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 HBase 中的 GetBufferedMutator 和 GetTable 的区别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可扩展的 NoSQL 数据存储系统,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访问大量的数据。当你使用 HBase 时,通常会遇到两个重要的API:`getBufferedMutator` 和 `getTable`。这两者在使用场景和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点,并提供明确的代
(1)getWritableDatabase()方法以读写方式打开数据库。
一旦数据库的磁盘空间满了,数据库就只能读而不能写,此时用getWritableDatabase()打开数据库就会出错。
(2)getReadableDatabase()方法先调用getWritableDatabase()先以读写方式打开数据库。
倘若使用如果数据库的磁盘空间满了,就会打开失败,当打开失败后会继续尝试以只读
转载
2023-07-11 22:05:25
73阅读
之前一直没理清lua_gettable和lua_settable的使用,今天理清了,顺便就做下笔记了。
1.lua_gettable
void lua_gettable (lua_State *L, int index);把t[k] 值压入堆栈,这里的 t 是指有效索引 index 指向的值,而 k 则是栈顶放的值。这个函数会
转载
2024-04-19 20:21:33
40阅读
1. 什么是标识符标识符就是在程序中自定义的一些符号和名称。要跟关键字区分开来:关键字是C语言默认提供的符号,标识符是程序员自定义的2. 标识符的作用1) 标识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用来标识某些东西的符号,标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东西区分开来2) 其实,标识符的作用就跟人类的名字差不多,为了区分每个人,就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起了个名字3) C语言是由函数构成的,一个C程序中可能会有多个函数,为了区分这
metatable用来为一个表重载一些默认的行为(运算和逻辑部分),metatable也是一个表,只是这个表被用来描述一些重载的操作符而已。因此metatable的域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系统默认要求的保留域,另一部分是用户可以自己随意指定的自定义域。
metatable的默认元素:
算术运算方面:
__add
转载
2024-06-25 15:01:34
37阅读
1、什么是HBase?HBase 是一个分布式,可扩展,面向列的适合存储海量数据的NoSQL数据库,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解决海量数据下的实时随机读写的问题。 HBase 依赖 HDFS 做为底层分布式文件系统。1、特性强读写一致,但是不是最终一致性的数据存储,这使得它非常适合高速的计算聚合自动分片,通过Region分散在集群中,当行数增长的时候,Region也会自动的切分和再分配自动的故障转移Hado
转载
2023-07-12 10:44:18
76阅读
前言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一般使用B树作为索引结构,而在大数据场景下,比较多的存储引擎使用LSM-tree这种数据结构,比如hbase、kudu等,本篇文章介绍下HBase中LSM-tree的具体应用以及针对读性能的具体优化机制(compaction、应用Bloom Filter以及BlockCache), HBase中的LSM应用 我们知道LSM
转载
2023-09-05 12:18:21
46阅读
对于thriftserver 我们主要从2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thrift的使用;thriftserver的部署;thriftserver的启动,初始化;thriftserver的读写等请求处理;一:thrift的使用Thrift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各个语言可以使用HBase,java,c++,py,PHP,等等;在我们下载下来的hbase的文件里面的下面的目录:hbase/hbase-thrift/
转载
2023-07-13 16:07:25
106阅读
HBase是一个开源的非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参考了谷歌的BigTable建模,实现编程语言是java。 HBase运行于HDFS文件系统上,同时有少量的数据存在自身的内存中,可以容错的存储海量稀疏数据,不能保证key就一定是有数据的。 HBase的特性包含了:高可靠,高并发读写,面向列,可伸缩,易构建。 HBase的优点:存储海量数据,快速随机访问,可以进行大量的读写操作(先写入内存再落地磁盘,所
转载
2023-08-07 18:06:57
99阅读
