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维需求在数字化业务的驱动下,企业对IT运营的定位已经由“交付型”转变成为IT和业务相结合的“运营型”。对于IT部门来说,理解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行为模式以及IT性能如何影响用户体验变得至关重要,只有保障业务系统良好的可用性和性能,才能支撑数字化业务健康高速发展。将被动的接收问题的反馈,变成主动出击,提前把问题发现并迅速解决。可观测性分析平台结合用户需求,呈现结合业务场景的可观测视图。包括多种多样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3.1 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定义 ;3.1 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定义 ;例3-1:给定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二. 可控性定义;2.系统可控;3.系统不完全可控;4.状态可达与系统可达;三.可观测性定义;2.系统可观测;3. 2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可控性判据(※);证:充分性:已知W(0, t1)为非奇异,欲证系统为完全可控,采用构造法来证
什么是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可观测性指如何从外部输出推断及衡量系统内部状态,描述的就是“观测-判断-优化-再观测”这个闭环的连续性、高效性。当下,应用架构从单体系统逐步转变为微服务,其中的业务逻辑随之变成微服务之间的调用与请求。资源角度来看,传统服务器这个物理单位也逐渐淡化,变成了看不见摸不到的虚拟资源模式。从以上两个变化可以看到这种弹性、标准化的架构背后,原先运维与诊断的需求也变
转载 2024-05-10 20:08:48
116阅读
编译 | June如果没有 DataOps,以业务需要的所有方式保持数据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可观测性,DataOps 就会盲目运行。“可观测性”意味着 DataOps 可以观测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流和数据本身。当出现问题时,自动警报会通知 DataOps 或数据工程师,以便他们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暂停信任这些不可信数据的人员和程序。DataOps可观察性是实时监控、测试、警报和分析
转载 2024-05-06 15:44:50
67阅读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技术社群的这篇文章《从系统监控到系统可观测性,是技术趋势,更是一种文化》给
转载 2024-06-10 12:33:36
119阅读
# 可观测技术架构的实现指南 在现代的应用开发中,实现可观测性已经成为确保系统健康和性能的重要环节。可观测性不仅可以帮助开发者迅速了解应用运行状况,还能以更好的方式定位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一个可观测技术架构,包括每个步骤的代码示例及解释。 ## 流程概述 在实现可观测技术架构时,通常的流程如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7月前
89阅读
 可观测性一词诞生于几十年前的控制理论。近年来,随着企业以微服务、⽆服务器和容器技术的形式迅速采⽤了AWS、阿里云等云原⽣基础设施服务。在这些分布式系统中追踪事件的起源需要在云上、本地或两者上运⾏的数千个进程。传统的监控技术和⼯具就很难跟踪这些分布式架构中的许多通信路径和相互依赖关系。更别提排查问题并定位根本原因了。 监控技术和工具革新迫在眉睫。 而可观测性一词近两年
转载 2023-12-19 08:54:54
129阅读
这里填写标题1. 一文读懂什么是系统可观测性1.1. 监控和可观测性有什么区别?1.2. 为什么可观测性很重要?1.3. 什么是容器和微服务中的可观测性?1.4. 可观测性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类是什么? 他们是如何使用的?1.5. 如何实现可观测性?1.6. 良好的可观测性工具的标准是什么?1.7. DeOps 中的观测性有哪些好处?1.8. 可观测性在软件工程中有什么好处?1.9. 谁从可观测性中
451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市场洞察报告介绍了Chronosphere可观察性平台和功能,并承认在当今云原生世界中对它们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份名为《Chronosphere旨在控制失控的可观测性数据和成本》的报告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市场上是否存在独立、可扩展和盈利的可观察能力玩家的长期空间?或者,遗留应用程序性能监控(APM)供应商最终会介入并夺取控制权吗?451项调查显示,36%的企业已经在生
作者 | 夏莞 阿里巴巴函数计算团队 导读: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概述中介绍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Logging、Metrics、Tracing 三个方面;然后详细介绍函数计算上的 Logging、Metrics、Tracing;最后以几个常见场景为例,介绍在函数计算中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概述可观测性是什么呢?维基百科中这样说:可观测性是通过外部表现判断系统内部状态的衡量方式。在应
