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黏包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上图中的第一根bar所示,服务端一共读到两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是完成的,并没有发生粘包的问题,这种情况比较好处理,服务器只需要简单的从网络缓冲区去读就好了,每次服务端读取到的消息都是完成的,并不会出现数据不正确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服务端仅收到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包含客户端发出的两条消息的完整信息,这个时候基于第一种情况的逻辑实现的服务端就蒙
转载
2023-11-25 12:58:47
48阅读
粘包只可能出现在流传输中UDP是不会出现粘包,因为他是基于报文的,也就是说UDP发送端调用几次write,接收端必须调用相同次数的read读完,他每次最多只能读取一个报文,报文与报文是不会合并的,如果缓冲区小于报文长度,则多出来的部分会被丢掉。TCP不同了,TCP是基于流传输的,他会合并消息,并且以不确定方式合并,这样就需要我们去粘包处理了。TCP造成粘包主要原因: 1、
转载
2023-07-15 13:22:43
188阅读
为什么 TCP 协议有粘包问题TCP/IP 协议簇建立了互联网中通信协议的概念模型,该协议簇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就是 TCP 和 IP 协议。这两个协议不仅能够保证数据会从源机器的源进程发送到目标机器的目标进程中,还能保证数据的不重不漏以及发送的顺序。TCP/ IP 协议簇中的 TCP 协议能够保证数据段(Segment)的可靠性和顺序,有了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之后,应用层协议就可以直接使用 TCP 协议
原创
2023-07-14 16:16:07
79阅读
TCP粘包问题首先要明确, 粘包问题中的 “包” , 是指的应用层的数据包;在TCP的协议头中, 没有如同UDP一样的 “报文长度” 这样的字段, 但是有一个序号这样的字段;站在传输层的角度, TCP是一个一个报文过来的,按照序号排好序放在缓冲区中;站在应用层的角度, 看到的只是一串连续的字节数据. 那么应用程序看到了这么一连串的字节数据, 就不知道从哪个部分开始到哪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应...
原创
2022-11-07 19:08:59
145阅读
粘包问题分析与对策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 出现粘包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粘包问题(因为只有一种包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关闭连接主要是要双方
转载
2024-01-01 16:47:57
93阅读
最近发现自己对于TCP通讯中的黏包问题还有疑问,查阅资料做下总结。 一、TCP黏包问题 TCP黏包问题是因为发送方把若干数据发送,接收方收到数据时候黏在一包,从接受缓冲区来看,后一包的数据黏在前一包的尾部。 二、黏包出现的原因 TCP黏包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 (1)发送方问题 首先TCP会默认使用Nagle算法,Nagle算法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上一包分组得到确认,才会发送下一分组。
转载
2023-11-24 19:03:02
48阅读
1.粘包概念及产生原因1.1粘包概念: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粘包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粘包不一定会发生1.2粘包原因: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发送端原因: 由于TCP协议本身的机制(面向
转载
2024-06-13 16:55:07
61阅读
1.什么是粘包? “粘包”这个说法已经被诟病很久了,既然坊间流传这个说法咱们就沿用吧,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准确的解释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TCP是流传输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没有包的概念,它只负责传输字节序列,UDP是面向数据报的协议,所以不存在拆包粘包问题 应 ...
转载
2021-09-17 11:03:00
448阅读
2评论
1)产生TCP粘包和拆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在发送TCP数据的时候,底层会有一个缓冲区,例如1024个字节大小,如果一次请求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小,没达到缓冲区大小,TCP则会将多个请求合并为同一个请求进行发送,这就形成了粘包问题;如果一次请求发送的数据量比较大,超过了缓冲区大小,TCP就会将其拆
转载
2020-07-04 13:53:00
167阅读
2评论
官网下载https://netty.io/下载完后解压,用IDEA打开,example中都是案例echo为最常规“客户端-服务端”案例
原创
2022-04-11 10:57:41
259阅读
发送端连续发送多条消息,接收端一次性收到了多条消息的数据。发送端:先发送"Hello",再发送"World"接收端:一次性收到"HelloWorld"TCP是面向字节流的协议,不维护消息边界。粘包:多条消息粘在一起拆包:一条消息被拆开Nagle算法、发送缓冲区导致的粘包MSS限制、流量控制导致的拆包接收端读取不及时或过快解决方案就是在应用层定义消息边界固定长度:最简单但不灵活分隔符:适合文本协议长度前缀:最常用,推荐成熟协议:功能强大。
# 实现 Java TCP 包教程
## 1. 简介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 TCP。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Java 提供了一套 TCP 相关的类库,方便我们进行网络编程。
本教程将指导你如何使用 Java 实现一个简单的 TCP 通信过程。
## 2. 教学步骤
原创
2023-08-07 03:00:39
61阅读
tcp粘包拆包解决方案1.发送定长的消息server端:
EventLoopGroup pGroup = new NioEventLoopGro
原创
2017-08-24 14:37:20
1538阅读
6行代码解决golang TCP粘包什么是TCP粘包问题以及为什么会产生TCP粘包,本文不加讨论。本文使用golang的bufio.Scanner来实现自定义协议解包。协议数据包定义本文模拟一个日志服务器,该服务器接收客户端传到的数据包并显示出来type Package struct { Version [2]byte // 协议版本,暂定V1 Length
转载
2023-01-06 05:25:25
584阅读
Nginx的UDP健康检查 本章介绍如何为负载平衡的上游服务器组中的UDP服务器配置不同类型的运行状况检查。先决条件被动UDP健康检查主动UDP运行状况检查微调UDP运行状况检查“匹配”配置块NTP测试示例DNS测试示例 先决条件您已配置上下文中的上游服务器组来处理UDP网络流量(DNS,RADIUS,系统日志),例如:stream {}stream {
#
转载
2024-06-15 20:12:25
135阅读
tcp粘包分析 解决TCP网络传输“粘包”问题(经典) 粘包出现原因:在流传输中出现,UDP不会出现粘包,因为它有消息边界(参考Windows 网络编程)1 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2 接收方不及时接收缓冲区的包,造成多个包接收解决办法:为了避免粘包现象,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对于发送方引起
转载
2024-01-17 07:22:41
106阅读
# 解决Java精度丢失问题的流程
在Java中,浮点数的运算可能会导致精度丢失的问题,这是由于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方式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BigDecimal类来进行精确计算。下面是解决Java精度丢失问题的流程:
1. 创建BigDecimal对象。
2. 设置运算精度。
3. 进行数值运算。
4. 获取运算结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并提供相应的
原创
2023-10-01 09:06:55
169阅读
一、引言 线上出现了服务之间调用存在延时,从链路追踪可以看到X服务发出请求,1s左右Y服务才收到请求,虽然最终排查出是TCP丢包重试,但是过程中还是有许多阶段性排查方向的,而且最终确定结论的抓包实验也挺有意思。二、排查1、Hystrix 怀疑的第一个方
转载
2024-03-26 09:20:56
1008阅读
文章目录1. 简介2. NIO 和 BIO 的比较3. NIO 三大核心原理示意图4. `缓冲区(Buffer)`4.1 Buffer 类及其子类4.2 常用Buffer子类4.3 Buffer四大属性4.4 Buffer类相关方法4.4.1 最常用的自然是ByteBuffer 类(二进制数据)4.5 Buffer缓冲区代码演示5. `通道(Channel)`5.1 应用实例1-本地文件写数据5
转载
2023-07-15 13:23:08
8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