前向散射的,也可以是后向散射的,后向散射通常为双多基地雷达特有的。 雷达接收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
在与测距相关的应用中,雷达一般工作在FMCW模式,其原理是将经过调制的连续波信号以较高的载频发射出去,遇到被测目标时,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当下发射的高频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差频信号。对于线性调频来说,差频的频率即携带着目标的距离信息雷达和测量目标相对静止当雷达和测量目标相对静止,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相比,在时间上延迟了 ,可表示为: 其中,R为雷达与目标物体的距离,c为光速。 下图为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的
转载
2024-07-01 07:44:44
120阅读
雷达系统接收端建模 典型的雷达系统接收端信号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信号被接收机收到后,一般会依次通过匹配滤波(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MTI)、动目标检测(MTD)、恒虚警率检测(CFAR)模块。经过这样的处理,可以对目标回波与各种干扰以及噪声的混叠信号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最大程度的剔除无用信号。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以最大发现概率发现目标。回波模拟 假设发射机发射的是线性调频信号(LFM),发射信号带
转载
2023-11-20 01:15:51
537阅读
1、距离 通过测量以光速传播的雷达信号到达目标并返回的时间,雷达可判断目标的距离。距离测量的精度取决于雷达信号的带宽,带宽越宽,精度越高。因此,带宽是距离精度测量的基本度量。2、径向速度 目标的径向速度可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距离变化率来获得,也可以通过测量多普勒频移获得,对径向速度的精度测量需要时间
转载
2023-09-06 14:31:55
128阅读
# Java解析雷达回波
雷达系统广泛应用于气象、航空、交通等领域,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雷达回波的解析是获取目标信息的重要步骤,尤其在气象雷达中,解析雷达回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气现象,预警自然灾害等。本文将通过Java语言来解析雷达回波,并以图表形式展示解析结果。
## 一、雷达回波数据格式
雷达回波通常以数字形式记录,包含多个参数,例如信号强度、速度和距离等。这些数据
原创
2024-09-16 04:44:02
59阅读
转载
2024-09-23 09:17:26
76阅读
1.算法概述(不加时间反转处理)参看框图1:天线阵A发送信号,经过目标场,在接收阵B端接收数据记为Y1,然后对所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匹配滤波等处理过程),得到回波的信噪比,目标的位置及成像;用图示表示如下:不加时间反转处理的程序,其基本流程图如下所示: (加上时间反转处理)在B端接收到信号Y1,对Y1做时间反转处理,能量归一化后再发射出去,经过同样的空间场,然后在A
转载
2024-04-24 11:23:15
128阅读
1、不同地物目标、位置、地物结构、表面形态、介电性能,对雷达波束(电磁波束)的反应不同。不同雷达波段、极化方式、入射角也会使地物在图像上形成不同的色调和纹理。雷达图像的灰度是地物目标后向散射回波强度的表现形式,而后向散射通常以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积σ和后向散射系数σ0来表达。 (1)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它是决定会波振幅的主要因素,当反射面是光滑表面,则发生镜面反射,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回波信号,只有当雷达
式中, ω0为发射角频率, φ为初相; A为振幅。式中, tr = 2R/c, 为回波滞后于发射信号的时间, 其中R为目标和雷达站间的距离; 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它等于光速; k为回波的衰减系数。如果目标固定不动, 则距离R为常数。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有固定相位差ω0tr=2πf0·2R/c = (2π/λ) 2R, 它是电磁波往返于雷达与目标之间所产生的相位滞后。当目标与雷达站之
转载
2024-09-09 07:00:25
162阅读
基于pytorch的台风降水datasets类构建学习笔记dl模型花里胡哨一堆,但跑了这么多模型才发现特征工程的重要性,处理好气象数据对于结果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处理气象时空序列问题常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来从时序数据中切出数据集。基本的台风数据集构建这也是我入门时接触的一种基于pytorch定制基于台风序列数据的datasets类。下面方法来自追风比赛上的baseline模型首先这个大佬的思路是把序列
转载
2024-08-07 19:20:48
185阅读
除非获得目标的某些信息,否则对目标的探测没有多少价值。同样,不探测到目标,目标信息也没有意义。距离通过测量以光速传播的雷达信号到达目标并返回的时间,雷达可判定距目标的距离。这可能是常规雷达最突出的特性。在远距离上测量目标的距离,其他传感器都达不到雷达的测量精度(基本上,在长距离,雷达的精度是由人们所掌握的传播速度的数据精度所限制的)。在短的距离上,测距精度可达几厘米。为了测量距离,在测量距离,在发
RDA(Range Doppler Algorithm)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算法之一。 RDA算法概述 基本原理 RDA算法通过在距离多普勒域进行距离徙动校正,实现SAR图像的精确聚焦。 RDA成像核心算法 1. 完整的RDA成像系统 function [sar_im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