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引言一、什么是社交距离二、使用OpenCV、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进行社交距离检测2.1 项目架构2.2 配置文件2.3 使用OpenCV检测图像和视频流中的人2.4 使用OpenCV和深度学习实现社交距离检测器三、局限性和未来改进 在本教程中我们使用OpenCV、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实现一个社交距离检测器。本教程是阅读国外文章的翻译版本。 项目地址: ://gi
转载
2024-03-21 16:20:10
376阅读
主要利用opencv测量图片中的物体深度课程作业记录已知图片中要测的物体的实际高度、宽度、相机内参,根据单张图片求图片中指定物体深度已知参数内参矩阵:fx 0 cx 1433.965 0 639.5
0 fy cy = 0 1433.965 511.5
0 0 1 0 0
转载
2024-03-11 11:44:02
212阅读
目录 目录说明双目测距原理opencv实现双目测距的原理双目测距代码说明双目测距的代码和实现接下来 1 说明 怕以后忘了,现在总结一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弄的,有关双目视觉的东西。 双目视觉的原理网上有很多,我只简单记录一下我对于这个的理解。 具体的实现主要是参考大神的博客: 和这两篇博文: 运行环境: 1.wi
转载
2024-08-20 11:35:31
229阅读
目标在这个章节,我们将理解FAST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在openCV中使用FAST算法的函数.原理我们看到了几个特性检测器,其中很多都非常好. 但是从实时应用的角度来看,它们还不够快. 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要在计算资源有限的移动机器人上应用SLAM技术 (即使定位和地图构建技术) 将出现问题。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采用FAST算法,由Edward Rosten和Tom Drummond在他们2006年的论文
转载
2024-04-01 21:30:32
129阅读
图像基础操作
获取像素值和修改像素值获取图像属性图像ROI(region of interest,感兴趣的区域)拆分和合并图像通道为图像制作边框(填充)。含:RGB和BGR互换。图像上的数学运算
图像相加图像混合按位运算性能测量和改进技术
利用opencv测量性能opencv默认优化性能优化技术1.图像基础操作1-1. 获取像素值和修改像素值例1,读取图像,根据像素的行和列的坐标
转载
2024-09-23 08:47:16
113阅读
一、概述计算机视觉领域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我们让设备实时与其应用程序(对象检测)相结合并运行。二、硬件设备:程序将在其上运行,由于该设备将安装在手杖上,并且可以实时工作,因此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 Raspberry-Pi。在本文实现中,使用了Raspberry-Pi 4。相机:相机将用于打开图像流(视频),并处理帧以识别对象。在本文中,使用了 Raspberry-Pi 4摄像头。距离
转载
2024-03-15 10:10:24
58阅读
计算物体之间的距离与计算图像中物体的大小算法思路非常相似——都是从参考对象开始的。我们将使用0.25美分作为我们的参考对象,它的宽度为0.955英寸。并且我们还将0.25美分总是放在图片最左侧使其容易识别。这样它就满足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参考对象的两个特征。我们的目标是找到0.25美分,然后利用0.25美分的尺寸来测量0.25美分硬币与所有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定义参考对象并计算距离打开一个
转载
2024-05-24 09:15:06
223阅读
关键词:相机位姿估计,单目尺寸测量,环境探知用途:基于相机的环境测量,SLAM,单目尺寸测量文章类型:原理说明、Demo展示@Author:VShawn@Date:2016-11-28@Lab: CvLab202@CSU目录《相机位姿估计0:基本原理之如何解PNP问题》《相机位姿估计1:根据四个特征点估计相机姿态》《相机位姿估计1_1:OpenCV:solvePnP二次封装与性能测试》《相机位姿估
# 在 Android 中使用 OpenCV 实现测距功能
在现代科技中,图像处理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实践场景,而 OpenCV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探讨如何在 Android 应用中使用 OpenCV 实现测距功能。下面是整个流程的概述。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 Android OpenCV 测距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基于OpenCV的双目测距系统实现The BinocularMeasure System Based on OpenCVAbstract:This passage mainly describes how to measure distanceby two camera,which bases on OpenCV library.Key words: OpenCV; Measure Distanc
