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博客中(浅谈微服务架构与.Net Core)我们谈到微服务架构与.Net Core,大体分析了下微服务架构的一些优势,在这边博客中,将谈谈架构设计的一些理念。      首先,代码要清晰明了,层次分明,模块间耦合度要尽量降低,代码并不是要越复杂越好,可能有人认为,代码写得越复杂、算法用的越高级,让别人越看不懂就越牛X,我认为恰恰相反,代码越是简单就能实现的就尽量做到简单,能用几行代码能
转载 2023-09-19 10:39:31
59阅读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而省略了于此方面无关的实体。也就是说,架构要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多了,超过了人脑"一蹴而就"的能力范围,因此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从不同视角分别设计;同时,也为软件架构的理解、交流和归档提供了方便。1995年,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4+1 视图模型概况Kruchten 提出了一个"4+1"视图模型,从 5 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包括逻辑试图、进程视图、物理 视图、开发视图、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 个试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如下图: 逻辑视图(Logic View )逻辑试图主要是用来 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在逻辑视图中, 系统
   架构设计:"4+1"视图     概念“4+1视图,是指从5个不同视角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4+1”分别指:逻辑视图过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场景/用例 视图逻辑架构的描述可以围绕前四个视图进行组织,然后结合用例或场景进行说明,形成第五个视图。每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起来,才能反映系统的全部内容。关于视图软件设计可以从不同的概念角度进行描述和记录,这些角度
转载 2019-11-19 12:12:00
1391阅读
2评论
软件体系结构——4+1视图(整理资料) 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而省略了于此方面无关的实体。架构视图如同在建筑学中的不同种类的蓝图。1. 背景软件架构文档过分强调软件开发的某一个方面。 架构不能解决所有风险承担者所关注的问题。 每个软件系统都有多个风险承担者:最终用户、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等。 软件工程师欲使
RUP的“4+1架构视图:逻辑视图、实现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用例视图。 “4+1”模型: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场景。 在初步业务需求描述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基于UML的需求分析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1、利用用例及用例图表示需求。从业务需求描述出发,获取执行者和场景;对场景进行汇总、分类、抽象,形成用例;确定执行者与用例、用例与用例图之间的关系,生成用例图。 2、利用包
转载 2023-10-27 12:55:09
57阅读
        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 Perry 和 Wolfe 使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达,该公式由 Boehm 做了进一步修改: 软件架构 = {元素,形式,关系/约束} 软件架构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架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本文从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谈起,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RUP的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架构设计,从而确保重要的需求一一被满足。呼唤架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灵感一闪,就想出了把大象放进冰箱的办法,这自然好。但希望每个架构设计策略都依靠灵感是不现实
设计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这个软件系统需要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达成软件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性能、容量等质量属性要求,要能够在相应的物理环境上执行,这需要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基础平台、开发框架等大量周边服务或组件,还需要开发几十、数百万的代码,才能够实现。设计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必然需要一个或数个设计团队协作配合才能够完成。而要让这些设计人员能够良好的沟通交流
软件架构设计运用RUP4+1视图方法进行设计4+1架构视图模型是1995年Philippe kruch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的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文。 主要包括的架构视图如下: 场景视图:也叫用例视图,描述用户的业务场景,从用户的角度识别出业务需求,它是架构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系
1995年,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最终被RUP采纳。如图1所示。图1  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方法   该方法的不同架构视图承载不同的架构设计决策,支持不同的目标和用途:l&nbsp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架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
转载 2008-04-24 19:43:00
130阅读
2评论
RUP概述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4+1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实现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用例视图
原创 2021-09-28 14:57:13
2590阅读
RUP概述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论。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4+1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实现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
转载 2020-03-02 19:36:00
789阅读
2评论
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ks/cn/rational/06/r-wenyu/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架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
前言: 最近在geektime上学习《从0开始学架构》这门课程。记录下课程中老师说的4R架构4R架构定义:软件架构软件系统的顶层(Rank)结构,它定义了系统由哪些角色(Role)组成,角色之间的关系(Relation)和运作规则(Rule)。顶层结构Rank:它是指软件架构是分层的,对应“系统”和“子系统”的分层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关注某一层的架构,最多展示相邻两层的架构,而不需要把
1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是具有一定形式的结构话元素,即构件的集合,包括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处理构件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数据构建是被加工的信息,连接构件把架构不同部分负责连接起来。软件架构软件设计过程中一个层次,这一层次超越计算过程中的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  2、软件架构建模  设计软件架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表示软件架构,即对软件架构建模。根据建模的侧重点不同,可以讲软件建构的模型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概念: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软件架构 ={元素,形式,关系/约束}软件架构涉及到抽象、分解和组合、风格和美学。用由多个视图或视角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方法称为多重视图方法。使用多重视图的目的:基于多个并发视图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架
转载 2017-08-15 17:21:33
5725阅读
作者:张明星      对于软件架构这一概念,有太多的版本,目前在业界由大师级人物或组织提出的对这一概念的阐述就超过十种以上,我个人比较赞同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中对软件架构的定义,即软件架构包含了关于以下问题的重要决策:软件系统的组织; 选择组成系统的结构元素和它们之间的接口,以及当这些元素相互协作时所体现的行为; 如何
转载 2023-07-14 19:46:16
104阅读
什么是软件架构视图    那么,什么是软件架构视图呢?Philippe Kruchten在其著作《Rational统一过程引论》中写道: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而省略了于此方面无关的实体。    也就是说,架构要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