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成分分析方法进行   在高数据上工作会碰到很多问题:分析很困难,解读起来困难,不能可视化,对于数据的存储也很昂贵。高数据还是值得研究,比如有些维度是冗余,某一个维度其实是可以被其他几个维度的组合进行解释。正因为某些维度是相关的,所以高数据内在有更低的结构。方法就是探索数据的内在相关性生成一个压缩后的数据,同时尽可能减少信息的损失。所
因子分析——建立载荷矩阵到这里已经学了好多的多元分析方法了,有聚类分析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尤其是成分分析法,为什么还要讨论因子分析法呢?很多地方都有对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区别比较,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记录一下最重要的地方。 成分分析法:是对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相互垂直。因子分析法: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潜在的假想变量+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  因子载荷,反映了
定义 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也称为主分量分析,主要是利用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成分),其中每一个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并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  优点:降低数据的复杂性,识别最重要的多个特征。  缺点:不一定需要,且可能损失有用信息。  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求解由所选的解码函数所决定。具体地,为了简化解码
转载 2023-12-13 01:54:56
220阅读
学习笔记 | 成分分析[PCA]及其若干应用 1 背景说明 2 算法原理 2.1 PCA简介 2.2 基本原理 2.3 形式化表达 3 算法步骤与代码 4 PCA实例与应用 4.1 PCA的实质 4.2 用PCA 4.2.1 语音性别识别数据集 4.2.1 MNIST数据集 4.3 用PCA做数据可视化 4.4 用PCA做图像压缩 5 小结 概要: 前段时间学习了一些矩阵分解算
【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成分分析(PCA)——基于python+numpy@author:wepon1、PCA算法介绍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数据技术,用于数据预处理。一般我们获取的原始数据维度都很高,比如1000个特征,在这1000个特征中可能包含了很多无用的信息或者噪声,真正有用的特征才100个,那么我们可以运用PCA算法
  在高情形下出现的数据样本稀疏、距离计算困难等问题,是所有机器学习方法共同面临得到严重障碍,被称为“数灾难”。缓解数灾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也称“数约简”,即通过某种数学变换将原始高属性空间转变为一个低子空间,在这个子空间中样本密度大幅度提高,距离计算也变得更为容易。  对效果的评估,通常是比较前后学习器的性能,若性能有所提高则认为起到了作用。若将数降至二或三,则
本文主要介绍总体及样本的成分的概念,如何可视化,以及一些最基本的性质。1 总体的成分考虑\(x\sim (\mu,\Sigma)\),其中\(\Sigma\)可分解为\(\Sigma=\Gamma\Lambda\Gamma'\),\(\Gamma=(\eta_1,\ldots,\eta_d)\),各列为单位特征向量,\(\Lambda\)为特征值序排列的对角矩阵,协方差矩阵的秩\(\text
前情提要:最近在做主成分分析筛选变量,目的是计算每个环境数据在不同成分上的载荷大小,但是算出来感觉和别的论文结果不对,所以参考一些文献试图理解一下。 目录1 成分载荷2 matlab成分分析实验3 ENVI成分分析实验4 总结 1 成分载荷百度百科说:成分载荷( oad of principal component)成分分析中原始变量与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再往深了理解:参考这个文
Python中使用K-Means聚类和PCA成分分析进行图像压缩各位读者好,在这片文章中我们尝试使用sklearn库比较k-means聚类算法和成分分析(PCA)在图像压缩上的实现和结果。 压缩图像的效果通过占用的减少比例以及和原始图像的差异大小来评估。 图像压缩的目的是在保持与原始图像的相似性的同时,使图像占用的空间尽可能地减小,这由图像的差异百分比表示。 图像压缩需要几个Python库,
# 成分分析(PCA)结果解读:载荷矩阵的实现 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主要特征,尤其在处理高数据时。而载荷矩阵(loadings matrix)是PCA结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显示了原始变量与提取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指导您如何在Python中实现PCA,并解读载荷矩阵。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PCA并解读载荷矩阵的主要步骤: | 步骤
原创 9月前
813阅读
1、PCA分类介绍 在scikit-learn中,与PCA相关的类都在sklearn.decomposition包中。最常用的PCA类就是sklearn.decomposition.PCA。原理:线性映射(或线性变换),简单的来说就是将高维空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上,那么在数据分析上,我们是将数据的成分(包含信息量大的维度)保留下来,忽略掉对数据描述不重要的成分。即将成分维度组成的向量空间作为
