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常见问题解答1.SOC FPGAARM是软核还是硬核?ARM外设是软核还是硬核?SOC FPGA 中ARM核是硬核。所以简称HPS,Hardware Processor System 2.ARM处理器核是包含于FPGA逻辑单元内部吗?如下图所示。刚开始接触SOC FPGA就可以认为,FPGAARM(HPS)处理器只是封装到同一个芯片中,JTAG接口、电源引脚
转载 2024-05-11 08:21:24
158阅读
1、安装辅助软件1.1、安装arm-linux-g++下载arm-linux-gcc-4.3.2.tgz。然后使用#tar  -zxvf  arm-linux-gcc-4.3.2.tgz  -C /命令解压。可以看到其已经被解压到/usr/local/arm/4.3.2目录下了。使用命令#vim /etc/bash.bashrc打开文件进行配置。在最后一行输入下面一句
1、编译到一半时出现 fatal error:can’t writePCH file: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问题分析】根据错误提示可知,是磁盘空间不足啦。因为pcDuino V3只有4GB nandflash空间,而编译出来OpenCV占用空间非常大,所以出现该问题。【问题解决】在扩展TF卡上编译。2、接上个问题。编译出现错误:cmake
之前写了一个自己当时操作流程,偶然看到一个当时自己移植opencv总结,当时用了一个月才弄明白怎么回事,这里放到这里,一是保留,也希望其他人能在这里节省时间。嵌入式ARM系统中安装这里使用Opencv1.0.0版。首先说明这里之所以取1.0版本,是因为当时我编译器是3.4.1,我试过编译2.0但是不行。后来分析了一下它部分代码,发现里边有宏定义要求4.0以上才行。所以以后也就都用1
             Zynq7000系列是基于APSOC可拓展处理平台,它本质特征是将一个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和一个可编程FPGA芯片集成到一个片上系统中。在进行Zynq7000详细说明前,本节首先对架构高层模型进行介绍,如图2-1所示。     &nbsp
        ->目录        很早之前(上大学时候)就想将opencv移植到ARM板子上玩一玩,可惜一直没去试,因为感觉挺复杂,最近有移植需求,就在网络上百度了一番,发现大部分移植笔记都比较混乱,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都是比较古老ARM9、ARM11、opencv1.0、opencv2.x等等)
转载 2024-03-07 20:22:09
121阅读
在我们做opencv图像视频采集和处理时候,难免会用到摄像头来采集视频图像。而我们在电脑上运行调用opencv打开摄像头和打开视频程序时,这时候是可以运行成功,然后当我们以为移植把opencv库移植到arm板上,在运行我们程序应该也是可以顺利打开摄像头。只有自己到后面动手移植过去时候才发现运行到打开摄像头和打开视频文件时候就发生段错误;因为无法读取图像文件。那么问什么PC机上
转载 2024-07-08 14:15:32
60阅读
一、开发环境操作系统:fedora14Opencv版本:2.0Qt版本:4.7arm:mini6410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gcc-4.5.1 二、安装与配置Linux系统安装,交叉Qt-creator安装还有交叉编译工具安装,网上说基本都没什么问题,测试后都可以用。这里安装Qt-Creator遇到了一点小问题,按照网上和mini6410开发手册上安装方法太复杂了
转载 1月前
414阅读
目录前言环境与相关准备工作编译FFMPEG编译OpenCV准备工作cmake-gui配置cmake-gui配置项编译测试CMakeLists.txt图片处理读取视频总结 前言这是我第一篇公开文章,也是我第一次尝试交叉编译成果,可能过程有不足,文章也可能写得不全面,请多见谅。不足请指出,我每天都会看。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学习。环境与相关准备工作主机平台:Ubuntu 16.04(64 bit)
linux下qt+opencvarm端移植opencv团队要做一个嵌入式定位项目,arm工作进行一些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及多种通信接口管理、GUI显示、人机交互等工作。首先先把opencv移植来进行一些实验测试。本文记录下在linux下移植opencvarm端移植过程。qt安装过程参考前面转载一篇文章  一、Linux下移植opencv配合qt使用(1)首先更
转载 2024-06-21 06:57:28
58阅读
        ->目录        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接下来就将opencv应用程序在arm板子上跑起来。        启动板子进入Linux系统,首先将上一步交叉编译输出opencv库拷贝到板子/lib目录下,可以通过U盘,TF卡等外接设备挂载拷入,但这个拔
