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MIMOSA2: 基于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数据的整合分析MIMOSA2的工作原理MIMOSA2分析的主要步骤软件部署我们来看看MIMOSA2究竟做了什么?运行计算模式1:基于Greengenes OTU的结果和EMBL模型模式2:基于Greengenes OTU和AGORA模型模式3:基于ASV和EMBL模型模式4:基于ASV和AGORA模型结果说明表格1: 微生物对代谢物的贡献表格表格2:
转载
2023-12-12 22:23:34
453阅读
## R语言代谢组学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代谢产物的组合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代谢变化,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标志物。R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工具,对于代谢组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非常方便。
###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在R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包来处理代谢组学数据,比如`metaboAnalystR`和`xcms`等。下
原创
2024-03-31 04:08:43
384阅读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后出现的新兴“组学”,自1999年以来,每年发表的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章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疾病诊断领域,应用前景不可估量,今天咱们就聊一聊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代谢组学(metabolomics)的出现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必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中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
转载
2024-01-17 12:00:42
34阅读
手把手教你看KEGG通路图! 亲爱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正关注代谢通路研究?或者你正面对数据,绞尽脑汁?小编当然不能让亲们这么辛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KEGG代谢通路图的正确解读方法,还在迷糊中的小伙伴赶紧mark起来吧~ 怎么看KEGG中代谢通路图?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是系统分析基因功能,联系基
转载
2024-02-06 20:13:20
806阅读
GC/MS分析生物样本为何要衍生化处理?有哪些衍生化的方法?GC的流动相为气体(通常为高纯氦),这就要求被分析物必须能够气化,而生物样本中很多内源性代谢物都含有极性基团,具有沸点高、不易气化特点。衍生化能够降低这些代谢物的沸点,增加它们的热稳定性,以便分析能够顺利进行。衍生化方法及试剂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需选择合适的衍生化方法。如分析脂肪酸,我们可以采用甲酯化衍生。在GC/MS代谢平台上
微生物组测序 (主要指扩增子测序、全长扩增子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可提供细菌构成、基因丰度和功能性信息,可以解决“who is there”(那儿有谁)和“what are they doing”(在干嘛)的问题。而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中代谢产物变化的科学,可以解决“what have really happened”(究竟发生了什么)的问题。生物科学研究过程复杂,单独和片面的单一组学无法
转载
2024-04-11 13:07:26
423阅读
KEGG简介KEGG是一个整合了基因组、化学和系统功能信息的数据库。把从已经完整测序的基因组中得到的基因目录与更高级别的细胞、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的系统功能关联起来是KEGG数据库的特色之一。与其他数据库相比,KEGG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它利用图形而不是繁缛的文字来介绍众多的代谢途径以及各途径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研究者能够对其关注的代谢途径有直观全面的了解。ko:
转载
2024-05-27 19:01:57
697阅读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全球性分析,能够提供有关生物体健康状态、疾病风险的重要信息。本博文旨在围绕“代谢组学、疾病风险和R语言”展开,记录解决相关问题的详细过程,包括协议背景、抓包方法、报文结构、交互过程、工具链集成和逆向案例等内容。我们将通过图表和代码示例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过程。
### 协议背景
在代谢组学的研究中,理解生物分子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交互非常关键。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解
背景介绍
4个层次的组学技术 代谢物可以反馈调节上游文章发表现状 代谢物定义: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代谢组学:检测生物体内的小于1000分子量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式
色谱技术-物质分离
GC:气相色谱LC: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物质鉴定
当遇到分子量相同的物质会打碎分子,进行二级质谱色质联用仪器平台
公司选择 平台比较 代谢组研究流程
简介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是研究生物体被扰动后(基因或环境的改变后)其代谢产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及数量变化的一门科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的新兴的组学技术, 是系统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代谢组学通过揭示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反映病理生理过程的一系列生物事件。通过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转载
