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网上很多前辈的文章,对RabbitMQ的集群有了一点点认识.好多文章都说到,RabbitMQ的集群分为普通集群和镜像集群,有的还加了两种:单机集群和主从集群.我看来看去,看了半天,怎么感觉,其实RabbitMQ的集群实际就一种:普通集群.至于单机集群,无非是在一台机器上模拟普通集群,镜像集群,不过是RabbitMQ的HA方案而已,因为这种集群方式在部署的时候,其实是通过配置参数,让队列可以"
方案一:本地消息表 + 定时任务 本地消息表:主要用于存储 业务数据、交换机、队列、路由、次数 定时任务:定时扫描本地消息表,重新给业务队列投递消息。 具体思路:业务队列消费失败时,把 业务数据、交换机、队列、路由、次数(需要重新计算) 存储在本地消息表里,然后定时任务去扫描本地消息表,把符合条件(是否满足重试次数,是否达到重试时间)的数据筛选出来进行二次投递,消费者正常消费,在消费失败时需要入库
转载 2023-12-06 21:23:13
82阅读
文章目录概述RabbitMQ 中实现消费端限流的步骤 概述在 RabbitMQ 中,可以通过消费者端限流(Consumer Prefetch)来控制消费端处理消息的速度,以避免消费端处理能力不足或处理过慢而导致消息堆积。消费者端限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消费者每次从 RabbitMQ 中获取的消息数量,从而实现消息处理的流量控制。 RabbitMQ 提供了一种 QOS(服务质量保证)功能,即在非自动确
存储机制待...消息结构惰性队列惰性队列会尽可能将消息存入到磁盘中,消费消费相应的消息才会加载到内存,它可以支持更长的队列默认情况下生产者消息会尽可能存储到内存中就算设置持久化消息 也会再内存中备份一份 当rabbitMQ需要释放内存时会将内存中的队列持久化到磁盘中(消息堆积很耗时)惰性队列无论持久化和非持久化都会存储到磁盘 所以带来了io开销,就算非持久化设置惰性队列重启后消息也会丢失(所以持
RabbitMQ消息队列中数据的消费顺序问题场景:多个消费者绑定到同一个队列中 生产者: 有序发送一百条消息到队列中去,发送方法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交换机”,“路由”,“消息内容”); 消费者:然后打印截图:消费者一: 测试消息队列消费顺利0 消费者三: 测试消息队列消费顺利2 消费者二: 测试消息队列消费顺利1 消费者三: 测试消息队列消费顺利5 消费
1、生产者发送失败怎么办,消费消费失败怎么办?参考springboot+rabbitmq两小时入门(七):生产者发送失败和消费消费失败处理。2、如何保证消息按顺序执行参考如何保证消息按顺序执行。3. 如何避免消息重复投递或重复消费?在消息生产时,MQ内部针对每条生产者发送的消息生成一个inner-msg-id,作为去重和幂等的依据(消息投递失败并重传),避免重复的消息进入队列;在消息消费时,要
转载 2024-06-26 08:26:59
28阅读
如何保证RabbitMQ消息不重复消费消息中间件是无法保证消息重复消费,所以只能从业务上来保证消费不重复消费,在消费端保证接口的幂等性。什么是幂等性幂等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概念,用在接口上就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接口,多次发出同一个请求,必须保证操作只执行一次。 调用接口发生异常并且重复尝试时,总是会造成系统所无法承受的损失,所以必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比如下面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实现接口幂等性会有很严重
我们在实际业务中有一些需要延时发送消息的场景,例如:1、 家里有一台智能热水器,需要在30分钟后启动2、 未付款的订单,15分钟后关闭注意这里的场景是延时,不是定时。当然,解决了延时,定时就很简单了(定时=当前时刻+间隔时间)。由于RabbitMQ本身不支持延时队列(延时消息),所以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总的来说有三种:1、 先存储到数据库,用定时任务扫描,登记时刻+延时时间,就是需要投递的时刻2
转载 2024-04-04 18:25:48
139阅读
一、RabbitMQ 原理图及其分析 图一:RabbitMQ原理图 Virtual Host : 当不同的用户的使用同一个RabbitMQ 服务时,可以划分出多个 vhost,每个用户在自己的vhost中创建 Exchange/Queue 等。Broker: 接收和分发消息的应用,也就是RabbitMQ的功能。Connection : 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和 Broker 建立
关于延时消费主要分为两种实现,一种是rabbitmq的TTL机制,一种是rabbitmq的插件实现。实现一:TTL TTL指过期时间,rabbitmq可以通过设置队列的过期时间或者消息的过期时间实现延时消费。 准备工作:安装rabbitmq添加相关maven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
转载 2023-11-13 10:44:11
80阅读
目录一、前言概述二、配置实现2.1 XML配置2.2 MessageListener实现三、消息预取四、并发消费五、参考链接 一、前言概述RabbitMQ(四) --消费者Consumer一文中详细讲解了MQ消息消费的相关问题,在SpringAMQP中基本都会选择针对Connetion配置队列的监听器进行消息消费。配置默认的监听实例类SimpleMessageListenerContainer中
