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内容:testbench与design的连接,verilog连接testbench与design的方法,SV的interface,stimulus timing,clocking blocks,timing region,program block。(感觉很抽象)一:design与testbench的连接 1:连接符号 .* .name(wire_name) :veril
Verilog基础语法逻辑值 逻辑0: 表示低电平,对应电路GND 逻辑1:表示高电平,对应电路VCC 逻辑X:表示未知,输入端存在多种输入情况,可能是高电平,也可能是低电平 逻辑Z: 表示高组态,外部没有激励信号,是一个悬空状态数字进制格式 一般常用二进制(b)、八进制(o)、十进制(d)和十六进制(h) 二进制:4’b0101->4位宽的二进制数值 0101 十进制:4’d2 -
1.双状态数据类型sv增加了一些二值逻辑,v中只含有四值逻辑(reg,wire)四值逻辑:integer,logic,reg,net-type(wire,tri)
二值逻辑:byte,shortint,int,longint,bit
有符号类型:byte,shortint,int,longint,integer
无符号类型:logic,reg,net-type(wire,tri),bit
四值逻辑
Verilog中inout双向端口的使用说明书一、写在前面二、什么是inout双向端口三、inout端口的综合四、inout双向端口的要求五、inout端口的赋值5.1 设计文件的赋值5.2 仿真文件的赋值六、更多资料七、往期【Verilog】高级教程文章 一、写在前面本专栏为作者在 【数字IC手撕代码】 【数字IC笔试面经分享】 【数字IC工具解析】 以外开设的第四个独立专栏,旨在学习并提供有
SystemVerilog学习之路(4)— 动态数组、队列和关联数组一、前言SystemVerilog提供的动态数组类型,可以在仿真时分配空间或者调整宽度,这样在仿真中就可以使用最小的存储量。 SystemVerilog引进了一种新的数据类型—队列,它结合了链表和数组的优点。队列与链表相似,可以在一个队列中的任何地方增加或删除元素,这类操作在性能上的损失比动态数组小得多,因为动态数组需要分配新的数
转载
2024-06-28 17:28:49
195阅读
一、矩阵和数组数组创建要创建每行包含四个元素的数组,请使用逗号 (,) 或空格分隔各元素。a = [1 2 3 4]要创建包含多行的矩阵,请使用分号分隔各行。a = [1 2 3; 4 5 6; 7 8 10]创建矩阵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ones、zeros 或 rand 等函数。例如,创建一个由零组成的 5×1 列向量。z = zeros(5,1)矩阵和数
在学习system verilog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长的很奇怪的函数,奇怪到啥程度?别的函数都是一个$xxx,这个函数一次来了两个$,长的虽然奇怪,但是这个函数的作用很大。首先看一下它的基本格式:$value$plusargs(user_string , variable)它还有一个和它很像的兄弟$test$plusargs(string)01 作用: &nb
转载
2024-07-09 17:13:43
247阅读
Ⅰ、输出二维数组中的最大值: ①、//代码摘下直接可以运行 //输出二维数组的最大值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用法如下
int main()
{
int i,j,a[10][10],temp=0;
printf(“Output the number of arr
转载
2024-10-26 09:44:22
221阅读
1、System Verilog数据类型 System Verilog新增的数据类型: (1)两态(I/O)数据类型; (2)枚举类型; (3)用户自定义类型; (4)静态数组; (5)压缩数组; (6)动态数组; (7)关联数组; (8)队列; (9)字符串; (10)结构体; (11)联合体; (12)常量。 1.1、数据类型 verilog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变量reg和网线wire,均为四态
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第1关:排序问题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将十个数进行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输入 输入十个整数。输出 以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这个十个数。测试说明 样例输入: 1 2 3 4 5 6 7 8 9 10样例输出: 10 9 8 7 6 5 4 3 2 1解题说明: 功能封装到函数,实现程序复用。解题程序:#include<stdio.h>
#define N 10
int a
转载
2024-07-14 14:03:43
89阅读
C 语言允许使用多维数组,即使用多组小标的数组,二维数组是最常用的多维数组。多维数组在内存中存放数据的顺序与一维数组相同,使用连续的存储单元。 4.2.1 二维数组的一般形式二维数组的一般声明形式为:数组类型数组的总长度等于 长度1 与 长度2 的乘积。如下列所示:char c[2][5] =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
问题描述定义:char state[8][16];
char statenew[8][16];将函数中二维数组 statenew 复制到 state 时报错。最初使用 for 循环逐一复制,运行正常:void CopyToState(char state[][16], char statenew[][16]) {
for (int i = 0; i < 8; ++i) {
for (i
写在最前面:做什么事都要冷静,心态平和 Everything will be easy.
