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tty学习笔记之七:Netty关于TCP拆包和粘包的解决方案 文章目录1. Netty学习笔记之七:Netty关于TCP拆包和粘包的解决方案1.1. Netty编程核心之网络传输TCP粘包拆包1.1.1. 什么是TCP粘包,什么是TCP拆包1.1.2. 常见的粘包拆包解决方案1.1.3. Netty自带解决半包读写的方案1.1.4. 半包读写问题演示1.2. Netty案例之解决TCP半
转载
2024-07-10 22:19:30
10阅读
一、传统NIO架构step1. 我们传统的nio架构已经解决了多路复用,零拷贝等问题,已经十分优秀了,那为什么我们现在Netty如此火热呢?1) 首先他使用简单,基本上都是模板化,我们可以更专注业务。具体使用可参考Netty介绍及实战2)社区活跃,成熟稳定。3)提供编解码功能,和处理粘包、拆包的功能。4)替我们修复了NIO的大量bug , 不需要考虑复杂的网络协议。step2.什么是粘包、拆包?1
转载
2024-05-30 13:31:19
87阅读
一、何为TCP粘包/拆包?TCP会根据缓冲区的实际大小情况进行包的拆分和合并,所谓粘包,就是将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包进行发送。拆包,即是将一个超过缓冲区可用大小的包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二、粘包/拆包产生的原因1、写入的字节大小大于套接字的发送缓存区大小。2、进行MSS大小的TCP分段3、以太网帧的payload大于MTU进行IP分段三、解决方法1、消息定长,不够空格补2、在包尾添加回车换行符
转载
2024-07-03 03:02:53
80阅读
一,NIO入门 NIO 是new io的缩写,说实话,nio api比较难用,所用大家需要采用网络通信的时候,普通首先想到的是netty,不直接使用NIO,但是你不了解NIO,说实话,你也理解不了netty 好多人不理解socket 是干啥的,只知道socket是Java 用来通信的。应用层协议(HTTP 协议)如何发送
转载
2023-06-29 09:30:20
96阅读
###前言 最近,也是期末了,在准备复习之余还是抽出点时间研究一下技术,时间不多,所以就研究一下之前研究过的,但是还不是非常清楚的一个知识点—java的自动拆装包。 为了找些资料,找翻了百度的角角落落,但是还是找不到让我满意的资料,或许是有些大神写的过于高深,令我无法理解,万般无奈还是去了stackoverflow。。。,算了,不多扯了,现在开始吧。 首先让我们先看国外的一个大神对拆装
转载
2023-08-31 11:02:32
56阅读
package io;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ionKey;
import java.nio.channels.Selector;
import java.nio.channe
转载
2023-08-15 23:01:38
49阅读
这里写目录标题一、TCP粘包和拆包一个TCP协议传输的过程:粘包和拆包发生原因粘包和拆包解决策略消息定长:设置消息边界:将消息分为消息头和消息体:更复杂的应用层协议:二、 Netty粘包和拆包解决方案1、固定长度解码器FixedLengthFrameDecoder;2、行解码器LineBasedFrameDecoder3、分隔符解码器DelimiterBasedFrameDecoder4、基于数
转载
2024-02-01 17:40:25
14阅读
引言缓冲区是一个用于特定基本类型的容器。由java.nio 包定义,所有缓冲区都是 Buffer 抽象类的子类。Java NIO 中的 Buffer ,主要用于与NIO 通道进行交互。数据从通道存入缓冲区,从缓冲区取出到通道中。一、创建缓冲区缓冲区的本质是 数组 ,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根据数据类型(boolean 除外),提供了相应类型的缓冲区,如ByteBuffer、In
转载
2023-08-05 14:05:47
411阅读
TCP作为传输层(4层)协议,并不知道你的应用层(7层)数据报文的含义,因此使用TCP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出现「粘包/拆包」,需要引用层通过特定的协议去解决。1. 什么是TCP粘包/拆包?「粘包/拆包」在Socket编程中经常会出现,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时,如果对端连续发送多个小的数据包,TCP会将这些小的数据包打包,合并成一个TCP报文发送出去,这就是「粘包」。如果对端发送一个超大的数据包,T
转载
2024-10-15 13:54:43
69阅读
# Java TCP粘包和拆包处理
在网络编程领域,TCP协议由于其可靠性和有序性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粘包和拆包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将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Java中进行处理。
## 粘包与拆包的定义
### 粘包
粘包是指多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合并成一个数据包。此时,接收方无法确定数据包的边界,导致数据解读错误。
### 拆包
拆包问题则是由于一个
原创
2024-10-27 05:05:26
221阅读
1.场景介绍较大的json包在tcp发送时会分成多个包,接收端比较难判断包的完整性,和是否存在包粘连的问题json包不完整包存在粘连{"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id":"001","name":"jsonPick"}2.解决方案用正则表达式来验证json格式是否完整验证不完整时,等待并拼接下个包直到完整
转载
2023-06-03 22:57:22
333阅读
