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概述二、代码三、结果 一、概述  区域生长简单使用案例二、代码region_growing_segmentation.cpp#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io/pcd_io.h> #include <pc
转载 2023-07-01 12:14:58
342阅读
记录一下区域生长法的学习过程,区域生长法是基于区域分割方法,通过算法自动选取或者交互式选取种子点(即单个像素点),并规定所应用的谓词逻辑,将8邻接或4邻接并满足谓词逻辑的点进行合并,不断迭代,直至不满足谓词逻辑时,完成分割。最开始在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在网上看了一些别人的代码,发现和自己理解的区域生长法有些出入,再此写下自己所理解的算法代码,仅代表个人意见。代码如下:/* * function:
在比赛和项目中用opencv用多了,就会发现很多opencv没有实现的算法,其中一些还是十分常用,在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作为一个弱鸡,有的简单的算法能够自己实现(比如本文所要讲的),有的写到一半就打出GG,有的直接就下不了手。。。作为一个非计算机科班的自动化系学生,想要成为一名视觉算法工程师,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区域生长 1.算法原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先对每个需要分割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像素当做新的种子像素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再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括进来,这样,一个区域就长成了。  区域生长是指从某个像
转载 2023-12-19 23:43:37
106阅读
区域生长法区域生长是按照事先定义的生长准则将一个像素或者子区域逐步聚合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连通区域过程。对于图像感兴趣目标区域R,z为区域R上事先发现的种子点,按照规定的生长准则逐步将与种子点z一定邻域内符合相似性的像素合并成一个种子群以备下一阶段的生长,这样不断的进行循环生长直到满足生长停止条件为止,从而完成了对感兴趣区域由一个种子点生长为一个独立连通区域的过程(引用) 区域生长算法一般
# Python 区域生长法:一种图像分割技术 区域生长法是一种基于区域图像分割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它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或多个种子点开始,逐步将相邻的相似像素归并到同一区域中,从而实现图像分割。本文将介绍区域生长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算法。 ## 区域生长法的基本原理 区域生长法基于以下几点: 1. **种子点选择**:选取一个或多个
一、简介    区域生长分割算法的输出是一个聚类集合,每个聚类集合被认为是同一光滑表面的一部分。该算法思想:首先依据点的曲率值对点进行排序,之所以排序,是因为区域生长算法是从曲率最小的点开始生长的,这个点就是初始种子点,初始种子点所在的区域即为最平滑的区域,一般场景中平面区域较大,这样从最平滑的区域开始生长可减少分割区域的总数,提高效率。    算法的流程:
转载 4月前
41阅读
区域生长 C# VS2010 区域生长算法2014年9月19日 17:01:44大道理一摆:(以下说明转载,感觉写的很好)历史:区域生长是一种古老的图像分割方法,最早的区域生长图像分割方法是由Levine等人提出的。该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给定图像中要分割的目标物体内的一个小块或者说种子区域(seed point),再在种子区域基础上不断将其周围的
1、区域生长分割算法:区域生长分割算法的输出是一个聚类集合,每个聚类集合被认为是同一光滑表面的一部分。该算法思想:首先依据点的曲率值对点进行排序,之所以排序,是因为区域生长算法是从曲率最小的点开始生长的,这个点就是初始种子点,初始种子点所在的区域即为最平滑的区域,一般场景中平面区域较大,这样从最平滑的区域开始生长可减少分割区域的总数,提高效率。    算法的流程:设置一空的种子
区域生长算法及其实现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最大熵分割法OTSU算法 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通常都不是单独使用这些算法,需要和其它算法来结合使用,前面两类算法都是单独对图像的灰度信息进行处理,不包含图像的空间信息,而区域生长算法则包含了图像的空间信息。优点: 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项目需要灵活的选择所需要的生长的规则,分割的效果比较好,通常可以较好的分割出种子点周围的区域。缺点: 当要分割区域不联通
采用区域生长法作为图像分割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相同特征的像素点归为一类。并且这些特征在针对具体应用的实现中可以是灰度值、像素梯度等(同时作为比较的对象,即可以选择最初的种子,也可以动态选择邻域的中心)。 作为区域增长的起点(种子)的选择同样重要,根据图像的复杂情况,可以选择多个点作为初始值,当有多个种子,在区域增长时,需要考虑相同特征像素点的合并问题。因此最终分割对象的数量要小于等于种子数量。优
