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服务传输层是整个协议层次结构的核心,传输层位于网络层和应用之间,在终端用户之间提供透明数据传输,向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如图所示。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但却无法保证通信子网或路由器提供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性,而在网络层之上的传输层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改善了传输质量。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传输层的主要职责是向上层(应用层)提供有效、可靠的服务。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跟踪独立地通信,每台主机同时
在前边几篇文章已经给大家讲过,我们游戏通过进程间异步通信的方式来实现瓶颈的最大程度的减小。前端接入层主要的做什么呢?主要是数据包的有效性验证和维持与玩家的长连接。如何做有效性的验证,我们使用过和前端具体的协议定制。然后通过我们具体的协议包头+包体的来计算。如果我们的计算和我们协议不一致,直接就断开和客户端的连接,发送rst信号,客户端会被通知到,进程会hub状态,在这里,我们这个数据包分析是可以通
转载
2024-08-05 13:46:35
41阅读
思维导图:一、 概述与数据链路层关系提供可靠的、高效的、性价比高的数据传输输出实体
传输层利用网络层的服务,为它的上层应用层提供服务
网络层与传输层不同点:网络层运行在由承运商操作的路由器上,因此用户无法真正控制到网络层把另一层放在网络层之上,可以让用户能够控制到服务质量(some control)传输层原语独立于网络层原语,而网络层原语会因为网络的不同而不同
网络层负责把数据从源机送
转载
2024-01-30 22:27:38
70阅读
接入层职责:判断请求的接口参数是否完整和合法,判断用户是否登录,接入的攻防例如单位时间内的链接次数。做请求的转发。管理客户端海量长短链接tcp、http、htttps。建立与客户端通信的加密通道。数据合法性正确性校验。整合内部少量的长连接,session管理,实施初步的攻防,请求转发到逻辑层。无状态设计,每层模块动态高扩展,模块冗余,高可用性保证,动态负载均衡,动态切换服务节点,优化(qps达到3
网络各层设备 一层设备: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 主要功能就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我们可以认为这样滴设备就是一条线缆一样。那么只 不过这条线缆具有信号滴放大和整形滴作用 在总线型网络中,避免冲突滴方式是一种叫做CSMA/CD滴东东 二层设备:网桥(Bridge),交换机(switch)。 区别: 1.网桥是靠软件实现滴,交换机靠ASIC硬件实现。所以交换机滴转发效率要比网桥快
转载
2024-10-29 21:56:16
58阅读
分层架构系统之接入层分布式架构设计之接入层1、定义2、优势3、技术方案3.1、考虑的问题(负载均衡和高可用)3.2、设计方式3.2.1、单个IP接入3.2.2、多个IP随机接入3.2.2、单IP 反向3.2.3、反向 高可用方案(keepalived)3.2.4、水平扩展(Linux Virtual Server)4、常见技术方法4.1、反向和正向4.1.1、(P
转载
2024-01-21 10:26:15
54阅读
接入层交换机的特点与功能我们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也就相当于公司架构里的基层员工。接入层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网段访问应用系统的能力,主要解决相邻用户之间的互访需求,并且为这些访问提供足够的带宽。在大中型网络里,接入层还应当适当负责一些用户管理功能(如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等),以及用户信息收集工作(如用户的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因为接入层的主要目
转载
2023-12-14 19:59:47
0阅读
1.单机 1)浏览器通过DNS-server,域名解析到ip 2)浏览器通过ip访问web-server 缺点: 1)非高可用,web-server挂了整个系统就挂了 2)扩展性差,当吞吐量达到web-server上限时,无法扩容 2.DNS轮询 DNS轮询:通过在DNS-server上对一个域名设
转载
2016-09-21 12:08:00
188阅读
2评论
网络的三层架构:
1.接入层: 提供网络接入点,相应的设备端口相对密集. 主要设备:交换机,集线器.
2.汇聚层: 接入层的汇聚点,能够提供路由决策.实现安全过滤, 流量控制.远程接入. 主要设备:路由器.
