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大纲:一、黏包现象二、解决方法 一、黏包现象1、合包现象:当一串数据很短且发送间隔很段的时候,在发送端缓存区会将这两串数据合为一串发送出去。2、拆包现象:当一串数据过长时,tcp会将这次发送的数据拆成几个包发送出去,可能会和后面的数据进行合包3、黏包现象只发生在tcp中:原因1:tcp传输 协议是面向流的,接收端可以选择一次性接收2个字节或3个字节,每一条信息与信息之间是没有边界的,
转载
2024-09-11 20:50:29
84阅读
# Python TCP分包粘包处理
在网络编程中,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但是在实际开发中,由于网络传输的特性,会出现TCP分包和粘包的问题。TCP分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包进行发送,而接收方接收的数据可能不完整;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多个消息粘在一起发送,而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可能是多个消息粘在一起。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合适的处理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原创
2024-04-22 04:41:44
146阅读
一. 问题描述在tcp编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粘包分包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个数据包前面加上数据包的长度用以分割粘连的包。二. 包结构的设计包的组成:包长度+数据域包长度:用4个字节存储数据域长度,数据域长度即为其所占字节数数据域:由若干个变量组成,如果是定长变量则不用加变量长度定长变量:我们人为规定,传输中的int为4字节定长变量变长变量:那就是字符串啦文字难理解,那我就画个图吧:上图的第一行
转载
2023-08-23 17:26:24
153阅读
TCP/IP怎么就这么多队列啊?今天我们就来细看一下TCP/IP的几个队列,包括建立连接时的半连接队列(sync),全连接队列(accept)和接收报文时的receive、outoforder、prequeue以及backlog队列。建立连接时的队列 如上图所示,这里有两个队列:syns queue(半连接队列)和accept queue(全连接队列)。三次握手中,服务端接收
转载
2024-03-22 21:37:26
91阅读
目录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作用2.TCP报文段详解三、TCP报文段详解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作用(1)面向连接的、可靠地、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2)将应用层的数据流分割成报文段并发送给目标节点的TCP层(3)数据包都有序号,对方收到则发送ACK确认,未收到则重传(4)
转载
2023-09-03 15:38:59
144阅读
Java TCP编程实例以下就三个例子:单向,双向,以及上传文件来说明TCP编程。下面说明一下怎么同时运行两个代码:先运行服务器代码,定住这个运行窗口(通过pin console);新建一个运行窗口(通过new console),运行客户端代码,定住它(通过pin console;这样就可以同时看到两个代码(客户端和服务器)运行的效果啦。【1】单向通信:(模拟客户端发送信息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信息
转载
2023-08-19 10:26:57
42阅读
大家都知道tcp会粘包的,比如你用1m去接收,它正常的单条数据是220,那么就会产生 5 到 6 个粘包体,我们只能打标识,用结束字符去分割处理。我写的一个类,仅供大家参考。 public void Split(byte[] receiveData){ //整体的标识 List<int> end_i
原创
2021-07-28 15:00:09
142阅读
粘包产生的原因 网络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TCP与UDP。 UDP是基于报文传输的,发送几次Write(),接收端就会用几次Read(),每次读取一个报文,报文间不合并,多余缓冲区的报文会丢弃。TCP是基于数据流传输的,Write()和Read()的次数不固定,报文间会以随机的方式合并,这就需要在接收 ...
转载
2021-07-28 23:03:00
305阅读
void CVedioRTPSession::OnRTPPacket(RTPPacket *pack,
const RTPTime &receivetime,
const RTPAddress *senderaddress)
{
//检查当前RTP包的S
文章目录练习1:服务器给出反馈练习2:客户端数据来自于键盘录入练习3:服务器数据写入文本文件练习4:客户端数据来源于文本文件练习5:上传文件服务器给出反馈练习6:多线程实现文件上传 练习1:服务器给出反馈客户端:发送数据,接收服务器反馈 服务器:接收数据,给出反馈服务器代码://创建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ss=new ServerSoc
转载
2024-10-18 08:28:44
53阅读
写超时检测函数 连接超时检测函数 读超时检测函数 带超时的accept 设置I/O为非阻塞模式 设置I/O为非阻塞模式 write_timeout /** * write_timeout - 写超时检测函数,不含写操作 * @fd: 文件描述符 * @wait_seconds: 等待超时秒数,如果为 ...