一、整体介绍1、本篇博客介绍opencv3.2 交叉编译过程,自己备用。2、不同linux系统、opencv版本、arm编译器,opencv交叉编译方法会有所不同。本文提供一个已验证可实行方法:Ubuntu14.04+Opencv3.2+arm-linux-gcc-4.3.2。二、操作步骤1、在 opencv 交叉编译之前要先进行依赖库交叉编译,然后才能进行 opencv交叉编译(因为
大家好,我是爱折腾理工男CV_ctrler,本期带来云芯一号编译opencv与temgine后端教程,tengine后面会用于深度模型加速,解决板端计算耗时较长问题。1.下载opencv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3ngUnBpae3kn9TxDcXihQ  提取码:96qs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2
转载 2024-06-09 10:06:05
153阅读
前言  最近基于轻舟无人小车上在做车道线检测和红绿灯小车,但是其板子是ARM 64,为了能够在ubuntu18.04下melodic版本ROS1中使用opencv-contrib相关函数,只能自己编译,当然,编译版本是OpenCV4.5.0和3.4,但是高版本失败了,只能尝试编译3.4,最终成功了。使用python版本是2.7.17和3.6.9。过程1、OpenCV3.4库下载由于
转载 2023-07-24 20:36:58
672阅读
  概念上  ARM是应用,FPGA是芯片设计,前者是软件,后面是硬件,ARM就像单片机,但是它本身资源是生产厂家固定了,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比较优秀单片机来使用。  而 FPGA 需要通过自己编程,让它具备一切你想让他具备功能。比如,你想让它是一个计数器,或者只是一个非门,那么这个芯片就是一个非门,只不过是个很昂贵非门。你也可以在一款内部资源充分FPGA 上,让这颗FPGA 成为ARM
1.ARM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微处理器行业一家知名企业,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基本是32位单片机行业标准,它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四个功能模块可供生产厂商根据不同用户要求来配置生产。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
转载 2024-01-22 21:50:35
235阅读
0 前言    本月初(2014年8月)购买了周立功EasyARM开发板,主控为EasyARM i.mx287。出于下面几个理由购买了该开发板。    【1】主要原因,有人约我一起学习一起使用该开发板。    【2】该开发板性价比較高,到手300元以内,比2440/2410开发板稍廉价些。    【3】该开发板CA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统称,还可以认为是一项技术。基于ARM技术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 RISC微处理器75%以上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1]。到目前为止,ARM微处理器及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应用、消费类电子产品、成像和安全产品等。FPGA(Fiel
我觉得FPGAARM孰轻孰重没得比较。但是殊途同归,用经典FPGA结构处理不了问题就要用ARM来处理,这个是没办法。器件最终用途就是帮我们解决问题。 选择1.如果你决定主攻ARM,你学FPGA优势在于你已经懂ARM了,所以你学习EDA以后有一个优势: CPU和FPGA联合架构,这个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且普遍被嵌入式所使用(你非要拿手机给我举例我也没办法,笑~~)因为系统总是分层,CP
笔记 -- 考研复试时候必出:主控芯片 单片机 冯诺依曼结构 数据空间和程序空间是同一个存储空间,成本低 dsp 哈弗结构 数据空间和程序空间分开来,所以cpu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快 arm 面于低(低成本)运算市场处理器。适合界面,系统。手持设备占有90% fpga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大量逻辑单元阵列! 很多复杂应用场合可能都会应用到!像团队一样工作。发挥各自长处!选
转载 2023-07-22 12:42:03
4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