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Zenoss 3.2版本一起用Zenoss,觉得这个开源软件很对企业应用的需求。今天上午看到有人在群里说ZENOSS 5发布了,马上到其网站上查有什么新的内容。新版本有很大的变化!更适用于大量采集数据的存储。总架构如图:将采集和管理功能分离。在service pool里,用到最新的docker技术,便于用户对控制台进行更新与管理。数据存储的架构:采用基于HBASE的opentsdb存储任意时间
2012云计算架构师峰会,讲解的内容真不错!
近来接触了几个做ITIL咨询的人,能力比较强。 互相聊天后,感觉做ITIL咨询和ITIL工具的,是两个很关联的行业却又明显有不相关的两群人。 就好像一个是文科,一个是理科。 文科在谈管理方法,理科在低头闭门研究功能实现。 唉。。我觉得这样最后ITIL怎么也落不好地。
“网络管理”产品介绍,这个文章,主要记录一下我在工作中,遇到的过的单纯的“网络管理”方面的产品。 “网络管理”产品的主要功能总结: 1、主要是对网络设备方面的管理 2、基本上都会强调自身的拓扑(99%是说二层物理拓扑)的准确 3、国内更强的产品,能通过二层拓扑功能,引出一些其他功能,如IP-MAC-PORT
ITIL不管是V2还是V3的实施,很多人一头雾水,不知怎么样才开始实施?先实施哪个流程?最后实施哪个流程? 我在这里,却想问一句: 你在实施ITIL前,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真的想用ITIL的方法,帮你解决一些问题,那么,请在ITIL前,做好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综合IT监控平台建设 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综合IT监控平台,你的ITIL所有流程的驱动,基本上都会是被动的
我是从03年底进入综合IT管理产品这个行业的,原来是一家公司的服务器管理工程师。 在03年底甚至现在,很多人还不了解“综合IT管理”是什么意思。 我只好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用户“我们就是卖网管产品的”。 用户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网管啊,你能画拓扑吗?你能配置交换机吗?然后就一串专业的网管产品的需求。
我认为建立网络、系统、应用、安全、桌面等等,甚至包括ITIL的综合IT运维平台,第一要素,第一关键问题,是要充分考虑 数据共用性 君不见很多厂商,为了完成搭建出一个“综合IT运维平台”的空架子,收购或独立开发或OEM,总之别人有的功能,我是一定要有,但没有考虑数据的共用性,就造成多个功能之间,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和不同的数据操作。 从而造成综合IT运维平台在后
总的来说,IT运维产品发展,经历了 独立为王 -> 集成为主 -> 平台为主 -> 综合运维 这几个大的过程(形式)。 独立为王:(我没有打错,就是 独立为王),每个产品功能很独立,互不干涉,独立为王。比如cisco的管理软件不会去管理华为,微软的MOM不会去
ITIL 现在比较流行的V2和V3版本。这两个都是好的版本,并不是说V3出来后,V2就会作废。 V2太过于强调流程 V3太过于强调战略性 我个人觉得V2比较适合于与用户内部认可,适合于公司内IT部门的实施。 V3适合于IT规划和建设,比较适合于IT外包服务公司。 (我突然觉得V2是实干型,V3是口号型,呵呵)
我对IT运维的个人定义
近期常在《网管员世界》看到国内某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在大谈ITIL、ITSM、BSM等实现。 看了好几期,发现这哥们可能对一些基本原理分析的有些误区。 很多人喜欢大谈ITIL/ITSM,却不知道这两者不是同一概念!也不同一个东西! ITSM:IT service manager ITIL : 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