转载
2021-07-17 16:13:00
662阅读
2评论
TCP是因特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下面是TCP建立连接的全过程。 TCP断开连接的过程:TCP四次挥手。 TCP/IP 协议簇分层
原创
2022-12-08 17:03:34
698阅读
相信各位对OpenSSL库已经不陌生了,目前笔者使用这个库实现了RSA、AES加解密和tcp的双向认证功能,下面来看tcp的双向认证。1、什么是双向认证简单说双向认证就是:客户端认证服务端是否合法,服务端认证客户端是否合法。 可以借助于HTTPS来说明,http网络传输协议是超文本的明文协议,也就是说经过网卡传输的字节序列都是明文,那么HTTPS上的s就是双向认证的操作(ssl),实际上就是在ht
转载
2024-09-05 05:50:13
41阅读
解决粘包和拆包问题: 发送端需要使用tcp_nodelay来关闭nagle算法,有数据就发送; 接收端,需要在应用层来解决问题,可用的方式: 固定消息长度,比如不足的位数补空格,接收
转载
2024-09-26 14:24:45
53阅读
一般所谓的TCP粘包是在一次接收数据不能完全地体现一个完整的消息数据。TCP通讯为何存在粘包呢?主要原因是TCP是以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再加上网络上MTU的往往小于在应用处理的消息数据,所以就会引发一次接收的数据无法满足消息的需要,导致粘包的存在。处理粘包的唯一方法就是制定应用层的数据通讯协议,通过协议来规范现有接收的数据是否满足消息数据的需要。在应用中处理粘包的基础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以4节字描
转载
2023-11-10 11:10:30
96阅读
Socket 也称为“套接字”,是网络通信中的概念,它分为流式套接字和用户数据报套接字两种,分别对应网络的传输控制层中的 TCP 和 UDP 协议,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稳定的双向功能,TCP 链接的建立经过“三次握手”才能完成,为了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功能,其本身提供了超时重传机制,因此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而 UDP 是无连接的,提供不稳定的单向连接功能,当然 UDP 也可以实现双向通信
转载
2023-08-17 16:26:16
86阅读
UDP协议 UDP是无连接通信协议,即在数据传输时,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建立逻辑连接。简单来说,当一台计算机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不会确认接收端是否存在,就会发出数据,同样接收端在收到数据时,也不会向发送端反馈是否收到数据UDP的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优点:使用UDP协议消耗资源小,通信效率高,所以通常都会用于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的传输例如视频会议都使用UDP协议,因为这种
转载
2023-08-19 17:08:51
22阅读
TCP协议、TCP套接字编程、TCP数据传输过程细节1.3 TCP 传输方法(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1.3.1 TCP传输特点==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1.3.2 TCP服务端1.3.2.1 创建套接字1.3.2.2 绑定地址 (与udp套接字相同)1.3.2.3 设置监听(使服务器可以被诸多客户端连接
转载
2024-09-12 12:30:39
196阅读
python网络编程游戏学过一点计算机网络编程的都知道,TCP/IP协议,然后我就想,我们学习的局域网游戏是怎么做的呢,经过我煞费苦心的一番研究,终于走出了这条门槛,网络编程,即socket套接字作为接口,一般通过ip地址和端口映射作为网络的门牌号,来找到对方机器在网络中的具体位置。 我们配合pygame来实现一个局域网遥控的程序。 首先我们先上游戏运行截图:下图是服务器打开时候的等待客户机链接的
转载
2023-08-15 08:50:12
388阅读
# 如何实现Java处理TCP大端模式
## 一、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Java处理TCP大端模式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4-16 05:14:41
6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