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曾经在我的OpenTelemetry系列文章中介绍了使用OpenTelemetry社区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和来实现可观测的能力。但是从实际的使用角度来说,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简单的配置就能够放心在生产环境使用的。包括数据的大量产生后的并发处理,collector的多实例部署,数据的存储问题等等。这些都没法直接在OpenTelemetry社区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对于使用的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
引言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应用的普及度越来越广、复杂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稳定性保障挑战也越来越大。如何构建全面深入的可观测架构和体系,是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之因素一。ACK将可观测最佳实践进行沉淀,以阿里云产品功能的能力对用户透出,可观测工具和服务成为基础设施,赋能并帮助用户使用产品功能,提升用户 Kubernetes 集群的稳定性保障和使用体验。本文会介绍 Kubernetes
转载 2023-02-17 15:12:09
609阅读
451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市场洞察报告介绍了Chronosphere可观平台和功能,并承认在当今云原生世界中对它们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份名为《Chronosphere旨在控制失控的可观测数据和成本》的报告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市场上是否存在独立、可扩展和盈利的可观察能力玩家的长期空间?或者,遗留应用程序性能监控(APM)供应商最终会介入并夺取控制权吗?451项调查显示,36%的企业已经在生
编译 | June如果没有 DataOps,以业务需要的所有方式保持数据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可观测,DataOps 就会盲目运行。“可观测”意味着 DataOps 可以观测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流和数据本身。当出现问题时,自动警报会通知 DataOps 或数据工程师,以便他们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暂停信任这些不可信数据的人员和程序。DataOps可观是实时监控、测试、警报和分析
转载 2024-05-06 15:44:50
67阅读
“现在,可观Kubernetes一样受欢迎。”这是主持人Raghavan“Rags”Srinivas在今年的北美KubeCon+CloudNativeCon大会上所说的。事实上,OpenTelemetry是继Kubernetes之后的第二或第三大CNCF项目。这是有道理的。Kubernetes使复杂系统更容易以更分布式的方式创建。
转载 2022-04-13 10:49:40
117阅读
 可观测一词诞生于几十年前的控制理论。近年来,随着企业以微服务、⽆服务器和容器技术的形式迅速采⽤了AWS、阿里云等云原⽣基础设施服务。在这些分布式系统中追踪事件的起源需要在云上、本地或两者上运⾏的数千个进程。传统的监控技术和⼯具就很难跟踪这些分布式架构中的许多通信路径和相互依赖关系。更别提排查问题并定位根本原因了。 监控技术和工具革新迫在眉睫。 而可观测一词近两年
转载 2023-12-19 08:54:54
129阅读
这里填写标题1. 一文读懂什么是系统可观测1.1. 监控和可观测有什么区别?1.2. 为什么可观测很重要?1.3. 什么是容器和微服务中的可观测?1.4. 可观测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类是什么? 他们是如何使用的?1.5. 如何实现可观测?1.6. 良好的可观测工具的标准是什么?1.7. DeOps 中的观测有哪些好处?1.8. 可观测在软件工程中有什么好处?1.9. 谁从可观测
什么是可观测可观测有许多名称,如监测、审计、遥测、仪器。这些词本质上的意思其实都指代的是度量那些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程序,以了解它是如何运行的。可观测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主要是指通过分析数字化应用系统的指标(Metrics)、链路(Traces)、日志(Logs)等数据,构建出完整的态势观测模型,从而实现快速的威胁发现和故障诊断。在许多情况下,可观会被错误理解成是“系统监控”的同义词,
作者 | 夏莞 阿里巴巴函数计算团队 导读: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概述中介绍可观测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Logging、Metrics、Tracing 三个方面;然后详细介绍函数计算上的 Logging、Metrics、Tracing;最后以几个常见场景为例,介绍在函数计算中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概述可观测是什么呢?维基百科中这样说:可观测是通过外部表现判断系统内部状态的衡量方式。在应
