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9年在豆瓣标记「想读」的,当时这本书还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一直没读,直到今年发现俞军老师推荐了《这才是心理学》,才买来看,发现已经是第10版了,一本书能到第10版,这已经是一个不用怀疑,看了不会后悔的标志。


回忆当时没读的原因,应该是看到这本书里的主要观点其实都是常识,特别是对于一个典型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但工作了十多年以后,离这些学校里的「科学素养」训练日渐疏离,看这本书复习一下也好。


我觉得她讲得其实不是心理学,而是一种科学思想,只不过将这些思维应用在了评判「这不是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的领域上。


下面就说部分,我认为值得时刻牢记于心的科学思想,想看全部的还是卖书去吧。


  1. 实证主义,即可以被「观察」证实,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假说,如「天圆地方」,但,受限于观察能力,我们可能出错,好在科学是乐于被「证伪」的,而不是像「浙大玉泉的毛主席打车雕塑,当没有人看到的时候,主席会把手放下来」这类的说法无法证伪。
  2. 公共性,即结果可重复,可以通过、乐于接受同行评审。江湖术士尝尝避开科学出版的常规渠道(而这个渠道并不窄),而选择直接通过媒体公开各种「发现」。他们的常见说辞中还经常表现出被主流科学「打压、迫害」。
  3. 可证伪性,某些所谓的心理治疗就没有,比如「有效了就是治疗的效果,无效是因为心不诚???」。人类害怕被证伪是为了追求一种安全感,从而提出各种无法被证伪的解释,而心理学并不追求那类事后能解释一切,但事先无法做出任何预测的理论,对这种解释系统的追求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
  4. 「个案研究」和「见证」价值有限(书中更绝对,用了「毫无价值」一词)。个案的鲜活性能对人们的评判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与科学方法是相悖的,一个有趣的案例:朋友开车送你去机场,起飞前祝你一路平安,但从概率上讲,他开车回家死于车祸的概率大于坐飞机的你。如果你想证明某种谬论或者反对某种理论,总能找到个案和见证,所以,个案与见证只能用于阐述观点,而不能用于证明观点,即证明的过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论。
  5. 相关不一定有因果,这个老生常谈了。这个例子很有意思,私立学校学生成绩好于公立学校,是因为教学质量好?还是因为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本身的特点?再来个例子,美国空气质量很好的亚利桑那州,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怎么解释?原来是患病者都搬到了这里,然后死在了这里。
  6. 控制组与对照组的试验方法。很多人难以理解,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A疗法使得症状好转,并不能证明A是有效的。这里还可以扩展出「双盲实验」、「三盲实验」的概念。我们做产品时,用的AB Test就是这一科学方法的延展。
  7. 关联性原则: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即理论解释效力的范围被拓宽了。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兼容牛顿的理论(低速运动下的近似)。所以,要警惕「全新」,「推翻原来所有」。
  8. 聚合性原则:科学很少跃进,很少通过某个实验一锤定音。在科学中,证据融合的过程就像投影仪慢慢对焦,起初,屏幕上的模糊影像可能代表任何东西,随着调整焦距,虽然图像仍然不能被清楚地识别出来,但许多其他的可能假设会被排除。
  9. 多因素原则:很少有某一行为只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更多是多因素的,不过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多省事啊。比如美国政坛对财富两级分化原因的辩论:到底是:新移民,非熟练工;全球化,岗位外包;工会话语权降低;减税政策?其实,也许都是原因。
  10. 个案无法否定概率结论。比如,「隔壁老王16岁就开始一天三包烟,现在80多了还很硬朗」,无法否定「吸烟者更容易死于肺癌」。顺手把「某某人」当成一种工具,只是把与自己观念相悖的事实屏蔽掉,自我欺骗而已。
  11. 很多科学只能预测群体概率,无法预测个体的具体情况。他做了这个治疗以后,多久能好?我们这儿接下来哪天会有地震?我应该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有前途?哪一家共享充电宝的公司会最终胜利?都是无法回答的。
  12. 赌徒谬误:把原本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联系的。我们经常强行解释一些现象,很多事也许真都是偶然性起到了很大的因素。比如我前几天发的那篇《权力的距离,BAT的宿命》是典型的反例,很高兴有不少同学还是能指出问题所在。但,可悲的是,这样内容的点击率反而更高。



最后,一些零散记录与思考:

  1. 大众一提到心理学,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名字很可能是「佛洛依德」,但,他的精神分析并不被主流科学派的心理学家认可,主要原因有「不可证伪」、「过于依赖个案研究」、「不做控制实验」、「只能解释,不能预测」……佛洛依德提出了一种很有趣的假设,但并未做真正的检验。
  2. 大众眼中的星座、属相、血型、玄学、人生哲理和各种鸡汤完全不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因为不满足「可检验」的标准。
  3. 心理咨询,我对本书的理解,貌似也处于一个争议很大的边缘地带,当然,「是否属于科学范畴」和「是否有效」不是一个概念。
  4. 亚里士多德:受过教育的标志是可以去思考一种思想,而不是去接受它。
  5. 认知失调理论,仍然处于科学争议当中。
  6.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种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
  7. 关于家庭排列、NLP、萨提亚等,我认为他们属于非科学的范畴,但我也依然有兴趣带着心里的问号去了解一下。
  8. 本世纪以前,整个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
  9. 大脑是贪得无厌的意义制造者,书中把墨迹实验当做反例。
  10. 重大灾难后的「紧急事件应激」,也是存在争议的,但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都很少能被理性客观的谈论其有效性。
  11. 赚钱、减肥和拥有更好的性生活是老百姓永恒的三大主题。
  12. 为什么心理学的争议比其他科学多很多?作者的解释是,大多数科学成熟于精英控制社会结构的年代,那个时候普通人的意见没有影响力。而心理学则产生于一个民主的传媒时代,忽视公众意见会危及自身。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