2023-11-24 20:47:19
235阅读
2021 Jul 21的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IF:16.672。知识点 LC-MS 非靶向代谢组技术简介代谢组学是直接研究生物体受基因和蛋白调控的所有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和功能的科学,是探究生物现象结果的科学,代谢组学 研究一方面可以发掘一些新的分子标志物,另一方面通过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数据的联动分析,可以从原因和结果两方面分 析生物体的内在变化,将系统生物学
转载
2024-04-30 14:25:03
224阅读
百趣代谢组学资讯: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组学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体组份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或条件下所有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寻找出目标差异代谢物。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药物靶点发现、疾病机理研究及疾病诊断等。国内外研究
转载
2023-12-12 19:27:11
172阅读
摘要非定向代谢组学正获得广泛应用。数据分析的关键方面包括建模代谢网络的复杂活动、选择与临床结果相关的代谢物以及发现关键代谢途径以揭示生物学机制。数据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障碍未得到很好解决,即数据特征与已知代谢物之间的匹配不确定性问题。鉴于实验技术的限制,数据特征的身份不能直接在数据中揭示。将特征映射到代谢物的主要方法是将数据特征的质荷比(m/z)与已知代谢物的理论值匹配。由于一些代谢物共享分子组成,同
近年来,代谢组学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宠儿”,许多相关分析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代谢组学研究研究中,我们将各种分析技术统称为代谢组学分析平台,今天就和小析姐一起看看这个平台中都有哪些常用的仪器设备吧。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效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是系统生物学的组
转载
2023-11-06 19:23:05
69阅读
关于筛选标记物筛选差异代谢产物通常基于OPLS-DA模型,因为它更易于进行模型解释,所有跟分组相关的信息都集中于第一维。筛选的标准通常是基于以下两个指标:Corr.Coeffs./p(cor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样本得分值t和变量X间的相关系数-Corr(t, X),代表了变量的可靠度。该值没有固定阈值,通常设定对应的P值 < 0.05。VI
转载
2024-01-27 19:58:10
354阅读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毕业2时间有余,虽然从事技术行业,但是在工作中时常发觉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是捉襟见肘,这个对于一个技术开发者着实有点尴尬。反思之余,着实觉得还得从根基下手。c/c++作为高级语言中"最低级"的语言,根基当然是从这里下手咯。于是,我决定从K&R的c语言程序设计开始。。。 序言。也就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此章c语言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一个概述:首先是程序的基本语法结构
转载
2023-08-23 17:45:50
391阅读
文章目录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向量与矩阵查看缺失值创建矩阵和提取矩阵内部元素的相关操作数据结构之列表学习收获 学习目标我们所采用的学习内容来自B站的Lizongzhang老师的R语言的学习分享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向量与矩阵 R的数据结构主要内容向量与矩阵#创建字符串向量
name<-c("lyl",'zyl','ly')
class(name)
#向复杂程度高的地方进行替换class返回
转载
2023-06-25 13:44:00
91阅读
新一代的代谢组学 (Next-Generation Metabolomics),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刚刚兴起。随着仪器分析工具的迅猛发展,代谢组学的研究也逐年增多,成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代谢组分析产生了大量的生物信息数据 (Big Data) 。 代谢数据库的开发对于归纳总结这些大数据、方便后续的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揭示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归
转载
2023-11-24 09:12:33
296阅读
# 使用 R 语言进行代谢组分析的入门指南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学科,通常通过高通量技术进行分析。在使用 R 语言进行代谢组分析时,你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下面是一个有效的流程,供你参考。
## 分析流程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 1 | 数据准备与导入 |
| 2 | 数据清洗 |
| 3 | 数据可视化 |
| 4
本文中将介绍单变量离群点检测、通过聚类检测离群点的例子最后演示从时间序列中检测离群点。一、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离群点检验。set.seed(123)
data<-rnorm(100)#随机生成100个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summary(data)
plot(density(data)) #打印出data的概率密度函数
#打印出data箱线图,从箱线图中可以看到地步有一个离群值
boxplot(
转载
2023-08-21 14:14:16
68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