0 引言本章的大多数分割算法都基于图像灰度值的两个基本性质之一:不连续性和相似性。第一类方法根据灰度的突变(如边缘)将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首先寻找边缘线段,然后将这些线段连接为边界的方法来识别区域。第二类方法根据一组预定义的准则把一幅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上一节根据像素性质(如灰度值或颜色)的分布进行阈值分割;本节将讨论直接寻找区域分割技术。1 区域生长区域生长是指根据预定义的准则,将像素或子区域
转载 2023-10-31 18:15:22
250阅读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而区域生长图像分割技术的一种。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首先对每个需要分割区域找出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七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确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而新的像素继续作为种子向四周生长,直到再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以包括进来,一个区域生长而成了。 种子区
数字图像处理的书数不胜数。相关的方法,从直方图、卷积到小波、机器学习方面的方法也举不胜举。OpenCV库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图像存储、显示方法外,也集成了很多很多的图像、视频处理算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给我们使用。然而在初学阶段,我们往往过分依赖于OpenCV中的那些库函数。虽说OpenCV集成了很多高效算法,然而,毕竟不是无所不包。OpenCV中基础的算法有时会缺失,有时用起来不是很
1.基于区域生长分割 算法的输出是一个聚类集合,每个聚类集合被认为是同一光滑表面的一部分。首先依据点的曲率值对点进行排序,区域生长算法是从曲率最小的点开始生长的,这个点就是初始种子点,初始种子点所在区域就是最平滑的区域,一般场景中平面区域较大,这样从最平滑的区域开始生长可减少分割区域的总数,提高效率。 算法流程: 2.代码#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
区域生长法:通俗的讲就是利用初始种子点,通过邻域判断,获取更多的种子点,以达到生长的目的。有点像是核聚变的链式反应,一个点找到更多的种子点,然后新的种子点再找到更多的,最后生长结束,种子点库也就清空了。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四领域和八领域:四邻域 (左) 和八邻域 (右) 的示意图:区域生长的流程图:   以下是部分代码(参考:结合python与遥感图像区域生长算法实现
    区域生长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有相似性质的像素点合并到一起。对每一个区域要先指定一个种子点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点周围领域的像素点和种子点进行对比,将具有相似性质的点合并起来继续向外生长,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被包括进来为止。这样一个区域生长就完成了。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1 给定种子点(种子点如何选取?)      种子点的选取很
​一、简介  区域长法是一种已受到计算机视觉界十分关注的图像分割方法。它是以区域为处理对象的,它考虑到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同异性,尽量保持区域中像素的临近性和一致性的统一。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分辨图像真正的边界。  基于区域分割方法的关键在于定义一个一致性准则,用来判断两个邻接的区域是否可以合并,一致则将两区域合并,直到不能合并为止。区域增长的方法是在图像上选定一个种子点,记录下该点的灰度值,作为
转载 2021-09-08 15:28:00
1456阅读
2评论
# Python区域生长法绘制轮廓 区域生长法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分割技术,它通过从种子像素开始扩展,从而识别并提取所需的区域或轮廓。本文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该方法,并绘制相关的轮廓。接下来,我们将分步骤进行讲解。 ## 整体流程 下表展示了实现区域生长法绘制轮廓的各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区域生长算法分割图像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图像分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将图像划分为多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以便后续分析与处理。区域生长算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种子点开始,根据预定的相似性准则逐渐将相邻的点加入到当前区域中。本文将详细介绍区域生长算法,并提供Python代码示例。 ## 区域生长算法简介 区域生长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种子点
原创 7月前
6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