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是一个安全多方计算的开源项目,主体语言是C语言,但是对C语言进行了扩展,定义了一些新的安全变量形式,如private(public) int<32>,  smcinput(), smcout()等等。这个开源项目是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的,提供了一个编译器将用户编写的C代码转换为安全多方计算的代码。他支持多方计算。分了三个角色:数据输入方,数据接收方,计算方。这是gith
Dear all:   因为工作需要,给客户porting一个nfc 的android设备。所以新建了这样一个NFC的文章分类。记录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Q1:何为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采用13.56MHz频带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虽然通信距离仅为10cm左右,不过和非
转载 2024-03-21 14:15:11
144阅读
我是初次使用PIC单片机,对PICC的编程规范不了解,在编译程序时老是出问题。现在介绍两个最常见的问题给大家,看看有没有和我遇到一样问题的。错误1:变量定义赋值先后顺序问题很重要开发环境为MPLAB IDE V7.43 + PICC 。如下两种代码书写方式,在补充完整之后,哪一个会编译出错?( flag_sendKeyByte 为全局位变量,已定义过) A: flag_sendKeyByte =
1.非接触式IC的概述非接触式IC卡的分类(读写器发射距离):CICC卡(Close-Couple ICC)PICC卡(Proximity ICC)VICC卡(Vicinity ICC)IC卡读卡器国家标准读写距离CICCCCDISO/IEC  10536紧靠PICCPCDISO/IEC  14443<10cmVICCVCDISO/IEC  15693<5
14443A PICC (Card) to PCD (Reader) 波形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在进行ISO 14443A标准的PICC与PCD之间通信时,波形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波形的仔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通信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调试与修复。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环境。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些依赖项,包括: - 硬件设备:NFC读卡器和IC卡 - 开发
原创 1月前
214阅读
============================== ·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执行的全球大气40年资料再分析计划通过CDC(Climate Dianogistic Center)利用磁带的形式向外发行。现在把资料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 1  资料分类   &nbs
近期一直在梳理做AI框架必懂的知识——AI框架系统知识,希望能够给自己从算法的研究,到AI框架的研究的近3年,做一个系列的总结,也会结合ZOMI酱在MindSpore的开发过程当中用到的一些最新的技术进行总结和梳理。文章会陆续更新,从上层的算法、用户面的表达层、到中间的编译层对神经网络图的优化、最后底层的执行器,当然少不了的有AI加速芯片。可能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呐,更新得比较慢,但是未来半年会继续
一、编程模型和硬件架构由于AI应用对巨大算力的极致追求,各种针对AI计算场景的AI芯片架构层出不穷。AI软件栈的复杂性就来自于硬件架构的跨越式发展。而面对这样的复杂度,AI软件编程模型的设计和架构就变得至关重要。编程模型就是对编程共性的抽象,或许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架构上,是对底层硬件架构和对软件的组织、复用、交互方式的抽象工程上,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软件中间层所提供的上层应用开发接口。是基于硬件的岩
转载 2023-07-20 20:40:32
707阅读
如何了解人工智能产品体系我们从搭建一个人工智能产品需要一个怎样的基础架构,到剖析架构中每个组件的含义以及对整个系统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最后对每个组件展开讲起。1、人工智能产品实现逻辑通常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涉及了很多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文本/语义理解等多项技术等交互集成。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模拟和延伸人的感知、理解、决策、学习、交流、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感知是人工
转载 2023-10-19 10:07:15
98阅读
