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从首次发布之日起,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从最开始大规模消息系统,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分布式流式处理平台,用于发布和订阅、存储及实时地处理大规模流数据。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家公司在使用Kafka,包括三分之一500强公司。Kafka以稳健步伐向前迈进,首先加入了复制功能和无边界键值数据存储,接着推出了用于集成外部存储系统Connect API,后又推出了为实时应用和事件驱动应用提供原生
转载 2024-04-28 19:14:17
26阅读
最近一个学员去滴滴面试,在第二面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问题: "请你简单说一下Kafka拷贝原理" 然后那个学员努力在大脑里检索了很久,没有回答上来。 那么今天,我们基于这个问题来看看,普通人和高手是如何回答!普通人回答:拷贝是一种减少数据拷贝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数据效率高手回答: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我们需要把磁盘中某个文件内容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如图那么它必须要经过几个拷贝过程:从磁盘
转载 2024-03-21 11:06:20
36阅读
Kafka除了具备消息队列MQ特性和使用场景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做存储层。用kafka做存储层,为什么呢?一大堆可以做数据存储 MySQL、MongoDB、HDFS……因为kafka数据是持久化磁盘,还速度快;还可靠、支持分布式……What ? ? 用了磁盘,还速度快 ? ? ?没错,kafka就是速度无敌,本文将探究kafka无敌性能背后秘密。首先要有个概念,kafka高性能
转载 2024-04-12 05:22:52
63阅读
传统数据传输方式需要从内核缓冲区将数据复制到用户空间缓冲区,再将其发送到网络。这种方式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会导致性能瓶颈。而拷贝技术通过避免这一过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Kafka拷贝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内核缓冲区:Kafka生产者将数据写入到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中,而不是直接写入到用户空间缓冲区。sendfile系统调用:Kafka使用sendfile系统调用将数据从内核缓
在上一文中“图解Kafka消息是被怎么存储?”,我们了解了Kafka内部是如何存储数据,其中我们提到了Kafka之所以那么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拷贝(zero-copy)技术。本文我们就来了解Kafka中使用拷贝技术为什么那么快。传统文件拷贝传统文件拷贝通常需要从用户态去转到核心态,经过read buffer,然后再返回到用户态应用层buffer,然后再从用户态把数据拷贝到核心态s
Kafka之所以那么快,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拷贝(Zero-copy)技术,拷贝不是kafka专利,而是操作系统升级,又比如Netty,也用到了拷贝。下面我就画图讲解拷贝,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支持。传统IOkafka数据是要落入磁盘,那么必然牵扯到磁盘IO,传统磁盘IO又叫缓存IO,效率是很低,那么为什么效率低呢?我们先来粗略讲讲操作系统知识。用户空间以及内核空间概念:
内容: 记录kafka其中一个原因:拷贝、不使用拷贝技术时:一个进程读取磁盘内容并发送出去过程如下1、操作系统从磁盘读取数据到内核空间 pagecache 2、应用程序读取内核空间数据到用户空间缓冲区 3、应用程序将数据(用户空间缓冲区)写回内核空间到套接字缓冲区(内核空间) 4、操作系统将数据从套接字缓冲区(内核空间)复制到通过网络发送网卡缓冲区 实际调用函数内容是 1:调
1. 前言前一段时间研究了大规模日志流高吞吐并行存储,通过深入研究Kafka底层存储机制。我们发现KafkaZero-Copy拷贝技术采用是Java底层FileTransferTo方法,后期我们尝试了对TransferTo性能及其并行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后面在Kafka上面实现了并行TransferTo方法,并应用到了Apache Kafka系统中。2. 消息存储机制Kafka是一个分布式消
转载 2024-04-19 14:31:34
26阅读
kafka消费者在读取服务端数据时,需要将服务端磁盘文件通过网络发送到消费者进程,网络发送需要经过几种网络节点。如下图所示:传统读取文件数据并发送到网络步骤如下:(1)操作系统将数据从磁盘文件中读取到内核空间页面缓存;(2)应用程序将数据从内核空间读入用户空间缓冲区;(3)应用程序将读到数据写回内核空间并放入socket缓冲区;(4)操作系统将数据从socket缓冲区复制到...
