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依旧属于Matrix,主要讲解Camera,Android下有很多相机应用,其中的美颜相机更是不少,不过今天这个Camera可不是我们平时拍照的那个相机,而是graphic包下的Camera,专业给View拍照的相机,不过既然是相机,作用都是类似的,主要是将3D的内容拍扁变成2D的内容。众所周知,我们的手机屏幕是一个2D的平面,所以也没办法直接显示3D的信息,因此我们看到的所有3D效果都是3D
在谈unity各种坐标系之前,我一直很好奇unity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坐标系搞的很麻烦,其实unity这么坐标系是为了解决麻烦,试想计算你和你同桌的位置,要先得到你们各自在世界中的位置,然后在计算相对位置,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也是unity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坐标系的原因1.word space (世界坐标系)当我们向场景中添加物体时,他们都是以世界坐标系的方式的方式显示在场景中的,通过transf
Unity-透明物体渲染方式对比汇总总结对比1、ZTest On能保证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间的渲染正确2、ZWrite On 能保证不同透明物体间穿插渲染正确3、Cull Back能避免部分背面的渲染异常问题(透明物体自身出现不正常穿插)4、预写深度解决透明物体自身出现不正常穿插问题5、双pass渲染解决背面渲染问题6、三pass渲染解决双pass渲染自身瑕疵@MoYaun 透明效果一直是渲染的难
一. 粒子特效粒子特效一般指密集点阵效果,它并不是canvas独有的,这个名词更多出现在AE,cocos2d,Unity相关的教程中,并且提供了方便的编辑插件让使用者可以轻松地做出例如烟火,流星,光晕等等动态变化的效果,看起来非常酷炫。如果你接触过Three.js,会发现三维空间的点阵效果看起来更生动。粒子特效的本质还是一个逐帧动画,所以我们仍然可以使用上一节中提到的动画编程范式来实现它。本节的教
转载 2024-10-14 09:37:01
64阅读
一、Unity坐标系体系世界坐标系 (World Space)、屏幕坐标系 (Screen Space)、视口坐标系 (Viewport Space)、GUI界面坐标系 (GUI System)左右手定则:用手握住 z 轴,大拇指朝向 z 轴正方向,然后用手的四指从 x 轴正方向握拳头,如果是左手 90 度就能把四指握到 y 轴就是左手坐标系,如果是右手 90 度握紧后到了 y 轴就是右手坐标
    刚接触Unity不久,正处于用什么学什么的状态,遇到这个问题着实研究了一阵子,得到了一个比较笨的方法。    想要完成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摄像机绕着整个场景中的所有模型旋转,旋转的中心点是世界坐标的原点;二是不管摄像机旋转到什么位置,模型都能跟随鼠标进行移动。    单独的让摄像机绕世界坐标原点旋转可以使用transform.Rot
文章目录凹凸映射1.1 高度纹理1.2 法线纹理1.3 使用模型空间存储法线的优点和使用切线空间的优点2. 实践2.1 在切线空间下计算2.2 在世界空间下计算3.Unity中的法线纹理类型 凹凸映射纹理另一种常见的应用就是凹凸映射(bump mapping)。凹凸映射的目的是使用一张纹理来修改模型表面的法线,以便为模型提供更多的细节。这种方法不会真的改变模型的顶点位置,只是让模型看起来好像是“
css里的3d理念 使用css3的3d transform,就可以在平面的网页里添加炫酷的三维视觉效果,这很令人愉悦。 需要注意的是,3d transform只是css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一个三维引擎(3d engine)。三维引擎一般是这样的(游戏引擎Unity3D): 包括JavaScript 3D库three.js在内,简单来说,它们这些可以称为三维引擎的,都会包括:独立的三维坐标系统。几
转载 2024-09-25 09:36:48
73阅读
Unity3D--Mecanim动画系统之动画分层(Layers)为什么动画中会有层的概念如何使用层动画?注意点参考链接 为什么动画中会有层的概念就目前来说:使用状态机的单一层动画就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开发需要。那么为什么出现层的概念呢? 先来几张图,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哪里好。 第一:分离动画组 第二:规范动画制作 第三:提供更丰富的动画制作 Ps:其实跟我们的动画融合树差不多。。。如何使用层动画
一、基本操作演练1.下载Fantasy Skybox FREE, 构建自己的游戏场景使用Asset Store 下载Fantasy Skybox Free ,在Unity 中 菜单->Window->Package Manager,下载资源包,导入到项目中。 效果 加入自己绘制的地形:2. 游戏对象使用的简单总结: GameObject 可以通过unity 自带的基础资源如Cube,S
