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粘包分析 解决TCP网络传输“粘包”问题(经典) 粘包出现原因:在流传输中出现,UDP不会出现粘包,因为它有消息边界(参考Windows 网络编程)1 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2 接收方不及时接收缓冲区的包,造成多个包接收解决办法:为了避免粘包现象,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对于发送方引起
转载
2024-01-17 07:22:41
106阅读
# TCP JSON数据粘包的实现(Java)
## 1. 简介
在使用TCP传输JSON数据时,由于TCP是面向流的传输协议,数据是以字节流的形式进行传输的,而JSON数据是以对象的形式存在的。这就导致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粘包的问题,即多个JSON对象被粘在了一起,接收端可能无法正确解析。本文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TCP JSON数据粘包的解决方案。
## 2.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
原创
2023-10-03 06:11:23
452阅读
一、粘包分析
作者本人在写一个FTP项目时,在文件的上传下载模块遇到了粘包问题。在网上找了一些解决办法,感觉对我情况都不好用,因此自己想了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提供参考
1.1 粘包现象
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使用tcp通讯中,不同于http短连接,长链接在发送接收数据包过程中,多个数据包沾粘在一起,导致数据混乱的情况。
1.2 原因分析
发送方: TC
转载
2024-01-03 15:57:08
63阅读
粘包:发生原因:当调用send的时候,数据并不是即时发给客户端的。而是放到了系统的socket发送缓冲区里,等缓冲区满了、或者数据等待超时了,数据才会发送,所以有时候发送太快的话,前一份数据还没有传给客户端,那么这份数据和上一份数据一起发给客户端的时候就会造成“粘包” 。 解决方案:解决根源的思想是避免不同段的数据一起发送。方案1:前一段数据send完后,等待一段时间再send第二段数据。缺点:
转载
2023-10-09 12:38:43
184阅读
## Android Socket TCP粘包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Android Socket TCP粘包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流程,然后逐步指导你完成每一步。
###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Android Socket TCP粘包的流程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步骤一 | 创建Socket连接 |
原创
2024-05-21 06:43:03
42阅读
处理办法一般在进行Socket开发时,都会遇到数据包粘包和分包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办法需要分两种情况:1. 对于可允许自定义协议的,可以在应用层自定义一个协议格式:消息头部 + 消息长度 + 消息正文 + 消息校验 +消息尾部2. 对于不允许自定义协议的,可以在应用层自定义一个比较大的缓冲区:先将收到的数据包都放到缓冲区中,然后从该缓冲区中选取完整的数据包出来。该缓冲区的实现可以使用环
转载
2024-07-31 11:28:22
70阅读
目录1、TCP的粘包复现2、解决方法1、TCP的粘包复现通过socket通信的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是无关的,read()函数不管数据发送了多少次,都会尽可能多的接收数据。也就是说,read()和write()的执行次数有可能不相同。例如,write()重复执行了三次,每次都发送字符"abc",那么目标机器上的read()可能分三次接收,每次都接收"abc";也可能分两次接收,第一次接收“abcab”,
what 所谓的粘包就是tcp的接收缓冲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多个消息没有边界的拼接在一起,无法区分上个包和下个包。我们也无法通过现有的函数接口将消息分开取出。备注:UDP不会why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UDP为什么不会出现呢?这个要追溯到设计UDP和TCP的阶段。众所周知:TCP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严谨的通讯,他是面向连接的,所以tcp需要3次握手
转载
2024-02-02 17:34:42
47阅读
在本篇博文中,本人要来讲解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粘包/拆包首先,本人来讲解下 什么是 粘包 和 拆包:定义:TCP 是一个 流协议,就是 没有界限 的一长串 二进制数据TCP 作为 传输层协议,并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
它会根据 TCP缓冲区 的 实际情况 进行 数据包的划分拆包:在 业务 上认为是一个 完整的包,可能会被 TCP 拆分成 多个包 进行发送粘包:有可能把 多个小的包 封
转载
2023-06-27 21:53:38
108阅读
TCP粘包
原创
2019-12-18 23:25:00
238阅读
粘包问题分析与对策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 出现粘包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粘包问题(因为只有一种包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关闭连接主要是要双方
转载
2024-01-01 16:47:57
93阅读
目录一:解决方案一(1):原因分析 (2):代码实现二:解决方案改进(1):struct模块(2):使用struct解决黏包 (3):自定义报头预备知识:TCP协议的黏包现象
一:解决方案一(1):原因分析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
转载
2023-10-27 12:58:35
90阅读
java nio解决半包 粘包问题
NIO socket是非阻塞的通讯模式,与IO阻塞式的通讯不同点在于NIO的数据要通过channel放到一个缓存池ByteBuffer中,然后再从这个缓存池中读出数据,由于服务端缓存池大小限制以及网速不均匀等原因,会造成服务端读取到缓冲池中的数据不完整,就形成了断包问题,当缓存池大小够大的情况下又会发生一次读取到缓存池中的数据多于一个完整的数据包,这种情况
粘包 tcp粘包其实就是服务器端接收数据分界线不明确导致的, tcp数据传输是以流的方式传输的,在接收端有一个缓冲区,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这个缓冲区中, 在程序中接收数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接收长度的,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长度不明确,服务器端用一个固定长度的数据进行接收导致数据接收分界线不明确从而导致粘包 ...
转载
2021-07-12 13:27:00
313阅读
2评论
粘包只可能出现在流传输中UDP是不会出现粘包,因为他是基于报文的,也就是说UDP发送端调用几次write,接收端必须调用相同次数的read读完,他每次最多只能读取一个报文,报文与报文是不会合并的,如果缓冲区小于报文长度,则多出来的部分会被丢掉。TCP不同了,TCP是基于流传输的,他会合并消息,并且以不确定方式合并,这样就需要我们去粘包处理了。TCP造成粘包主要原因: 1、
转载
2023-07-15 13:22:43
188阅读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
转载
2023-12-20 06:07:22
127阅读
# Java TCP粘包和拆包处理
在网络编程领域,TCP协议由于其可靠性和有序性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粘包和拆包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将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Java中进行处理。
## 粘包与拆包的定义
### 粘包
粘包是指多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数据包。此时,接收方无法确定数据包的边界,导致数据解读错误。
### 拆包
拆包问题则是由于一个
原创
2024-10-27 05:05:26
221阅读
最近发现自己对于TCP通讯中的黏包问题还有疑问,查阅资料做下总结。 一、TCP黏包问题 TCP黏包问题是因为发送方把若干数据发送,接收方收到数据时候黏在一包,从接受缓冲区来看,后一包的数据黏在前一包的尾部。 二、黏包出现的原因 TCP黏包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 (1)发送方问题 首先TCP会默认使用Nagle算法,Nagle算法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上一包分组得到确认,才会发送下一分组。
转载
2023-11-24 19:03:02
48阅读
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由于网络传输的特性,多个数据包可能会被接收方一次性接收到,从而导致粘在一起的现象。TCP粘包常见的原因包括:1. 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小于TCP缓冲区的大小,导致多个小的数据包被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2. 发送方快速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接收方在一次接收中接收到了多个数据包。为了避免TCP粘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消息边界:在发送的数据中增加消息边界,如在数
原创
2023-10-28 00:21:03
5665阅读
按照惯例,先来进行复习,这也是自学巩固的一个过程首先是在工程文件PRO里,需要增加network,这个是引用TCP监听套接字和连接套接字的前提 第二部,在服务端头文件server.h进行基础的配置:引入头文件: QTcpServer //监听套接字 QTcpSocket//通信套接字 QFile //需要操作文件,所以引入文件对象头文件 Q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