转载 2021-06-11 21:57:41
785阅读
https://zhuanlan.zhihu.com/p/78335525
原创 2022-02-17 11:40:34
7719阅读
一、概念什么是拷贝?是指拷贝次数为,拷贝是指数据从一个存储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存储区域,所以拷贝就是指不需要将数据从一个存储区域复制到另一个存储区域,即 计算机在执行IO操作时,CPU不需要从一个存储区域复制到另一个存储区域,进而减少上下文切换以及CPU拷贝时间。它是一种IO操作优化技术。可以看到,整个数据传输过程,都要需要 CPU 亲自参与搬运数据过程,而且这个过程,CPU 是不能做
https://zhuanlan.zhihu.com/p/78335525
原创 2021-06-21 16:48:19
358阅读
事件循环想象你有一个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信件。你不可能一直守在邮箱旁边等信,所以你会定时去查看,比如每天早上。这个查看行为,就像是一个“循环”,因为你每天都会重复做这件事。这个“循环”会一直持续,直到你决定停止查看为止。在计算机编程中,“事件循环”也是类似的。计算机程序会不停地“查看”有没有新事件发生,比如用户点击了一个按钮,或者收到了一个新网络消息。一旦发现有新事件,程序就会立即处理它。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我们需要把磁盘中某个文件内容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 那么它必须要经过几个拷贝过程,。 从磁盘中读取目标文件内容拷贝到内核缓冲区 CPU 控制器再把内核缓冲区数据赋值到用户空间缓冲区中 接着在应用程序中,调用 write()方法,把用户空间缓冲区中数据拷贝到内核下 Socket Buffer 中。 最后,把在内核模式下 SocketBuffer 中数据赋值到网卡缓冲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我们需要把磁盘中内容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那么需要经过一下几个拷贝过程。        第一个从磁盘中去读取目标文件内容去拷贝到内核缓冲区,第二个cpu控制器把内核缓冲区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缓冲区中,
转载 2024-04-03 12:01:38
26阅读
拷贝概述拷贝可以避免无谓copy动作,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本文会先从传统读写操作开始介绍。传统读操作当应用发起一个从磁盘读取文件操作时,请求会先经过内核,由内核与磁盘进行交互。数据会从磁盘拷贝到内核缓存区中。这个copy动作由DMA完成,整个过程中基本上不消耗CPU。DMA硬件和软件信息传输,可以使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来完成如果应用想拿到信息,还得从内核
转载 2024-10-13 13:21:53
48阅读
kafka会把每个topic下partitions复制到多个server(server数可以设置,通过设置每个分区复制因子)。当集群中一台server故障时候,可以自动地实现故障转移,消息仍然可用。其他消息系统也提供了一些复制功能,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体现为一种附加功能,不是经常使用,并且带有大缺点:slaves是不活动,吞吐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精确的人工设置等等。而kafka
参考文档: http://kafka.apache.org/documentation/#design复制Kafka跨越指定配置数量服务器(可以设置这个复制因子在)复制每个主题分期日志。这提供了自动故障转移功能,当集群中一个服务器宕机时消息依旧可用。其他消息系统提供了复制相关功能,但在我们看来(完全有偏见),此功能像是附加功能,没有被大量使用,并有很大缺点:副本处于非活动状态,吞吐量受到严重
  拷贝就是一种避免CPU 将数据从一块存储拷贝到另外一块存储技术。   DMA技术是Direct Memory Access缩写。其意思是“存储器直接访问”。它是指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读写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  DMA是指外部设备不通过CPU而直接与系统内存交换数据接口技术。要把外设数据读入内存或把内存数据传送到外设,
预备知识:kafka消息可以分成不同topic,一个topic中消息分布在不同partition中,一个partition有多个副本,这些副本都叫AR(assigned replica),分为一个leader和多个follower。分布式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复制。我们需要研究问题是:follower是怎样从leader那里同步数据?先来看下单个AR,都有哪些特点?每个副本都有LEO(Lo
转载 2024-04-17 13:05:59
3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