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聚类算法1.1. 何为聚类1.2. 如何聚类1.3. 评估聚类2. EM原理2.1. 极大似然估计?2.1. 分菜问题?2.2. 模仿分菜?2.3. 模仿的升级!2.4. EM工作原理3. EM聚类硬聚类or软聚类4. 项目实战4.1. 准备工作4.2. 了解数据4.3. 数据探索4.4. 建模4.5. 总结总结 1. 聚类算法先来一段西瓜书里面的介绍:在“无监督学习”中,训练样本的标
转载
2024-10-13 19:13:36
41阅读
先上代码,看看输出的结果: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一个未知变量input_ids用于存储索引
input_ids = tf.placeholder(dtype=tf.int32, shape=[None])
# 定义一个已知变量embedding,是一个5*5的对角矩阵
# embedding = tf.Variable(n
转载
2024-09-19 09:21:43
108阅读
数据并行是指,多张 GPUs 使用相同的模型副本,但采用同一batch中的不同数据进行训练. 模型并行是指,多张 GPUs 使用同一 batch 的数据,分别训练模型的不同部分.DP数据并行在pytorch中就
转载
2023-12-26 10:44:25
118阅读
点云分析中的EMD(Earth Mover’s Distance)距离EMD(Earth Mover’s Distance)距离介绍EMD距离,又叫做推土机距离,也叫作Wasserstein距离。个人理解,EMD距离是离散化的Wasserstein距离,而Wasserstein距离是描述两个连续随机变量的EMD距离。二者数学思想是相同的,但是所描述的对象和应用场景稍有区分。由于个人正在做关于点云数
转载
2024-04-30 17:38:02
307阅读
原文: http://d.hatena.ne.jp/aidiary/20120804/1344058475 作者: sylvan5 翻译: Myautsai和他的朋友们(Google Translate、shuanger、qiu) 本文将讨论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和欧式距离一样,它们都是一种距离度量的定义、可以用来测量某两个分布之间的距离。EMD主要
一.场景介绍 最近在研究一个场景:图片质量评分,给一张图片一个预测的分数。 里面提到了用 EMD(Earth Mover’s Distance)算法来评估两张图片之间的分布距离。下面主要讲解下EMD算法的原理。 二.EMD算法 1.起源 EMD最早由Yossi Rubner????在2000年用在图像检
原创
2021-09-05 14:32:28
2247阅读
EM算法在统计计算中,最大期望(EM)算法是在概率(probabilistic)模型中寻找参数最大似然估计或者最大后验估计的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赖于无法观测的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e)。最大期望经常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数据聚类(Data Clustering)领域。最大期望算法经过两个步骤交替进行计算:第一步是计算期望(E),利用概率模型参数的现有估计值,计算隐藏变量的期望;
转载
2023-12-01 12:46:01
79阅读
opencv中图像一种相似性度量方法-------EMD
opencv
算法
EMD算法是用来比较两幅图像相似性的方法。在颜色直方图中,由于光线等的变化会引起图像颜色值的漂移,它们会引起颜色值位置的变化,从而导致直方图匹配失效。EMD的思想是求得从一幅图像转化为另一幅图像的代价,用直方图来表示就是求得一个直方图转化为另一个直方图的代价,代价越小,越相似。计算&nb
转载
2024-04-01 19:47:23
153阅读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
wasserstein距离(最优传输距离:Wasserstein Distance也称为推土机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Wasserstein Distance的定义是评估由P分布转换成Q分布所需要的最小代价(移动的平均距离的最小值)→和挖东墙补西墙类似(把一个形状转换成另一个形状所需要做的最小工),所以经常查到Wasserstein Distance称为推土
转载
2024-04-30 13:13:50
558阅读
前面通过一个例子简单地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的意思,现在来对高斯分布做极大似然估计。 一维高斯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一维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的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高斯分布非常有用,而且非常重要: 描述高斯分布只需要 2 个参数,均值 和 方差 ,它们就是该分布的本质信息,同也容易计算和解释。下面举一个例子,图片处理的问题,看看在目标颜色的建模中如何运用高斯分布。 小球颜色
