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ua_next(L, t_idx) 参数解释: L:虚拟机 t_idx:table在栈中索引 返回 int:0执行失败;非0执行成功 该函数的执行流程为: ①:先从栈顶弹出一个key; ②:从栈指定位置的table中取下一对key-value对,先将key入栈,再将value入栈; ③:如果②成功则返回非0值;否则返回0,并且不向栈中压入
转载 2024-04-06 01:02:00
754阅读
学习内容:1.方法重载 同一个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法可以有同一个名字,只要它们的参数声明不同即可,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就被称为重载每个重载方法参数的类型和数量必须是不同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方法的参数类型相同,个数不同方法的参数个数相同,类型不同当Java调用一个重载方法时,参数与调用参数匹配的方法被执行   注意:重载只跟方法的参数类型和个数有关,跟
万事开头难,在开始研究lucene就如猫吃乌龟,不知从何下手。承蒙高手点化,有所心得,记之。   对于java一样面向对象的语言来说,几乎每一个java源文件都是有一个个类组成的,即使在知道lucene的工作流程之后,也不好下手,尤其对于对象之间的调用,很是迷茫。   最开始试想寻找lucene的入口点可以从main函数开始,但是,在执行main函数时,并没
转载 10月前
70阅读
Lua流程控制 通过程序设定一个或多个条件判断来完成流程控制,当条件为true时执行指定代码,当条件为false时执行其他代码 控制结构中的条件表达式结果可以是任何值,Lua认定false和nil为假,true和非nil为真 注意的是Lua中的0为trueif(0) then print("0 为 true") end输出结果0 为 trueif Lua if语句格式if(boole
转载 2024-03-21 22:16:36
58阅读
通过关键字 explain 可以分析出: 1. 表的读取顺序 2. 表的读取操作的读取类型 3. 哪些索引有可能会被使用到 4. 哪些索引被实际使用了 5. 表之间的引用 6. 每张表有多少行被优化器查询 每个字段的含义: 1. id - id值越大,就越先被MySQL执行,如果id相同的话 可以认为是同一组,按照从上到下顺序执行。 2. select_type - 查询类型,是简单
转载 2024-10-11 12:52:59
31阅读
# Python中的next()函数用法 在Python中,`next()`函数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迭代器对象。迭代器是Python中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的一种方式。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next()`函数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说明其用法。 ## `next()`函数的基本用法 `next()`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python next(iterator[, defau
原创 2023-11-23 03:51:58
134阅读
最近在用合宙的Air302开发物联网项目,因为合宙用的自家的luatOS操作系统,二次开发全都要用lua写,据说lua写起代码比C更方便,但是不会就是不会啊喂!!学不会就是不方便啊,例如这个self理解起来就有点困难。lua中的数据类型lua中一共有8种基本的数据类型,而且变量不需要类型定义,也就是不需要类型的声明。只需要为变量赋值。值可以存储在变量中,作为参数传递或结果返回。数据类型描述nil表
转载 2024-08-15 14:46:55
53阅读
和C++类似,Lua也有迭代器,如泛型for。泛型for需要三个值:迭代函数、状态常量、控制变量一个典型的泛型for如下:for k, v in pairs(t) do print(k, v) end 泛型for的执行过程: 首先,初始化,计算 in 后面表达式的值,表达式应该返回泛型for需要的三个值:迭代函数、状态常量、控制变量。(并不保证一定会返回三个值,有时只会传递迭代函数,其他值
转载 2024-05-15 15:19:14
245阅读
如何用sed 或awk或grep,随便哪个都行,能把以下文本: djjfkdjfkAdkfjdkfjfqqkd~love1kfjie~love2kdf~love3kdjfkdjdkfjidjdkfjiejfkdkfjie 变成如下: djjfkdjfkAdkfjdkfjfqqkd~love1kfjie~love2kdf~love3kdjfkdjdkfjidjdkfjiejfkdkfjie CU A
转载 精选 2009-07-02 19:46:03
6046阅读
1点赞
2评论
declare mmp cursor for select * from #a open mmp /*建立cursor与查询数据的关联*/ declare @a1 varchar(50),@a2
转载 2012-05-31 23:03:35
2287阅读
目录声名变量 number类型和运算符 string类型        字符串和数字互相转化 函数table数组数字下标table的接口 字符串下标的table全局table——_Glua里的真和假分支语句 循环语句for循环 while循环 补充:声名变量    &n
转载 2024-05-29 14:57:13
149阅读
if 语句可以拆成三个部分: 逻辑判断部分,if 左边的部分,if右边部分,例如:if b == 1 then local c = 100 print(c) else print(2) endb==1为逻辑判断部分 local c=100 print(c)为if左边部分,print(2)为右边部分 如果if 没有else 则右边部分为空。对于if a then A e
转载 2024-03-26 21:34:40
146阅读
一)条件 - 控制结构 if-elseif-else 是我们熟知的一种控制结构。Lua 跟其他语言一样,提供了 if-else 的控制结构。1)单个 if 分支 型if 条件 then --body end 条件为真 ,执行if中的body ----------------------- x = 10 if x > 0 then print("分支一") end ---- x
转载 2024-03-29 11:37:39
202阅读
在python中有不少对于集合迭代的方法,我们把程序运行后的再一次循环叫做迭代,每一次都循环都可以看做是一次迭代。那么在迭代结束后,我们需要使用next函数来返回迭代器中。接下来我们就next用法、参数、返回值、在python中返回迭代器的实例给大家进行展示。1.next()用法next(iterator[, default])2.参数说明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default --
lua中写个试验性质的小程序可能只要一个脚本文件就搞定了,不过一旦程序上了一定规模,为了方便阅读和维护,分开多个文件就很有必要了。那么如何才能在一个lua脚本文件中调用另一个文件呢?这个就是今天的研究课题。 首先出场的就是dofile。我们知道一个lua文件是作为一个代码块(chunk)存在的,其实质就是一个函数,那么最简单的,我在一个外部lua文件中写一段代码,然后在主lua文件中用d
L1[if]01. 简单的if判断结构没什么说得 if得基本结构如下 xxx=100 if (xxx>0 and xxx<=100) then testlib.traceprint("1-100") elseif (xxx>100 and xxx<=200) then testlib.traceprint("101-200") elseif (xxx
1,  locals()和globals()local是获取当前作用域的所有内容在函数体内使用locals()是局部空间作用域,获取到调用之前的所有变量,返回字典在函数体外使用locals()是全局空间作用域,获取到打印之前的所有变量,返回字典a = 1 def func1(): b=1 res = locals() print(res) func1()
转载 2024-09-24 14:21:00
30阅读
local Record={} function Untien(v) if Record[v]==nil then Record[v]=tru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end end b="111" p={1,4,5,6,9,"kkk"} function dump(s) if type(s)=="table" then print ("this is
转载 9月前
43阅读
1.使用局部变量local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有用的策略,虽然使用全局变量并不能完全避免,但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取而代之使用局部变量即local。这里的局部变量也包括函数function,因为在Lua里函数也是一个变量。局部变量的存取会更快,而且在生命周期之外就会释放掉。使用全局变量 CCX = display.contentCenterX --global variable for i = 1,
转载 2024-05-21 15:46:07
794阅读
解析java的Scanner类中next()方法和nextLine()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a.都是Scanner类中获取用户键盘输入的数据内容的方法b.获取的值都是String类型c.单独使用,可以正常接收用户输入的内容,混合使用会产生问题2.区别2.1 next()方法2.1.1 next()方法的结束标记是什么?空白符(空格,Tab键什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这里的空白字符需要满足前面紧邻着的内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