always@(*) : always@(*)里面的敏感变量为*,意思是说敏感变量由综合器根据always里面的输入变量自动添加,不用自己考虑只能这样赋值:reg[5:0] mark = 6'b100110; 赋初值需要直接在后面写,不能像c语言一样先定义再赋。另外verilog赋值还可以在模块语句里面赋值,
这里的内存模型指的是内存的行为模型。Verilog中提供了两维数组来帮助我们建立内存的行为模型。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将内存宣称为一个reg类型的数组,这个数组中的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通过一个下标去访问。这样的数组的定义方式如下:reg [wordsize : 0] array_name [0 : arraysize]; 例如:reg
转载
2024-05-11 19:03:14
1077阅读
1. 基础知识
• 运行机理
HDL仿真器编译代码的过程由编译,建模和仿真三个阶段VCS将三个阶段独立开来,使compilation与elaboration可以通过仿真前的命令行单独执行,而simulation阶段则可以直接运行建立好的模型
因此VCS修改参数(parameter类型)需要在独立的elaboration阶段修改,类似的QuestaSim可在仿真阶段修改(后台事先会执行elabora
转载
2024-09-02 10:03:30
582阅读
二维数组一、定义①数组两个中括号[][],第一个可有可无,第二个必须有,里面的内容为常量表达式,也就是不能改变的。 当数组中每个元素带有两个下标时,称这样的数组为二维数组。在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定义语句形式如下所示:(可以同时定义多个类型名相同的变量)类型名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为数组说明符二维数组说明符中必须有用两个分开的方括号[][]括起来的常量表达式(绝对不能把两个
转载
2024-05-29 07:50:58
307阅读
1.数组
1.1定宽组数
数组声明
int a[0:15]; // 一维数组,定以16个
int a[16]; //同上int b[0:7] [0:3] ;//二维数组
int b[8][4] ; //同上,二维数组最后一个数据赋值, b[7][3]=1;初始化赋值
int c[5]=`{0,1,2,3,4}; //对5个元素初始化 ,使用单引号加大括号,默认从低到高
int d[6];
d
转载
2024-06-25 22:12:34
1160阅读
1 Structual Data Types结构数据类型可以被建模为硬件中之间的连线。reg类型可以保持值知道下一个新的值被放进去,就像一个硬件寄存器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wire和reg信号的声明是在一个模型中,而不是一个initial或者always语句块中。一般而言,它们起初的状态是未知的,那么reg类型的值是x,wire信号的值是z,其中x表示是未知值,z表示是高阻态。0,1则分别表示高低
目录 定义的种类第一种赋值方法第二种赋值方法第三种赋值方法 定义的种类首先看几组定义类型第一种定义一个位宽为8的 data1(reg) 和 data2(wire) 的变量。reg [7:0] data1;wire [7:0] data2;赋值方法如果要对其进行赋值等操作,可以用 always 块进行赋值,或者利用 assign 语句。第二种定义一个一维
转载
2023-09-01 07:15:55
283阅读
(1)所有综合工具都支持的结构:always,assign,begin,end,case,wire,tri,aupply0,supply1,reg,integer,default,for,function,and,nand,or,nor,xor,xnor,buf,not,bufif0,bufif1,notif0,notif1,if,inout,input,instantitation,module
转载
2024-06-17 21:07:35
48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