转载
2023-11-10 11:22:02
93阅读
学习OpenCV双目测距原理及常见问题解答一. 整体思路和问题转化. 图1. 双摄像头模型俯视图 图1解释了双摄像头测距的原理,书中Z的公式如下: 在OpenCV中,f的量纲是像素点,T的量纲由定标棋盘格的实际尺寸和用户输入值确定,一般总是设成毫米,当然为了精度提高也可以设置为0.1毫米量级,d=xl-xr的量纲也是像素点。因此分子分母约去,z的量纲与T相
转载
2024-05-20 22:50:07
47阅读
背景介绍影像分析(video):一个影像分析模块,它包括动作判断,背景弱化和目标跟踪算法。3D 校准(calib3d):基于多视图的几何算法,平面和立体摄像机校准,对象姿势判断, 立体匹配算法,和 3D 元素的重建。平面特征(features2d):突出的特征判断,特征描述和对特征描述的对比。对象侦查(objdetect):目标和预定义类别实例化的侦查(例如:脸、眼睛、杯子、 人、汽车等等)。hi
作者本人最近在研究双目测距算法,已经在ARM上面实现了双目测距,现在想在FPGA上面实现双目测距。用Verilog开发难度太大,现在只能用HLS进行综合,鉴于有部分学者对英文文档的学习比较吃力,我就直接参考官方的手册ug871-vivado-high-level-synthesis-tutorial进行和实现的。相当于把XILINX的官方文档实际操作了一遍。 鉴于国内没有很多人讨论HLS
基于opencv双目校正、匹配以及双目测距在完成双目标定后,使用matlab的双目标定结果,通过本文代码实现双目匹配以及测距功能。一共有6个参数供opencv调用, camera1的内参stereoParams.CameraParameters1.IntrinsicMatrix,需要转置一下才能给opencv用 camera1畸变, camera2的内参stereoParams.CameraPar
转载
2023-10-24 07:52:27
202阅读
1、引言 在一年之前小编写了一篇双目测距的博文,引入了大量的童鞋阅读,其博文介绍了详细的相机标定与双目测距过程和代码摄像头如前面文章所示,大家可自行购买,小编就是在这家购买https://shop224405513.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s.0.0.751b3e49u0Kz6o&search=y文章评论特别多,由此可见很多读者遇到了很多的问
转载
2023-12-21 11:56:58
245阅读
由于图像是三维景物的二维投影,一幅图像本身不具备复现三维景物的全部几何信息的能力,很显然三维景物背后部分信息在二维图像画面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因此,要分析和理解三维景物必须作合适的假定或附加新的测量,例如双目图像或多视点图像。 恢复图像中物体深度的方法:立体视觉(stereo vision),由运动估计物体的三维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If you’ve spent any time reading about photography, you’ve probably come across reverential mentions of Leica cameras and other “rangefinders” used by a lot of great street photographers like Hen
转载
2024-03-22 16:18:49
83阅读
三维情况下的小孔成像模型小孔成像二维平面模型 典型的小孔成像模型,与单目相机的成像原理类似。 中间通过红蓝的垂线是相机的主光轴,d是被测物体至镜头的距离,f为相机镜头的焦距,w为被测物体的实际宽度(高度),w'为物体在成像平面(感光元件)上的宽度(高度)。 根据相似三角形公
转载
2023-11-04 22:42:08
277阅读
一、双目相机拍照后使用Matlab进行双目标定二、标定后生成深度图,之后在进行测距(这里主要是对双目参数的解读)1、导入相关库和相机的标定参数首先导入需要的相关库以及双目相机标定的各项参数:# -*- coding: utf-8 -*-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stereoconfig_040_2 #导入相机标定的参数
import pcl
imp
转载
2024-01-09 19:25:11
246阅读
CV
最近在做双目测距,觉得有必要记录点东西,所以我的第一篇博客就这么诞生啦~属于立体视觉这一块,我觉得应该有很多人踩过这个坑了,但网上的资料依旧是云里雾里的,要么是理论讲一大堆,最后发现还不知道怎么做,要么就是直接代码一贴,让你懵逼。 所以今天我想做的,是尽量给大家一个明确的阐述,并且能够上手做出来。一、 标定&
转载
2023-07-07 23:19:46
47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