在传输数据消息时因为TCP协议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所以会产生粘包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报头来告诉接收端我们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来方便接收端接收。 第一步:制作固定长度的报头header_dic = {
'filename': 'a.txt',
'total_
转载
2024-06-20 12:49:13
120阅读
“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粘包: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粘包的原因: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
转载
2023-06-08 10:10:56
266阅读
## java粘包问题
在网络传输中,粘包是指发送方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多个数据包打包成一个数据包发送,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可能会一次性接收到多个数据包。这种情况下,接收方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确解析数据包。在Java中,由于TCP协议的特性,粘包问题经常会出现。本文将介绍什么是粘包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粘包问题的原因
粘包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它并不了解应用
原创
2023-08-06 21:31:54
57阅读
概念TCP是一个“流”协议,所谓流,就是没有界限的一长串二进制数据。TCP作为传输层协议并不不了解上层业务数据的具体含义,它会根据TCP缓冲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包的划分,所以在业务上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包,可能会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也有可能把多个小的包封装成一个大的数据包发送,这就是所谓的TCP粘包和拆包问题。当数据被TCP拆分成多个包进行发送,在另一端接收的时候,需要把多次获取的结果粘在一
转载
2024-05-21 23:11:13
6阅读
本节重点:使学生了解粘包原理让学生掌握粘包解决方案简单远程执行命令程序开发(30分钟)是时候用户socket干点正事呀,我们来写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写一个socket client端在windows端发送指令,一个socket server在Linux端执行命令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执行命令的话,肯定是用我们学过的subprocess模块啦,但注意注意注意:res = subprocess.Pop
转载
2024-06-03 10:31:24
75阅读
目录1. recv 工作原理2.升级版解决粘包问题3. 基于UDP协议的socket通信1. recv 工作原理1.能够接收来自socket缓冲区的字节数据;
2.当缓冲区没有数据可以读取时,recv会一直处于阻塞状态,知道缓冲区至少有一个字节数据可取,或者客户端关闭;
3.关闭远程端并读取所有数据后,再recv会返回字符串。2.升级版解决粘包问题应用层自定义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low版:
转载
2023-09-11 16:09:36
89阅读
解决方案
#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可以把要发送的数据长度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字节。这样客户端每次接
# 收消息之前只要先接受这个固定长度字节的内容看一看接下来要接收的信息大小,那么最终接受的数据
# 要达到这个值就停止,就能刚好不多不少的接收完整的数据了。
# import json,struct
# #假设通过客户端上传1T:1073741824000的文件a.txt
# #为避免粘
转载
2023-11-03 13:28:08
129阅读
1、发送端给每个数据包添加包首部,首部中应该至少包含数据包的长度,这样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读取包首部的长度字段,便知道每一个数据包的实际长度了。2、发送端将每个数据包封装为固定长度(不够的可以通过补0填充),这样接收端每次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固定长度的数据就自然而然的把每个数据包拆分开来。3、可以在数据包之间设置边界,如添加特殊符号,这样,接收端通过这个边界就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包
原创
2022-07-28 16:38:38
45阅读
一、基本介绍1)、TCP 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给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给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库,然后进行封包。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完整的数据包了,因为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2)、由于TCP无
转载
2023-12-12 12:29:55
7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