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程模型和硬件架构由于AI应用对巨大算力的极致追求,各种针对AI计算场景的AI芯片架构层出不穷。AI软件栈的复杂性就来自于硬件架构的跨越式发展。而面对这样的复杂度,AI软件编程模型的设计和架构就变得至关重要。编程模型就是对编程共性的抽象,或许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架构上,是对底层硬件架构和对软件的组织、复用、交互方式的抽象工程上,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软件中间层所提供的上层应用开发接口。是基于硬件的岩
转载
2023-07-20 20:40:32
707阅读
近期一直在梳理做AI框架必懂的知识——AI框架系统知识,希望能够给自己从算法的研究,到AI框架的研究的近3年,做一个系列的总结,也会结合ZOMI酱在MindSpore的开发过程当中用到的一些最新的技术进行总结和梳理。文章会陆续更新,从上层的算法、用户面的表达层、到中间的编译层对神经网络图的优化、最后底层的执行器,当然少不了的有AI加速芯片。可能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呐,更新得比较慢,但是未来半年会继续
转载
2024-02-24 01:10:20
159阅读
AI框架的分布式并行能力的分析和MindSpore的实践一混合并行和自动并行背景本文是AI框架分析专栏的第三篇,总体目录参见:AI框架的演进趋势和MindSpore的构想: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392622这次文章顺序并没有按照原来规划的目录来写,原因是前期在分布式并行这一块分析的素材多一些,工作量小一点,所以就偷懒先写分布式并行这个主题。AI框架的分布式
转载
2024-06-24 23:40:12
198阅读
[中国,上海,2019年9月19日] 在HUAWEI CONNECT 2019期间,华为"引领智能网络"峰会隆重召开,发布了面向AI时代的华为智能IP网络三层AI架构及全系列新品(包括四大引擎 AI Turbo系列产品、iMaster NCE自动驾驶网络管理与控制系统,以及iMaster NAIE业界首个网络人工智能平台)。峰会上首次阐述了智能IP网络所需的三大特征,展示了华为已经将AI能力应用于
转载
2023-09-21 07:43:24
115阅读
我们都知道,AI技术正在以可见的速度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绝大部分业务场景想应用AI技术,都需要算法工程师根据自身业务的标注数据,来进行单独训练,才能打磨出合适的AI模型。如此一来,如何以最低的门槛和成本,实现AI技术落地变成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上的AI服务非常多,但是在视觉领域,通用的AI服务主要是基于图像的架构来做的,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基于图像的AI架构是否还能被广泛应用?阿里云视频云团
转载
2024-04-15 23:14:44
59阅读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所以现在我们说的AI技术其实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他是一种新型科学,也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分支,它是用于让机器模拟人的一种方式,代替人工。37号仓小编专门为大家总结了一般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吧!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理解智能的本质,并产生一种新的智能机器,其响应方式与人类智能类似。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技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
转载
2023-12-29 23:31:53
116阅读
泛义上讲人工智能,一般都会和机器学习结合在一起。AI 的架构人工智能的架构分为三层:应用层、技术层和基础层。
应用层聚焦在人工智能和各行业各领域的结合。技术层是算法、模型和技术开发。基础层则是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各层架构再进行细分如下:
数据收集:获取什么类型的数据,数据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取。常见的数据来源是采集、购买或其他方式获取现
转载
2023-10-30 17:10:06
282阅读
文章引起了AI圈内很多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对AI平台架构有兴趣的对此做了非常丰富的解读。MindSpore项目组内部也进行了讨论,总结了一些观点供大家思考(这些观点主要来自岳大师)。在分享我们对AI架构的未来的一些分析判断之前,也先简单的谈谈对Pathways的几个关键点的看法。Pathways一文,三个要点,其实是两个方面:1、是关于智能模型能力提升的两个点:one model fit 'all'
转载
2023-10-07 16:09:43
202阅读
人工智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甚至超越人类,而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方法,它最基本的做法是使用算法来解析数据、从中学习,然后对真实世界中的事件做出决策和预测。深度学习又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实现方式,它是模拟人神经网络的方式,用更多的层数和神经元,给系统输入海量的数据来训练网络。下面是我从主流人工智能平台技术架构的五层模型来分析技术栈。五层分别是基础数据层,计算引擎层,分析引擎层,应用引擎层和典型应
转载
2023-10-06 18:46:08
1017阅读