EM算法推导假设有样本集,其中是m个独立的样本,每个样本对应的类别z(i)是不知道的(不知道是好鸡蛋还是坏鸡蛋),要估计概率模型p(x,)的参数(估计坏鸡蛋的重量),但是由于z我们也不知道,那么就不能使用最大似然估计。那如果知道了z,就好计算了。目标是求等式(1)左边的最大值,等式(1): 对每一个样本i的所有可能类别z求等式右边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和,也就得到等式左边为随机变量x的边缘概率密度.如
转载
2024-02-26 19:37:56
41阅读
EMD即Earth Mover's Distance,是2000年IJCV期刊文章《The Earth Mover's Distance as a Metric for Image Retrieval》提出的一种直方图相似度量(作者在之前的会议论文中也已经提到,不过鉴于IJCV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建议参考这篇文章)。基于一个经典的运输问题求解,作者提出的EMD距离本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度量方式。如果
转载
2024-04-15 22:39:32
88阅读
EMD距离具体介绍已经在在这里已经给出。思路:我们把一张图像的归一化的一维直方图作为signature的权值,也就是一般在比較两幅图像颜色直方图的EMD距离时,每一行的坐标一样,仅仅是权重值不一样。通过下面程序,就能够得到一幅图像的signature:#includeusing namespace ...
转载
2015-02-02 09:11:00
241阅读
2评论
前段时间,高速先生优质文章评选结果公布,大家对DDR相关文章热情很高,主要是这些文章写的接地气,看来接地气的文章还是很受欢迎的。作为一个从工程角度接触DDR的攻城狮,相对于DDR领域的庞大知识体系,我们更关注的是DDR的应用。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我将继续给大家分享DDR相关知识的一些心得体会,将那些冰冷的设计规范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供大家参考。好了,进入正题,这次要谈到的话题是DDR的线长
文章目录0 简介1 基于 Keras 用 LSTM 网络做时间序列预测2 长短记忆网络3 LSTM 网络结构和原理3.1 LSTM核心思想3.2 遗忘门3.3 输入门3.4 输出门4 基于LSTM的天气预测4.1 数据集4.2 预测示例5 基于LSTM的股票价格预测5.1 数据集5.2 实现代码6 lstm 预测航空旅客数目数据集预测代码7 最后 0 简介今天学长向大家介绍LSTM基础基于LST
转载
2023-11-30 11:37:27
226阅读
EMD距离度量两个分布之间的距离。这里的分布当然可以是点云。
意义:
在传统机器学习任务中,我们常用L1范数、L2范数来计算表征之间的距离。
在图像领域,我们可以使用pixel-wise的差异来计算图像之间的距离。
转载
2022-12-29 15:17:48
1021阅读
# 使用 PyTorch 计算欧氏距离的指南
欧氏距离是计算两个点之间直线距离的常用方法。在深度学习中,经常需要使用欧氏距离来衡量样本之间的相似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PyTorch 中实现这一点,包括完整的步骤、代码示例和相关的图示。
## 流程概述
我们可以将实现的步骤整理成如下表格:
| 步骤 | 描述 |
一、MMD损失的用途MMD(最大均值化差异):主要用来度量两个不同但相关的分布的距离。二、MMD损失实现代码import torch
def guassian_kernel(source, target, kernel_mul = 2.0, kernel_num = 5, fix_sigma=None):
'''
将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转化为核矩阵,即上文中的K
Para
# 使用PyTorch计算Hellinger距离的指南
## 引言
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距离度量在很多算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聚类、分类和生成模型中。本文将重点介绍Hellinger距离,并展示如何使用PyTorch计算这个距离。最后,我们还会通过图表和数据可视化来深入理解Hellinger距离的性质。
## 1. Hellinger距离概述
Hellinger距离是一种度量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