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Nginx负载均衡实现原理二、Nginx动静分离实现原理2.1动静分离原理2.2Nginx 静态处理优点2.3 部署Nginx 负载均衡器 2.2部署第一台Tomcat2.3部署第二台Tomcat2.4nginx 配置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应用Nginx服务器作为后端网站程序的反向代理及负载均衡器,提升整个站点的负载并发能力反向代理:服务端正向代理:客户端一、Nginx负载
流水线我们把计算机的一条指令抽象成三个步骤(实际不止这些)  现在向计算机发送三条指令A,B,C,如果不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传输,那么在每个机器周期中的执行步骤如下图所示(我们假设每个步骤都会耗费一个机器周期):采用流水线的方式传输如下图所示:  对比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流水线是一种准并行处理技术:第1个机器周期:处理A指令的取指步骤第2个机器周期:处理A
nginx笔记1. 什么是集群2. 什么是分布式3. 什么是负载均衡器, 以及作用:3.1 负载均衡器的分类:3.2 nginx反向代理配置:3.3 nginx负载均衡配置:4. 负载均衡工作原理5. 准备环境 (搭建Nginx)5.1 关闭防火墙5.2 nginx安装5.2.1 下载5.2.2 nginx安装环境5.2.3 编译安装5.3 启动nginx5.4 停止nginx5.5 重启ngi
转载 2024-02-26 17:32:06
165阅读
文章目录1:Keepalived+Nginx 高可用集群 (主从模式)1:Nginx高可用概念2:双机热备3:LVS负载均衡+keepalived健康监测4:搭建Nginx高可用集群1:准备工作2:完成高可用配置3:实现高可用的运行脚本4:测试2:nginx 原理与优化参数配置1:master- -s workers 的机制的好处2:需要设置多少个 worker3:连接数 worker_conn
转载 2024-03-27 22:46:01
50阅读
【编者的话】本文是“NGINX应用性能优化指南”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主要介绍了如何从吞吐量方面实现NGINX应用性能优化。\注:本文最初发布于MaxCDN博客,InfoQ中文站在获得作者授权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了翻译。\正文\ NGINX反向代理配置设置了两个网络路径:客户端到代理和代理到服务器。这两个路径不仅“HTTP跨度(HTTP spans)”不同,TCP网络传输域也不同。\\ 尤其是提供大
转载 2024-05-25 16:42:09
152阅读
一)性能的定义性能: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及时性、处理能力等特性。最重要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二)性能的重要指标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的重要性响应时间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响应时间对产品有很大的影响。响应时间越短,性能表现越好响应时间的度量方式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端返回的最后一个字节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处理
# MySQL 吞吐实现指南 ## 摘要 本文将向刚入行的开发者介绍如何实现 MySQL 吞吐的计算方法。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介绍: 1. 确定开始和结束时间 2. 计算查询总数 3. 计算总时间 4. 计算吞吐 ## 1. 确定开始和结束时间 在计算 MySQL 吞吐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开始和结束时间,这样才能计算出总共的查询次数和总时间。这里我们假设开始时间为 T1,结束时间
原创 2023-10-10 08:15:45
61阅读
#运行用户 user nobody; #启动进程,通常设置成和cpu的数量相等 worker_processes 1;#全局错误日志及PID文件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pid logs/nginx.
