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
集成软件管理的目的是协调软件项目的工程活动和管理活动。集成软件管理将软件工程活动和软件管理活动集成为一个协调的、已定义的软件过程,即项目定义软件过程,并据此计划和管理软件项目。 集成软件管理的活动涉及的主要内容: 实施集成软件管理一般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 按照文档化的规程,剪裁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制定项目定义软件过程
前段时间出差,好久没有更新了,现在补上一些最近的想法和思路。 集成软件管理简称ISM(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集成的过程是一个协调的过程,CMM3级上的集成软件过程是说明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裁剪问题。为了实现集成软件管理,一个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组织策略,保证所有项目都根据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和相关的过程财富来进行计划、管理。 集成软件管理的目的是将软件工
组织过程定义的流程图: 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包括过程元素的描述和软件过程体系结构的描述。软件过程元素是一个软件过程描述的构成元素,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描述软件过程而将整个软件过程分解形成的。每个过程元素包括一组妥善定义的、有限的、紧密相关的任务。 软件过程体系结构是对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概括性描述,它描述组织标准软件过程中软件过程元素的排序、界面、相互依赖关系及其他关系。  
1.组织过程焦点的实施过程 组织过程焦点的内容主要是了解项目的和组织的软件过程状况,协调有关软件过程的各项活动。例如:软件过程的制定、维护、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过程活动通常由诸如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那样的组来具体负责。组织过程焦点的活动过程如图 2. 组织过程焦点的
1. 建立了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过程成熟度的关注焦点从项目的管理转向组织的体系和管理。全组织建立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标准过程,软件工程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被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已经文档化。在CMM中,此标准过程被称为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帮助软件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工作得更有效。当需要时,可以利用组织积累的软件过程资源;对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进行
软件配置管理的执行约定和执行能力 执行约定 为了实施软件配置管理,项目开发过程要制定一个文档化的方针政策。该方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项目SCM的机构(或人员)及其职责; 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行SCM; 对交付用户的软件产品、指定的内部软件工作产品和指定在项目内部使用的支持工具都要实行SCM; 项目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它是软件过程的关键要素,是开发和维护各个阶段管理软件演进过程的方法和规程。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建立和标识软件配置管理项(软件工作产品及其描述等),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维护其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跟踪性。 软件
软件项目计划的实施流程图: 应用软件项目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制订完整的、易于理解的项目计划,改进成本和日程,预计并文档化项目活动。 软件项目计划可以有多种实现过程,其中一种实现过程把软件项目计划分为六个阶段。 (1) 计划初始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首先要确定一位软件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检查项目的工作说明,明确初始需求,对成本、资源和日期需求进
软件项目计划简称SPP(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也称软件开发计划SDP(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 软件项目计划管理的目的是制订软件项目进行软件工程和管理的合理计划,并将计划付诸实施。软件项目计划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软件项目计划体现了
CMM2级是在同类项目成功经验上,建立必要过程准则来确保同类项目再一次的成功。 CMM 2级的基本特征为: 1.可重复 在可重复级(等级2)上,已建立了项目软件管理的方针和规程,有助于将类似项目的经验用于对新项目进行规划和管理,使对项目软件的管理过程有效而制度化。这样,尽管项目软件所实施的具体过程可能不同,但可运用以前项目开
CMMI是在CM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并发扬了CMM的优良特性,借鉴了其他模型的优点,融入了新的理论和实际研究成果。它不仅能够应用在软件工程领域,而且可以用于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 自从1994 年SEI 正式发布软件CMM以来,相继又开发出了系统工程、软件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方面的多个能力成熟度模型。虽然
过程改进环境: 过程改进环境大致如图 在经营环境中要针对组织的特定需要和经营目标,通过对资源、文化等限制的明确说明和理解,来实现软件过程改进。 过程改进指南 ISO/IEC TR 15504第7部分给出了软件过程改进指南: 1.软件过程改进的基本条件 软件过
过程评估环境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是有挺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直接上图可以看的清楚一点: 软件过程评估的具体要求 进行软件过程评估有以下四方面的具体要求。 定义评估输入
早安,世界 定义评估输入 定义评估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1.评估委托者的身份及其与被评组织单位的关系; 2.评估目的,包括与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3.评估范围,包括要调查的组织单位的过程、评估范围内每个过程要调查的最高能力等级、部署这些过程的组织单位、评估环境; 4.评估限制,可能包括可用的关键
软件过程评估都是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的,评估的目的在于暴露问题和帮助经理和工程师改进他们组织的软件过程。评估能否成功取决于管理者和专业人员两方面对改进组织的支持。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软件过程评估制定了国际标准,其标准号为ISO/IEC15504。 20世纪90年代初,ISO
实施CMM时,首先要确定人员的构成和各组织机构的划分。它是实施CMM的组织保证,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 CMM在制定软件过程实施中应本着尽量不和具体的组织机构及组织形式相联系的原则,为的是能提供一个独立于具体企业而又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模型框架。在实施各种软件过程的各种关键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人员和组织机构。 &n
其实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评价之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在具体操作中很多人会弄混淆。 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评价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尽管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在方法上有较多相似之处,但软件过程评估或软件能力评价的结果可能不同。这是因为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在动机、目的、输出和结果的所有权等方面均不同,导致二者在会谈、目的、调
软件过程评估所关注的是软件组织自身内部软件过程的改进问题,目的在于发现缺陷,提出改进的方向。 我简要的说明一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评估评价组,该组的成员应具有丰富的软件工程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并接受过CMM模型基本概念和评估及评价方法方面的有关培训。 第二步:填写提问单,完成问卷调查和取样工作。其内容和涉及
关键过程域的目标概括了该关键过程域的关键实践,为了达到有关目标,必须实施相应的关键实现。一般情况下,关键实践描述了应该“做什么”,但并没有规定“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必须由项目组织自己去解决。 每个关键过程域所包含的关键实践涉及5个方面,这5个方面是:执行约定、执行能力、实施活动、度量和分析、验
我们已经了解了成熟度模型的外在形式,分为5个层级,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优化级5个层次。下面了解一下什么事内部结构: CMM的每个等级都被分解为3个层次加以定义。这3个层次是关键过程域、公共特性和关键实践。每个等级由几个关键过程域组成,这几个关键过程域共同形成一种软件过程能力。每个关键过程域按4个关键实践类加以组织;每个
CMM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架构,将软件过程改进的进化步骤分成5个等级,为过程不断改进奠定了循序渐进的基础。进化架构如图1-1所示。 阶梯式的进化架构图定义了一个有序的尺度,每一个等级为一个台阶:从一级二级是规范化过程;从二级到三级是标准化、稳定的过程;从三级到四级是可预测的过程;从四级到五级是持续改进过程。 CMM以具体实践为基础,是一个软件工程实践的纲要,以逐步演进
小弟初来乍到,最近翻阅研究了很多文献资料,整理了一下思路,在此与各位牛人分享。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概况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发展概况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用户的信任、支持和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尤其是软件企业,用户满意的一个最基本因素就是软件质量。由
在我们大谈软件评估的同时,我们先来确定一个概念,什么是能力成熟度模型。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 Maturity Mode1,CMM),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为了满足美国联邦政府评估软件供应商能力的要求,于1986年开始研究的模型,并于1991年正式推出了CMM1.0版。CMM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