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 要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实现图像的平滑处理一 数据采集
1.1原理分析
1.2项目代码二 图像的加噪处理
2.1加入高斯噪声
2.1.1 原理分析三 图像的去噪原理
3.1典型的去噪算法分析
3.2 均值滤波
3.3 中值滤波四 实验处理
4.1均值滤波去噪
4.1.1项目代码
4.1.2仿真结果
4.1.3项目分析
4.2 中值滤波去噪
4.2.1项目代码
4.2
MATLAB二维图形绘制数据点标记数据点颜色线型曲线图一、plot函数(一)最简单的plot函数调用格式: plot(x)(1)plot函数的参数 X 为普通向量,(2)plot函数的参数 x 是复数向量,(二)plot(x, y)(1)plot(x, y) 的函数参数 (x, y 为 长度相同的向量)(2)plot(x, y)的函数参数 (x是向量,y是矩阵)(3)plot(x, y)的函数参
转载
2024-04-01 08:35:09
403阅读
chapter8 二维图形这一章的内容是关于二维图形的,这是Qt中相当精彩,但也是相当复杂的一个部分.你有很高的自由度,用Qt提供的方法实现相当完美的效果,一会儿会给出一个时钟的例子,但是用代码来表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对付复杂的视图,Qt还提供了一个图形项的框架,借助QGraphicsView, QGraphicsScene和QGraphicsItem,实现更加完美的交互,但是这部分的内容,尤其
转载
2024-07-27 16:41:47
77阅读
# Python 二维平滑实现指南
## 引言
在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中,二维平滑技术常用于减少噪声和提高信号的可读性,尤其是在图像处理和科学计数中。本文将向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二维平滑的过程,包括所需的步骤、代码示例以及相应的注释。
## 整体流程
在实现二位平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15 03:24:56
365阅读
# Python 二维坐标平滑实现指南
在数据处理中,平滑化点数据对于分析、可视化和模型构建至关重要。本文将引导你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二维坐标的平滑。以下是整个实现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1 | 准备数据:生成或导入二维坐标数据 |
| 2 | 定义平滑算法:选择合适的平滑算法 |
| 3 | 实现代码:将算法实现为函数 |
原创
2024-10-17 11:31:08
139阅读
matlab中画直线的最简单方法
plot([x1 x2],[y1 y2])
一线段两点 (0 0)(3 4)
plot([0 3],[0 4])
matlab中设置坐标范围
plot(w1,w2);
axis([0.0 1.0 0.0 1.0])
注意放在plot的下面
Mathematica函数及使用方法
(来源: 北峰数模)
----------------
使用matlab绘制三维图形的方法 使用matlab绘制三维图形的方法 三维曲线 plot3函数与plot函数用法十分相似,其调用格式为: plot3(x1,y1,z1,选项1,x2,y2,z2,选项2,…,xn,yn,zn,选项n),其中每一组x,y,z组成一组曲线的坐标参数,选项的定义和plot函数相同。当x,y,z是同维向量时,则x,y,z 对应元素构成一条三维曲线。当x,y,z是同维矩阵时
画图需要添加序列,添加序列有两种方式。1、右击控件选择Properties,在TeeChart Pro Editor选项卡中单击Edit Chart,就可以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编辑TeeChart控件的属性,如下图。单击Add按钮,选择第一个Line类型作为示范,如何点击OK。如下图。添加完序列之后,接下来就要往序列中添加数据了。有三种方式添加数据:第一
转载
2023-11-24 02:14:01
73阅读
普通的直方图就是统计图像中像素灰度出现的次数。
二维直方图的其中一维就是普通的直方图,即统计图像中像素灰度出现的次数。
另一维的概念就比较模糊了,我看很多论文中都是用的当前像素邻域均值灰度出现的次数。按照这个意思,其实用当前像素邻域中值灰度出现的次数也是可以的。或者用什么厉害的算法处理一下,在统计出现灰度的次数也是可以的。所以按照这样推广,其实构成N维直方图也是未尝不可的。
