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U与IP分片(可选内容了解)这里来讲一个比较有趣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设置过家用路由器的经历,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在设置拨号的时候,里面有一个MTU,值通常是1492或者1480,如果接入方式改为DHCP的情况下,MTU就变成了1500,为什么呢?(1)了解MTU的作用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最大传输单元。还是以上面的例子,为什么路由器拨号的时候要把M
前言学习了IP协议后,都知道IP协议本身是不提供可靠性保障的,那么数据包在这么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传输,总会遇到问题,如果遇到问题后,被丢弃、无回应,可能作为工程师的我们来说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别提普通用户了,所以数据包发送出去如果被丢弃、或者某些原因造成的不可达,需要一种协议来进行通知原因,这个协议就是这篇要讲解的ICMP。ICMP有啥功能ICMP全称叫做Internet Control Me
不同网段通信的过程不同网段就分两种了,同一个局域网下面,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或者是从局域网去往互联网的通信,那么这个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还记得第二篇这个内容吗,访问者把数据交给网关,当时候是没有讲解这个里面的细节部分,这里就来填坑,之前介绍的时候省略掉了ARP的过程,那这里就用模拟器来还原下,由于现在还没学习过路由交换的知识点,这里简化下环境。看到这个图是不是比较迷糊,由于我们还没学习路由的知识点
填坑的开始在第二篇的时候以及第五篇都提到过,在通信过程中,A发送数据包给B,三层需要封装源目IP,二层需要封装源目MAC,这样才能够完成通信,那么在一个局域网中,甚至互联网中,二层的MAC该怎么去封装呢?又是如何去知道对方的MAC是多少的呢?这篇就来填这个之前一直说的这个坑,并且这个内容的知识点是学习后续的关键理论以及整个数据通信的核心部分,这个学好了在后续学习路由交换的技术以及排错都会有很大的帮
回顾之前上一篇了解了IP协议的各个字段的作用,以及提到了特别重要IP地址,在网络世界中作为通信识别的唯一寻址信息,让两台终端通信知道如何去跟回,其实网络世界更像我们现实世界的缩影,很多能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影子,特别在于寄信件的时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地址信息,这个能是去往目的地的关键信息,现实中通过各个省份、城市、区县、区域来定位到具体位置,并且,这个地址是唯一的,不能出现重复,否则信件就不知道如何
前言在上一篇,学习了链路层的以太网协议,知道了MAC地址,在以太网中,找到对应的终端最终依靠的是MAC地址,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大家可能发现并不是使用的MAC地址,而是IP协议,比如(1)浏览器输入域名会通过DNS解析到IP地址;访问共享文件夹时,输入对方电脑的IP地址即可;在进入某个设备的后台的时候,输入对应设备的IP地址即可进入。 (2)博主比较喜欢看悬疑、推理、警匪的影视/电影,美剧
前言前面讲解了一个网址访问中的通信过程,接下来几篇来把这个过程里面一些细节的地方讲解下,这些完毕后就开始正式进入路由交换的内容了。相信大家都玩过单机游戏,记得博主最早开始喜欢玩像CS、半条命、帝国时代、魔兽争霸3、英雄无敌这些单机游戏,后来选了计算机专业后,为了更好的学习在第二学期购买了台笔记本,中午跟晚上就喜欢跟宿舍的人一起玩这种联机游戏,下面就从这样的故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内容。 我们
网络协议在我们生活中,使用互联网是日常必不可少的事情了,经常会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去追剧、购物、聊天、办公,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实是会使用到很多的网络协议。以最常见的家庭网络举例,我们在办理了宽带后(不管从电信、联通、移动),接上一个家用无线路由器简单初始化后,对于用户而言它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它不会去关心怎么是实现的上网,上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是作为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我们,这个是必续了解了,毕竟以后是
DNS又是什么? 在DHCP获取的参数中,IP、掩码、网关之前学过都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了,但是另外一个参数,DNS没有接触过,那它在网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SecureCRT.9.6.0 中文绿色版本,带配色(打开即用)」链接: https://pan.quark.cn/s/bec305a8398f相信大家都使用过手机通讯录(联系人的功能),因为手机号码太长了,所以给他起一个
前言「SecureCRT.9.6.0 中文绿色版本,带配色(打开即用)」 链接:https://pan.quark.cn/s/bec305a8398f不知道大家在看到这个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好复杂】【看不懂】【终端数好多】,这里不看整体的结构怎么样,来看看终端数量都非常的多,终端要与网络中进行通信,势必需要IP地址,从最开始学习到现在好像都是手动去设置的终端IP地址,如果一个网络中有几
前言上一篇了解了TCP的三次握手过程,目的、以及如何保证可靠性、序列号与ACK的作用,最后离开的时候四次挥手的内容,这还只是TCP内容中的冰山一角,是不是觉得TCP这个协议非常复杂,这一篇我们来了解下传输层另外一个协议UDP。【VMware与VirtualBox最新版,网工必备】 链接:https://pan.quark.cn/s/0042e9924c3eUDP数据报UDP相对TCP来说是一个非常
不同网段通信的过程不同网段就分两种了,同一个局域网下面,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或者是从局域网去往互联网的通信,那么这个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还记得第二篇这个内容吗,访问者把数据交给网关,当时候是没有讲解这个里面的细节部分,这里就来填坑,之前介绍的时候省略掉了ARP的过程,那这里就用模拟器来还原下,由于现在还没学习过路由交换的知识点,这里简化下环境。「史上最简Radius服务器【附带使用方法】.zip」
(1)子网掩码之所以出现大量地址浪费,在于早期的地址分类采用的是固定的网络位与主机位的长度,不能灵活的规划,所以在后面打破了这个规则,32比特的IP还是分为网络号与主机号,但是不在采用固定的长度形式,可以根据环境需求来变化长度,那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之前的主机与网络设备都是通过固定分类来识别的,而现在网络号的长度不确定,那怎么来识别呢?这个识别的功能就是子网掩码。(打破这个规则的是CIDR与VLSM
回顾之前上一篇了解了IP协议的各个字段的作用,以及提到了特别重要IP地址,在网络世界中作为通信识别的唯一寻址信息,让两台终端通信知道如何去跟回,其实网络世界更像我们现实世界的缩影,很多能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影子,特别在于寄信件的时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地址信息,这个能是去往目的地的关键信息,现实中通过各个省份、城市、区县、区域来定位到具体位置,并且,这个地址是唯一的,不能出现重复,否则信件
前言在上一篇,学习了链路层的以太网协议,知道了MAC地址,在以太网中,找到对应的终端最终依靠的是MAC地址,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大家可能发现并不是使用的MAC地址,而是IP协议,比如(1)浏览器输入域名会通过DNS解析到IP地址;访问共享文件夹时,输入对方电脑的IP地址即可;在进入某个设备的后台的时候,输入对应设备的IP地址即可进入。【华为 eNSP 模拟器全部配套软件与设备包】链接: &
前言 前一篇介绍了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体系每层的作用以及分层的好处,但是对于一个应用数据访问来说,在TCP/IP协议体系中,它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各层之间共同完成,直到从物理层介质变成比特流发送出去,这一篇就以一个平时常用的网站访问来了解下整个的通信过程。(这个过程不严谨,只是让初学者理解起来更加方便,省去了一些细节的过程。)当我打开浏览器,访问自己博客时,中间经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