成份分析: 成份分析是最经典的基于线性分类的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线性拟合的思路把分布在多个维度的高数据投射到几个轴上。如果每个样本只有两个数据变量,这种拟合就是 其中和分别是样本的两个变量,而和则被称为loading,计算出的P值就被称为主成份。实际上,当一个样本只有两个变量的时候,成份分析本质上就是做一个线性回归。公式本质上就是一条直线。 插入一幅图(成份
转载 2023-12-05 18:31:18
237阅读
# Python 成分分析 ## 介绍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我们常常面临高数据的问题。高数据不仅会导致计算复杂性增加,还可能引起"维度灾难",使学习算法的性能下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取数据中的主要特征并减少数据维度。 本文将介绍PCA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成分分析。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示例来演示这一过
原创 10月前
41阅读
# Python 成分分析法与成份载荷矩阵 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常用于从高数据中提取重要特征。它通过线性变换将数据从原始空间转换到一个新的空间,新的空间中的每一维度(即成分)都是原始特征的线性组合。本文将详细介绍PCA的过程及其成份载荷矩阵,并提供相应的Python代码示例。 ## 1. PCA的基本概念
原创 2024-09-28 05:15:59
1025阅读
## 使用 Python 和 OpenCV 进行图像成分的教程 ### 1. 简介 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成分分析(PCA)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提取数据中的主要特征,减少数据维度,同时尽可能保留信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 Python 和 OpenCV 实现图像的成分。 ### 2.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图像成分分析的流程步骤:
原创 10月前
273阅读
Github源码:https://github.com/csuldw/MachineLearning/tree/master/PCA 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成分分析,主要是用来降低数据集的维度,然后挑选出主要的特征。原理简单,实现也简单。关于原理公式的推导,本文不会涉及,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参考文献,也可以去Wikipedia,这里主要关注实现,算是锻
转载 2023-09-16 19:56:24
310阅读
成分分析应用PCA实现特征的    ·定义:高数据转化为低数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舍弃原有数据、创造新的变量    ·作用:是数据散压缩,尽可能降低原数据的数(复杂度),损失少量信息。    ·应用:回归分析或者聚类分析当中APA:·sklearn.decomposition.PCA(n_components=None)
原创 2023-06-01 16:38:59
96阅读
你遇到过特征超过1000个的数据集吗?超过5万个的呢?我遇到过。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当你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的时候。拥有这么多变量既是一个恩惠——数据量越大,分析结果越可信;也是一种诅咒——你真的会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面对这么多特征,在微观层面分析每个变量显然不可行,因为这至少要几天甚至几个月,而这背后的时间成本是难以估计的。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处理高数据,比如本文
学习PCA算法的时候,在网上看到过两个不同版本的计算过程,一直有点迷糊,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对的。后来发现,两个版本的计算方法都没错,区别主要在于把每行看作一向量,还是把每列看作一向量。所以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和对比一下这两种过程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1. 把每行看作一个一向量该计算方法就是我们在之前一篇讲PCA算法的文章中所讲述的方法,其对应Opencv接口中的CV_PCA_DATA_
转载 2024-01-17 15:43:03
181阅读
探索性数据分析本报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数据介绍基本原理介绍结合案例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总结附上代码和参考数据介绍本报告所使用的是洛杉矶街区数据,其中包含每个街区的名字、收入中位数、公立学校API中位数、种族多样性、年龄中位数、有房家庭占比等14项字段,共有110个观测数据。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个数据的字段(变量)进行分析,并且探索性地尝试使用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