3.核心层: 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 不会对数据包做任何的操作
=================================================
转载
2024-06-28 09:47:54
62阅读
7.7上午1.1 三层架构 接入层:终端设备接入 交换机特点: ①数量庞大(接口多24/48口) ②便宜,以二层交换机 为主。 ③接入层交换机有一定的安全功能。 接入层每个下联设备接口往往有两个上行设备(24/48为下联接口) 汇聚层:配置 核心层:高速转发1.2 二层架构:汇聚层核心层合并 合并原因:硬件性能的提升 核心层交换机之间的互联: ①连接线(互联链路)承载VLAN间通信。如果不存在的话
转载
2023-09-25 08:16:13
69阅读
通常把跟客户端直连的服务器称为接入服务器,一个或多个接入服务器构成的接入层。接入层有以下功能:维护与客户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管理客户端的网络状态。接收客户端请求,将请求转发到业务层,转发业务层发给客户端的数据。就近接入,负载均衡,优化网络体验。这里可以发现,如果把接入层跟业务层合并也可以实现以上的功能,而且节省了实现功能2需要的工作量,根据简单性原则,接入层不应该被独立出来。对于一个功能单一,用户少
转载
2023-12-01 13:55:48
203阅读
前言本程序是我大一的课程设计,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的逻辑错误,还望多多支持。我也是学习者初入茅庐。代码#include<stdio.h>
#include<graphics.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fstream&g
文章目录架构 - 层次式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考点摘要层次式体系结构概述表现层框架设计MVC模式MVP模式MVVM模式使用XML设计表现层表现层中UIP设计思想中间层架构设计业务逻辑层工作流设计业务逻辑层设计数据访问层设计5种数据访问模式工厂模式在数据访问层应用ORM、Hibernate与CMP2.0设计思想灵活运用XML Schema事务处理设计数据架构规划与设计 架构 - 层次式架构设计理论与实
1、基本概念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2、OSI 参考模型表格 具体7层数据格式功能与连接方式典型设备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网关
转载
2024-02-05 12:22:38
41阅读
# 数据架构说明及接入层的实现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架构的设计与实现变得愈发重要。接入层是整个数据架构的关键部分,它负责从各种数据源收集和整合数据,并将其传递给后端系统进行进一步分析与处理。本文将指导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理解和实现数据架构中的接入层,目标是帮助你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接入层构建。
## 一、整体流程概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数据架构说明接入层”的整体
常见应用框架 分层模型说明调用层次:(控制层-可选)——>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 1、控制层:非必须,可选,一般由框架层面统一处理。 此层由一系列拦截器(可以是前置、后置、环绕等类型的拦截器)组成,用于拦截请求,对请求进行统一的解析和处理,然后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决定后续应该调用哪些业务逻辑对象的业务方法来处理请求,并将业务层的处理结果,进行统一
目录出口组网设计:汇聚层组网设计接入层组网设计 出口组网设计:对于中型的商超、普教场景,网络规模较大,推荐出口采用防火墙双机组网,出口的链路推荐多运营商链路备份。出口网关设备需要部署的主要功能:基本的VPN功能、WAN口/拨号接入功能。对于安全有需求的场景,可以部署安全防火墙功能。出口网关备份场景,选择FW做出口网关NAT设计:实现内网地址与外网地址的转换,可以实现多个私网用户共用一个
转载
2024-07-24 10:40:16
215阅读
IMS基本知识简介ImsServiceImsManagerIMS 启动IMS建立失败可能的原因 简介IMS在CS通话的基础上增加了telephony/ims、net/ims、vendor/ims和IMS相关的Media模块。
telephony/ims:主要包括了对外接口ImsPhone,通话管理中心ImsPhoneCallTracker,某一路通话ImsPhoneCall,某一路通话连接Ims
转载
2024-09-11 18:00:22
175阅读
目录传输层地位整个网络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称为网络接口层,这两层使用的是物理地址(MAC地址),上面的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使用的网络地址(IP地址)。传输层交互传输层,上承应用层,下启网络层,主要作用是将上层(应用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封装后,递交给下层(网络层),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网络收发控制(比如网络流量控制)。传输层封装后的
转载
2023-12-07 00:39:31
245阅读
所谓非接入层的流程和接入层的流程实际是从协议栈的角度出发的。在协议栈中,RRC和RANAP层及其以下的协议层称为接入层,它们之上的MM、SM、CC、SMS 等称为非接入层。简单地说,接入层的流程也就是指无线接入层的设备RNC、NodeB需要参与处理的流程。非接入层的流程就是指只有UE和CN需要处理的信令流程,无线接入网络RNC、NodeB是不需要处理的。举个形象的比喻,接入层的信令是为非接入层的信
转载
2024-01-12 14:26:54
1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