一、确认机制第一种public static void get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Util.getConnection(); final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 chann
MQ有什么用?消息队列使用场景很多,最常见的是: 解耦、异步、削峰1.解耦: 使用消息队列避免模块间的直接调用。将所需共享的数据放在消息队列中,对于新增的业务模块,只要对该类消息感兴趣就可以订阅该消息,对原有系统无影响,降低各个模块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可扩展性2.异步: 消息队列提供了异步处理机制,在很多时候应用不需要立即处理消息,允许应用把一些消息放入中间件中,不立即处理,而是在之后需要的时候慢慢
1. 幂等性用户对于同一操作发起的一次请求或者多次请求的结果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多次点击而产生了副作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支付,用户购买商品后支付,支付扣款成功,但是返回结果的时候网络异常, 此时钱已经扣了,用户再次点击按钮,此时会进行第二次扣款,返回结果成功,用户查询余额发现多扣钱 了,流水记录也变成了两条。在以前的单应用系统中,我们只需要把数据操作放入事务中即可,发生错误立即回滚,但是再
RabbitMQ 消息重复 和 消息顺序消费 1.【消息重复】:要不保证消息幂等性,要不就用map记录任务状态.首先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触发消息重复执行的条件会是很苛刻的! 也就说 在大多数场景下不会触发该条件!!! 一般出在任务超时,或者没有及时返回状态,引起任务重新入队列,重新消费!  在rabbtimq里连接的断开也会触发消息重新入队列。  消费任务类型
上篇文章我们详细介绍了RabbitMQ的工作模式,根据它的工作模式,一条消息从生产者发出,到消费消费,需要经历以下4个步骤:生产者将消息发送给RabbitMQ的Exchange交换机;Exchange交换机根据Routing key将消息路由到指定的Queue队列;息在Queue中暂存,等待消费消费消息;消费者从Queue中取出消息消费。通过这种工作模式,很好地做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解耦,并且整
以下例子代码可在github或者在gitee下载 github:代码链接 gitee:代码链接前两篇博文:springboot rabbitmq入门使用springboot rabbitmq不同交换机类型实战RabbitMQ的高可用主要体现在消息的发送、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消息成功发送、不会丢失,以及被确认消费/不重复消费。对于消息是否发送成功,主要是针对生产者端的消息生产确认机制;对于消
学习过前端的同学可能知道,这两行代码的是自上而下执行的,但必须是短信发送成功页面才开始倒计时,但如果当前网速不好,短信也就会被阻塞,那么倒计时也就会延迟。这样在实际使用中用户体验是不是很不好呢?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一下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那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呢?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线程模型中的经典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共用同一存储空间,生产者向空间里
目录Work Queue消息模型生产者消费者一消费者二进行消费二、手动ack机制(公平分发)生产者消费者一消费者二消费消费SpringBoot集成rabbitMq学习1.创建虚拟主机2.给用户授权虚拟机3.创建对列4.创建交换机5.交换机和对列绑定6.创建父工程rabbitmq-providerrabbitmq-consumer7.五种工作模式7.1简单模式 Hello World7.2工作队列
转载 2024-09-29 10:15:47
322阅读
# Java 消费 RabbitMQ 消息的实现 RabbitMQ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消息代理,它实现了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使得消息的发送、接收和处理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在微服务架构中,RabbitMQ 成为了服务间通信的重要方式。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 Java消费 RabbitMQ 消息,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类图和状态图。 ## RabbitMQ 简介 RabbitMQ 允许
原创 9月前
6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