转载 2024-05-29 07:32:34
43阅读
Nginx核心配置一、并发处理机制并发处理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多进程、多线程,与异步机制。Nginx 对于并发的处理同时采⽤了三种机制。当然,其异步机制使⽤的是异步⾮阻塞⽅式。Nginx 的进程分为两类: master进程与 worker进程。每个 master 进程可以⽣成多个worke进程,所以其是多进程的。每个 worker进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户请求,每个⽤户请求会由⼀个线程来处理,所以其
nginx服务器访问量高的时候,错误日志:详细错误代码如下:2011/05/01 23:00:49 [alert] 7387#0: *6259768 socket() failed (24: Too many open files) while connecting to upstream访问量高时,由于系统对于进程的最大文件打开数的限制(ulimit -n 默认1024),而nginx属于单进程
在处理Hadoop IO吞吐问题时,我采用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步骤,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解决,提升整体性能。请跟随我的整理,看看具体是如何做的。 ### 环境预检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我们需要对环境进行预检,以确保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能支持Hadoop的运行。 #### 四象限图与兼容性分析 我们通过四象限图分析不同组件与Hadoop的兼容性,从而识别出潜在的问题点。 ```mermaid q
原创 6月前
71阅读
TPS  QPS  RT  TOP  RT  吞吐量一.系统吞吐量要素:  一个系统的吞吐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
1、吞吐量测试嵌入式Linux设备系统内部集成了iperf测试工具,可以用来测试当前设备的WiFi吞吐量情况,进而反映当前设备的WiFi性能。测试的环境为PC机通过有线网络和AP进行连接,嵌入式Linux设备通过无线WiFi和AP进行连接,PC机端使用Cmd的ping命令能和嵌入式Linux设备进行ping通,在PC机端和嵌入式Linux设备端中都有iperf工具。假设PC机的ip地址为192.1
转载 2024-07-17 10:57:09
97阅读
基本概念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对网络设备或端口成功传送数据的数量(在没有丢帧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收并转发的最大数据速率)。是一个实际值,用于衡量网络性能。由于网络的双向通信,通常以上传(Tx)传输速率和下载(Rx)传输速率2个指标来衡量测试设备的吞吐量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传送的最大数据量,是一个理论值,相当于理论可达到的最大吞吐量AP: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是一个无线网络的创建者,是网
(1)RabbitMQ的高可用性 RabbitMQ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是基于主从做高可用性的,我们就以他为例子讲解第一种MQ的高可用性怎么实现。 rabbitmq有三种模式:单机模式,普通集群模式,镜像集群模式 1)单机模式 就是demo级别的,一般就是你本地启动了玩玩儿的,没人生产用单机模式 2)普通集群模式 意思就是在多台机器上启动
转载 2024-09-24 07:51:49
45阅读
一、nmon简介    nmon是一款分析 AIX 和 Linux 性能的免费工具,可以帮助在一个屏幕上显示所有重要的性能优化信息,并动态地对其进行更新。这个高效的工具可以工作于任何哑屏幕、telnet 会话、甚至拨号线路。另外,它并不会消耗大量的 CPU 周期,通常低于百分之二。     nmon主要功能:  &nb
吞吐量:指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客户请求的数量。事务: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要保证它有一个完整的意义。如何衡量服务器对事务的处理能力,又引出一个概念----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点击:点击可以看做是
 点击0元报名后领取>>>软考18本电子版教材 & 15个科目知识点速记 + 17套历年真题试卷 + 80篇软考优秀论文6G资料包本文主要讲团队长阶段工作量估算(一般在一个月以上),它和很多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我通常将它划分为以前几点: 1、所采用的过程。 在瀑布式过程下,风险会不断积累,应对变化的能力较弱,往往按计划发布了第一个版本,但是之后又由于需求或设
转载 2023-08-08 22:55:31
78阅读
JVM调优理解调优核心概念调整内存大小垃圾收集器设置符合预期的停顿时间调整对象升老年代的年龄调整大对象的标准 文章是笔者对JVM调优的笼统理解,因此不会写具体的调优命令,需要到具体某方面时,读者再去自行查询。调优核心概念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怎样才算是“优”,不能笼统的说我的程序性能很好,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性能情况,而在JVM里面衡量性能两个指标分别“吞吐量”和“停顿时间”。吞吐
转载 2023-11-20 01:12:11
48阅读
一、吞吐我们一般使用单位时间内服务器处理的请求数来描述其并发处理能力。称之为吞吐(Throughput),单位是 “req/s”。吞吐特指 Web 服务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另一种描述,吞吐是,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客户请求数量。它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吞吐 “字节数/秒” 来衡量。当然你也可以用 “请求数/秒” 和 “页面数/秒” 来衡
转载 2023-08-07 13:56:21
24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