一、什么是数据可观测?数据可观测是一种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控、检测、预测、预防和解决基础架构、数据和应用程序层中的问题。企业应用程序的可观越高,就越容易确定影响其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问题的确定和修复,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可靠和高效。二、什么是APM?APM就是应用性能监测,APM工具是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用于监控企业基础架构中的应用层。APM通过输出日志和跟踪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1. Kubernetes网络概念Kubernetes网络模型:Kubernetes集群中的Pod之间、Pod与集群外部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Kubernetes的网络模型要求所有Pod都能够无需NAT地相互通信,并且能够访问集群外部的IP地址和端口。关键组件:CNI(容器网络接口):CNI是一个插件系统,用于连接容器到网络。Kubernetes通过CNI插件(如Calico、Flannel、
原创 2024-08-12 11:21:41
63阅读
什么是可观测可观测作为一个概念解释了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借助从环境本身提供的外部来源收集的数据来感知网络或环境。一个完全可观察的生态系统回答了“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帮助管理员查明问题,跟踪问题,找到根本原因,并在影响整个业务之前修复它。鲁道夫·E·卡尔曼(Rudolf E. Kálmán)引入了可观测的概念,作为衡量系统内部状态从其外部输出的知识中推断出的程度的指标。Gartner将可
# 可观测架构:洞察系统、提升性能的钥匙 ## 引言 在现代软件开发与运维中,确保系统的可观测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可观测架构能够帮助开发者和运维人员从系统中提取出关键的、可操作的洞见,以便快速诊断问题和优化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可观测架构的概念,组件及其实现方式,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可观测架构? 可观测架构是一个设计理念,旨在通过收集、分析和可视化来自应用程序及
原创 2024-10-04 07:10:07
100阅读
引子  随着分布式架构越来越成熟,微服务、云原生架构(服务端架构演进史)的爆发式增长,可观测(Observability)已经被纳入了架构必备知识体系。2017 年的分布式追踪峰会(2017 Distributed Tracing Summit)结束后,Peter Bourgon 撰写了总结文章《Metrics, Tracing, and Logging》系统地阐述了这三者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
Kubernetes 上的系统的可见性的需求不断增长。 如果没有适当的可观,就很难监控在 Kubernetes 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健康状况。 推荐10款开源工具。
原创 2023-03-13 11:27:22
336阅读
2点赞
在云原生时代,基础设施与 Application 的构建和部署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例如
原创 2022-08-20 00:58:01
1191阅读
上一期可观测文章《可观测(一)》里面聊了可观测的定义、价值和三大支柱。其中值得再次提及的是,可观测的核心目的是以量化的方式管理企业的基础设施(包括中间件等)、平台和应用程序。正所谓 “如果你无法量化它,你就无法管理它” -- 彼得·德鲁克。同时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可观测要完成闭环,终究需要告警管理平台来做连接--将问题指标即时反映给相关维护人员,以解决系统无法自修复的问题,同时提高系统自修
 整体解决方案 指标确定指标对于使用函数计算的用户而言,更关心的是业务逻辑,因此,常用的用户侧函数监控指标会包括以下几种:函数的总执行次数;函数的平均执行耗时;关键错误类型的发生次数(超时、并发超限、5xx 系统故障等);函数执行的资源使用情况;而对于平台侧来说,往往更加关注的是函数计算的服务体系是否在正常工作以及涉及到的底层集群资源是否健康。因此,平台侧的系统监控通常会关注以
原创 2023-01-22 08:35:55
418阅读
可观测应用 日志、指标和跟踪是应用程序可观测的三大支柱,前二者更多的是属于传统的“以主机为中心”的模型,而跟踪则“以流
原创 2022-11-13 00:00:54
228阅读
!! 大家好,我是乔克,一个爱折腾的运维工程,一个睡觉都被自己丑醒的云原生爱好者。作者:乔克公众号:运维开发故事博客:www.jokerbai.com随着分布式架构逐渐成为主流,“可观测”一词也日益频繁地被人提起,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概括为如下三类:聚合度量(metrics)事件日志(logging)链路追踪(tracing)这三个方向虽然各有千秋,各有侧重,但是又不完全独立。在Peter
推荐 原创 2023-03-14 10:17:26
88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