至于有什么用处嘛,我还
转载
2020-09-10 16:30:00
188阅读
2评论
%% 12.ezploar()极坐标图形
原创
2023-05-21 22:51:12
480阅读
# Python二维矩阵高斯平滑:基础与应用
## 什么是高斯平滑?
高斯平滑(Gaussian Smoothing)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利用高斯函数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以减少噪声和细节。高斯滤波的核心在于利用高斯核(Gaussian Kernel)对图像的每一个像素进行加权平均,从而达到平滑效果。高斯函数是一个钟形曲线,其数学形式如下:
$$
G(x, y) = \frac{1}{2
## PYTHON 二维五点平滑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平滑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平滑图像可以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使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析。Python提供了许多库和算法来实现图像的平滑处理。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二维五点平滑算法,并提供代码示例来演示它的实现。
### 二维五点平滑算法简介
二维五点平滑算法是一种基于邻域像素值的平滑方法。它的原理是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取周围5个像素的
原创
2023-12-16 06:29:42
281阅读
//2019.07.141、matplotlib模块输出函数图像应用时主要用的是它的ptplot模块,因此在导入使用该模块时可以直接用以下语句: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2、matplotlib模块输出图线时它得到坐标轴数值以及标题正常默认是英文形式,而如果需要在转换成为中文形式并且需要正常输出负号则需要用以下两句python语句设置一下,这样便可以正常输出中英
转载
2024-06-03 08:12:02
54阅读
参考自:《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第二章######################################################################程序流程:1.收集数据:提供文本文件2.准备数据:使用Python解析文本文件3.分析数据:使用Matplotlib画二维扩散图4.测试算法:使用提供的部分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测试样本和非测试
转载
2023-12-13 16:30:24
62阅读
三维曲线plot3函数 plot3(x,y,z)变化形式:x\y\z是同型矩阵时 曲线条数等于矩阵列数x y z 中有向量、也有矩阵 行(列)向量的长度与矩阵列(行)数相同含多组输入参数的plot3函数plot3(x1,y1,z1,x2,y2,z2,···,xn,yn,zn)含选项的plot3函数plot3(x,y,z,选项)fplot3函数fplot3(funx,funy,funz,tlims)
文章目录一、绘制二维曲线的基本函数1. plot 函数的基本用法2. 含多个输入参数的 plot 函数3. 含选项的 plot 函数4. 双纵坐标函数 plotyy二、绘制绘制图像的辅助操作1. 图形标注2. 坐标控制3. 图形保持4. 图形窗口的分割 二维图形是将平面坐标上的数据点连接起来的平面图形。可以采用不同的坐标系,除直角坐标系外,还可以采用对数坐标、极坐标。数据点可以用向量或矩阵形式给
一、图形控制
plot(x, y, 'CLM')
C:曲线的颜色(Colors)
L:曲线的格式(Line Styles)
M:曲线的线标(Markers)
x = 0:0.5:4*pi; % x 向量的起始与结束元素为 0 及 4*pi, 0.5为各元素相差值
y = sin(x);
plot(x,y,'k:diamond') % 其中k代表黑
转载
精选
2011-08-27 15:22:29
2209阅读
数据文件是MATLAB中经常使用的用于保存变量的文件,扩展名为mat。以标二进制格式将变量进行保存的一种文件格式,数据文件的生成和调用是由save函数和load函数完成。实例1----实现MATLAB程序代码如下:>>load gatlin %gatlin是MATLAB自带的一个图片数据文件
>>image(X) %调出图片
>>title('大佬合照
转载
2024-10-21 11:15:38
43阅读
靓仔/仙女你好,如果说高数中有一个知识你听过很多次却又不怎么懂,更不知道怎么用,那傅里叶变换必定榜上有名。大多数初次尝试的人都会隐隐觉得傅利叶变换复杂不好上手,实际上并非如此,本篇博客将会用短短一两页纸的篇幅,让你快速明白傅利叶变换的原理以及应用,让你能够从小白出发也能迅速上手,掌握这个数学神器。1. 基本知识大多数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多多少少会碰到需要做频谱分析的时候。然后查看书本,翻出了下面这
转载
2024-07-21 11:39:00
131阅读
SPOT多光谱数据模拟真彩色的三种方法 以往用户在用遥感数据合成真彩色影像时一般采用Landsat数据,这是因为Landsat的TM或ETM+传感器提供了R,G,B以及IR等共6个波段(1,2,3,4,5和7波段)的多光谱数据,不足之处是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稍低。法国SPOT数据不仅空间分辨率较高,而且具有立体测图能力,使用SPOT多光谱波段数据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但是SPOT数据产品没有蓝色波段的通道
转载
2024-06-08 12:43:35
1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