一、什么是数据可观测性?数据可观测性是一种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控、检测、预测、预防和解决基础架构、数据和应用程序层中的问题。企业应用程序的可观察性越高,就越容易确定影响其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问题的确定和修复,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可靠和高效。二、什么是APM?APM就是应用性能监测,APM工具是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用于监控企业基础架构中的应用层。APM通过输出日志和跟踪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新理论提出,我们的宇宙也许位于一个正在向更高维度扩张的泡沫之中。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就像海浪最高点的泡沫一样,我们可观测的宇宙或许仅仅是一个不断向更高维度扩张的泡沫内部的一块小碎片而已。这个令人费解的设想听上去像是物理学家的臆想,但它其实是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目标之一:研究人员正试图将弦理论的数学原理与暗能量进行调和、使两者能和谐共处(暗能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宇宙力
转载 2024-05-06 15:38:19
49阅读
前言我曾经在我的OpenTelemetry系列文章中介绍了使用OpenTelemetry社区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和来实现可观测性的能力。但是从实际的使用角度来说,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简单的配置就能够放心在生产环境使用的。包括数据的大量产生后的并发处理,collector的多实例部署,数据的存储问题等等。这些都没法直接在OpenTelemetry社区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对于使用的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
!! 大家好,我是乔克,一个爱折腾的运维工程,一个睡觉都被自己丑醒的云原生爱好者。作者:乔克公众号:运维开发故事博客:www.jokerbai.com前言SigNoz是一个开源的应用程序性能监控工具,可以帮助你监控你的应用程序并排除故障,它可以进行链路追踪、基础设施监控以及日志管理,可以说是Datalog的开源版本。具体的能力如下:监控应用程序指标,如延迟、每秒请求、错误率等监测基础设施指标,如C
原创 精选 2023-03-14 11:40:51
609阅读
实际上可观测性这个概念最初并不是数据库领域发明的,APM厂家最早提出了可观测性的概念。他们认为IT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监控来解决问题,但是云原生应用系统太复杂了,仅仅通过监控是搞不定的,因此需要通过可观测性能力的建设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可观测性最初指的是一种IT运维管理策略,目的是将最相关、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提供给运维人员,并将关键信息与常规信息分离,从而达到更好的运维效果。可观察性是控制理论
转载 2024-01-31 17:49:26
25阅读
“您可以从三个选项中(快速、便宜或好)选择两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可能不是可观测性工程师。但也可能是,在可观测性方面,决定您是否想要“快速、负担得起或深入的洞察力”传统上是工程团队的首要任务之一。从历史上看,我们所依赖的监控架构和工具并不能让我们拥有一切,至少在分布式云原生应用程序的环境中是这样。幸运的是,至少在可观测性方面通过重新思考监控方法的基本原理,您可以拥有一切。您可以快速获得深入的见解,而
引言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应用的普及度越来越广、复杂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稳定性保障挑战也越来越大。如何构建全面深入的可观测性架构和体系,是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之因素一。ACK将可观测性最佳实践进行沉淀,以阿里云产品功能的能力对用户透出,可观测性工具和服务成为基础设施,赋能并帮助用户使用产品功能,提升用户 Kubernetes 集群的稳定性保障和使用体验。本文会介绍 Kubernetes
转载 2023-02-17 15:12:09
609阅读
kubectl-graph:可视化Kubernetes资源关系的新工具 kubectl-graphA kubectl plugin to visualize Kubernetes resources and relationships.项目地址: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ku/kubectl-graph 在 Kubernetes 的世界里,管理并理解各种服务、
转载 8月前
38阅读
参考书籍:《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PDF版下载》2.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如果系统所有状态变量的运动都可以由输入来影响和控制而由任意的初态达到原点,则称系统是完全可控的;否则,称系统是不完全可控的;如果系统所有状态变量的任意形式的运动均可由输出完全反映,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可观测的,简称系统可观测,否则,称系统是不完全可观测的;2.1 可控性线性时变系统的状态方程:
什么是可观测性?可观测性有许多名称,如监测、审计、遥测、仪器。这些词本质上的意思其实都指代的是度量那些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程序,以了解它是如何运行的。可观测性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主要是指通过分析数字化应用系统的指标(Metrics)、链路(Traces)、日志(Logs)等数据,构建出完整的态势观测模型,从而实现快速的威胁发现和故障诊断。在许多情况下,可观察性会被错误理解成是“系统监控”的同义词,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