2019年6月,华为发布全新8系列手机SoC芯片麒麟810,首次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NPU,实现业界领先端侧AI算力,在业界公认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推出的AI Benchmark榜单中,搭载麒麟810的手机霸榜TOP3,堪称华为AI芯片的“秘密武器”,这其中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举足轻重。 2019年8月20日数据那么,达芬奇架构AI实力究竟怎么样?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源起
一、基础知识1.1、昇腾AI全栈架构昇腾AI全栈可以分差四个大部分:        应用使能层面,此层面通常包含用于部署模型的硬件,例如API、SDK、部署平台,模型库等。          AI框架层面,此层面包含用于
转载 2023-11-01 17:56:07
852阅读
AI框架核心技术】这个系列,主要是跟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而整个系统是围绕着我在工作之余所积累、梳理、构建关于AI框架的一些核心技术内容。AI系统里面,其实大部分开发者并不关心AI框架或者AI框架的前端,因为AI框架作为一个工具,最大的目标就是帮助更多的算法工程师快速实现他们的算法想法。不过呢,有着这么一群AI框架的开发工程师,希望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帮助更多的系统
今天逛论坛看到有关NFC的知识,随后看了些资料,整理了些出来;一. NFC概念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也称:近场通信。nfc技术是由RFID(非接触式射频)演变来的,其基础RFID和互连技术。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 Kbit/
转载 2024-02-15 21:10:43
148阅读
我们都知道,AI技术正在以可见的速度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绝大部分业务场景想应用AI技术,都需要算法工程师根据自身业务的标注数据,来进行单独训练,才能打磨出合适的AI模型。如此一来,如何以最低的门槛和成本,实现AI技术落地变成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上的AI服务非常多,但是在视觉领域,通用的AI服务主要是基于图像的架构来做的,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基于图像的AI架构是否还能被广泛应用?阿里云视频云团
转载 2024-04-15 23:14:44
59阅读
IT领域知识体系经历多年的演变,技术体系变得很庞大。在自己的从业经历中,结合现如今的情况我把技术和应用体系划分为通用领域和专业领域两大部分。在通用领域,基本上是沉淀出来的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体系在支撑着各个专业领域,只是领域的特点会带来技术体系侧重点不同,也会催生不同的解决方案。AI这个领域定位当下AI的研究方向、方法、核心算法模型、计算训练、推理等应用步骤表明相对常见的通用技术领域来讲,是属于专有
在写文章、画图之后,AI 大模型现在又同时有了打游戏的能力。不禁在想,DeepMind 的智能体 Gato 未来还能玩出哪些花活?假如使用单一序列模型就能解决所有任务,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种模型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这需要增加训练数据的数量和多样性,此外,这种通用模型随着数据的扩充和模型的扩展,性能还会提高。从历史上看,更擅长利用计算的通用模型最终也会超过特定于专门领域的模型。今日,受大规模
2018年7月Google在其云端服务年会Google Cloud Next上正式发表其边缘(Edge)技术,与另两家国际公有云服务大厂Amazon/AWS、Microsoft Azure相比,Google对于边缘技术已属较晚表态、较晚布局者,但其技术主张却与前两业者有所不同。Google AI布局逐渐走向边缘除了同样提倡基础的物联网闸道器(IoT Gateway)软件Edge IoT Core、
转载 2023-12-11 09:12:54
117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为机器学习再添新利器。 近日,百度智能云、英特尔、聚云科技(猎豹旗下)基于多年的生产实践共同研发了面向AI的存储框架—Data-O,全面提升AI产业生产效率,助力客户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和AI能力升级。 Data-O:解决AI生产链中的存储难题众所周知,AI是一个“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综合体,高质量的数据需要反复通过高效的训练学习,才能发挥满
转载 2023-10-20 10:12:20
59阅读
[中国,上海,2019年9月19日] 在HUAWEI CONNECT 2019期间,华为"引领智能网络"峰会隆重召开,发布了面向AI时代的华为智能IP网络三层AI架构及全系列新品(包括四大引擎 AI Turbo系列产品、iMaster NCE自动驾驶网络管理与控制系统,以及iMaster NAIE业界首个网络人工智能平台)。峰会上首次阐述了智能IP网络所需的三大特征,展示了华为已经将AI能力应用于
传统上,企业部署AI应用,一般通过单点开发的方式,即“烟囱式”架构部署AI应用。海量AI应用场景爆发使得原来传统的“烟囱式“AI开发流程无法跟上业务的快速变化,开发速度慢、周期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工程化的建设思路以应对这一问题,通过建设统一的AI底层平台,实现上层AI应用的自动开发,以此缩短AI应用开发的周期,增强对业务响应的敏捷性,并降低总体AI开发的成本。AI工程化建设可划分数据治理和A
转载 2023-07-26 21:34:47
49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