AI平台技术架构是当今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为复杂应用的构建与部署提供了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构建自己的AI平台。然而,设计一个高效的AI平台技术架构并非易事,涵盖的数据流、服务部署、微服务架构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综合考虑。
> 引用:AI平台的目标在于支持模型训练、推理、版本管理和监控等多个功能。
```mermaid
flowchart TD
A[需求
一、整体讲师介绍 目录2、视觉技术和业务介绍视觉是重要技术,平台介绍 技术实力,视频,图像,垂类,软硬一体 落地场景 产业认可三、计算机核心技术三大任务 图像分类 高精度 transformer逐渐成为主流 轻量化,人工设计和模型压缩 轻量化工具 工具箱 目标检测 技术及应用 主流方案 free,关键点,中心点 优化策略,不同尺度 样本,采样,加大难样本采样 效果是在某个数据集,效率是在某个硬件
在“AI时代”,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技术架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适应其特性的架构,以支持快速迭代和高效能。本文将详细探讨“AI时代 技术架构”的构建过程,分析相关技术原理,深入解析架构设计,探讨关键源码,并讨论扩展性和未来展望。
### 背景描述
在2023年,AI技术的快速演进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
# 如何实现 AI 芯片技术架构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AI(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架构日益重要。作为新入行的开发者,了解和实践这一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详细描述实现AI芯片技术架构的流程,并逐步讲解每一步所需的代码。
## 1. 整体流程
为了让你更清楚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步:
| 步骤 | 描述
# SDN AI 技术架构实现指南
## 1.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SDN AI 技术架构”的整体流程。以下是该流程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 2 | 模型选择与训练 |
| 3 | 部署模型到SDN网络 |
| 4 | 监控与调整 |
## 2. 具体步骤及代码
原创
2024-04-05 06:07:15
120阅读
# AI芯片技术架构入门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了解并掌握AI芯片技术架构是一个颇具挑战但又非常有趣的旅程。本文将引导你走过这个过程,帮助你搭建AI芯片的基本架构,逐步深入各个关键环节。
## 整体流程
在进行AI芯片技术架构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整体的实施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1 | 确定需求:了解你需
全文共2464字,预计学习时长8分钟来源:Pexels 人工智能(AI)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它不是一个只属于未来、能够变革世界的概念,而是一项已经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技术。 尽管我们离完全开发AI技术还差得远,但不可否认,智能系统已经从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专家给AI的定义是机器,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对人类思考过程的模仿。那么,智能机器能为我们做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四个大方向:分别是:AI(人工智能)、Systems(计算机系统)、Theory(计算机理论)、Interdisciplinary Areas(交叉领域),各个大方向又会有很多具体的研究方向。一、AI(人工智能)方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自然语言处理主要应用于机器翻译、舆情监测
作者:Zeyuan Allen-Zhu 编译:ronghuaiyang 报道:AI公园转载请联系作者训练好的模型,用自己蒸馏一下,就能提高性能,是不是很神奇,这里面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这要从模型集成开始说起。在现在的标准技术下,例如过参数化、batch-normalization和添加残差连接,“现代”神经网络训练 —— 至少对于图像分类任务和许多其他任务来说 —— 通常是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 人工智能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智能算法、计算速度、存储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近年来,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识别准确性大幅提升,使人工智能再次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至今大致分为
转载
2023-11-03 18:08:26
514阅读
如今,主流AI框架已经针对功能和性能方面做了较完备的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特性,并且通过基础框架+开发套件的形式,使AI助力科学计算,推动其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在主流框架趋同的前提下,除了功能和性能,我们还能关注什么呢? 有一个与AI开发者息息相关却容易被忽视的视角——编程范式。
转载
2023-11-23 21:44:32
9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