转载 2024-11-01 14:08:38
162阅读
透明是游戏中经常要使用的一种效果。在实时渲染中要实现透明效果,通常会在渲染模型时控制它的透明通道。当开启透明混合后,当一个物体被渲染到屏幕上时,每个片元出了颜色值和深度值之外,它还有另一个属性——透明度。当透明度为1时,表示该像素是完全不透明的,而当其为0时,则表示该像素完全不会显示。在Unity中,我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透明效果:第一种是使用透明度测试,这种方法其实无法得到真正的半透明效果;
Name功能Canvas画布Canvas Scaler画布缩放Graphic Raycaster图形射线检测RectTransform矩形变换组件Image,RawImage图片Button按钮Dropdown下拉列表Slider滑动条Scrollbar滚动条Scroll Rect滚动视图Toggle开关Toggle Group开关组Text文本InputField输入框Shadow.Outlin
transform.position.x和transform.position.y的值含义是世界坐标。世界坐标与屏幕坐标有时一样,有时不同,这和Canvas的渲染模式有关。Canvas共有三种渲染模式Screen Space - Overlay (此模式UGUI层一直在最上面,其他例如粒子等物体一直在UGUI层的下面) 在该模式下,世界坐标(transform.Position)和屏幕坐标是重合的
一、位移与旋转一般对物体的位移与旋转操作都是通过修改对象的Transform(变换属性)和Rigidbody(刚体属性)组件参数来实现的。旋转:使用Rotate方法public class BNUTransR : MonoBehaviour { void Update(){ this.transform.Rotate(2,0,0); /*绕x轴每帧旋转2°(x轴,y轴
转载 2024-03-28 13:35:50
496阅读
1.世界坐标系(transform.position),遵守左手坐标系的原则2.局部坐标系(transform.localPosition),局部坐标系是对于子物体和父物体来说的,这里在inspector窗口中的transform中的position其实可以理解成是局部坐标,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父物体,那就是初始世界,这里局部坐标不仅仅考虑坐标点的参照,还有坐标轴,局部坐标坐标轴是其本身的坐标轴所
象只有添加了刚体组件才能受到重力的影晌,通过脚本为游戏对象添加的作用力 以及通过NV DIA物理引擎与其他的游戏对象发生互动的运算都需要游戏对象添加 了刚体组件。 和其他组件添加的方法一样 选中对象 点击Component→ Physics→ Rigibody 对象即添加了刚体组件刚体组件下面的参数:·Mass:质量。该项用于设置游戏对象的质量。 (建议在同一个游戏场景中,游戏对象之间的质
我们知道,眼睛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去看物体时,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比如看到这一面就看不到另一面;比如会透视——拍过照的都知道,要显脸小得后拉。 而在3D世界中,我们对一个物体进行操作时,摄像机看到的画面也会随着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物体相对屏幕很小,而且需要任意拖拽到屏幕上的不同位置,那么就无法保证物体总是呈现设计好的那一面。 针对这种需求,我整理下面这一套
文章转自马尧shawn之前在做项目的时候,有一个需求。需要对UI的操作对象进行一个位移动画,移动到另一参照物上。由于UI结构比较复杂,操作对象与参照对象,分别是不同父物体下的子物体,这就涉及到了本地坐标和世界坐标的转换。查了下API,发现Unity已经提供好了相应的接口,就是Transform.TransformPoint。于是只要理清相对坐标的概念,就非常的好处理了。如图,创建了4个GameOb
转载 2024-04-11 13:38:09
85阅读
案例中实现的功能包括:(1)键盘控制飞船的移动;(2)发射子弹射击目标(3)随机生成大量障碍物(4)计分(5)实现游戏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导入的工程包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 _scene---Main场景,创建一个全新场景,会在其中实现大部分功能 一、场景准备1、创建飞船对象:(1)从project面板中Assets/models/vechicle_playerShip到Hierarchy视
转载 2024-08-01 16:44:37
208阅读
      最近因为家庭原因回老家了,在家里办了两三周杂七杂八的事情后,考虑是否继续去北上广深漂着(不得不说码农就是这个命啊)。家人和朋友让我在老家先呆着再说,于是准备了尝试找下工作。      前两天碰到面试官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模板缓冲区的原理,我只说了个大概而在细节上就卡壳了,因为我自己项目中实在很少用到这个,所以基本都搞忘了,今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