一般的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的都是B+树,而《HBase权威指南》中说到HBase使用的LSM树,所以本文就是想来了解一下使用LSM树的好处是啥。
转载
2023-07-12 08:22:47
72阅读
简 介:HBase是谷歌BigData论文的一个代码实现,在大数据处理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意在记录自己近期学习过程中的所学所
原创
2023-01-17 01:38:07
107阅读
该文前提为已经搭建好的HBase集群环境,参见 HBase集群搭建与配置 ,本文主要是用Java编写一个Servlet接口,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用于提供http的接口供其他地方调用,接口中集成了一些简易HBase操作,有需要可以再继续扩展。软件环境:IntelliJ IDEA、Hadoop-2.9.2、HBase-1.4.9Jar包引入程序所需jar包,基本在HBase的lib目录下都能找
转载
2023-08-25 16:41:06
70阅读
HBase由于存储特性和读写性能,在OLAP即时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Rowkey的设计好坏关乎到HBase的使用情况。 我们知道HBase中定位一条数据需要四个维度的限制:RowKey,Column Family,Column Qualifier,Timestamp。RowKey是其中最容易出错的,不仅需要根据业务和查询需求来设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关注。RowKey是什么?HBase中RowKey
转载
2023-07-30 17:15:19
96阅读
前言 1. 创建表:(由master完成)首先需要获取master地址(master启动时会将地址告诉zookeeper)因而客户端首先会访问zookeeper获取master的地址client和master通信,然后有master来创建表(包括表的列簇,是否cache,设置存储的最大版本数,是否压缩等)。2. 读写删除数据client与regionserver通信,读写、删除数据写入和
转载
2023-07-25 23:21:09
143阅读
[b][size=x-large]首先介绍常用的几种 mapreduce 方法[/size][/b]
[color=red][b][size=large]reduce side join[/size][/b][/color]
[b]reduce side join是一种最简单的join方式,其主要思想如下:
在map阶段,map函数同时读取两个文件F
转载
2023-10-25 22:17:55
22阅读
server端rpc包括master和RegionServer。接下来主要梳理一下,master和regionserver中有关rpc创建,启动以及处理的过程。1,server rpc的初始化过程首先看一下上篇rpc概述中有关hbase rpc端的总体流程图。由于HMaster继承自HRegionServer,master和region server中有关rpc的成员变量主要在HRegionSer
转载
2023-09-25 21:07:18
130阅读
版本描述:Hbase 2.X 版本CRUD场景描述:批量新增数据循环put...那是不可能的..可以使用put(List<Put> puts)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部分数据插入成功后,此时某个RegionServer出现异常,之前的数据是不会回滚的,对于插入失败的数据hbase默认会进行重试直到到达最大重试次数还是失败即会结束重试(失败数据在写缓冲区),不过如果列族错误了,那么不会进行重试
转载
2023-09-01 11:12:15
102阅读
写在前面hbase读的速度比写的速度慢,是一个读慢写快的数据库,因为hbase的读的时候要做很多事.写流程1)Client 先访问zookeeper,获取hbase:meta 表位于哪个Region Server。 2)访问对应的Region Server,获取hbase:meta 表,根据读请求的namespace:table/rowkey,查询出目标数据位于哪个Region Server 中的
转载
2023-06-01 18:21:29
119阅读
HBase 关于Versions以及TimeStamp操作总结。 说明hbase在建表的时候,一个列族可以指定一个versions,用以表示所存数据的版本数,默认该值为3,即保存最近的3个版本的数据。在每一个cell中有同一数据的多个版本,按时间倒序排序。我们可以在建表的时候指定versions,在放数据的时候以一个时间戳(一个long值)来表示该数据的版本号。取数据时可以取最新的数据,也可以取特
转载
2023-08-15 22:22:13
81阅读
了解HBase架构的用户应该知道,HBase是一种基于LSM模型的分布式数据库。LSM的全称是Log-Structured Merge-Trees,即日志-结构化合并-树。相比于Oracle普通索引所采用的B+树,LSM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写之间采取一种平衡,牺牲部分读数据的性能,来大幅度的提升写数据的性能。通俗的讲,HBase写数据如此
转载
2023-09-01 11:12:04
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