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9

968. 监控二叉树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给定一个二叉树,我们在树的节点上安装摄像头。

节点上的每个摄影头都可以监视其父对象、自身及其直接子对象。

计算监控树的所有节点所需的最小摄像头数量。

示例 1:

day19_二叉树

输入:[0,0,null,0,0]
输出:1

示例 2:

day19_二叉树_02

输入:[0,0,null,0,null,0,null,null,0]
输出:2

提示:

1.给定树的节点数的范围是 [1, 1000]
2.每个节点的值都是 0

思路

应该用后序遍历从下到上进行推导

  • 情况一:左右节点都有覆盖

左孩子有覆盖,右孩子有覆盖,那么此时中间节点应该就是无覆盖的状态了

day19_动态规划_03

  • 情况二: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无覆盖的情况

day19_java_04

  • 情况三:左右节点至少有一个有摄像头
  • 情况四:头结点没有覆盖

day19_二叉树_05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binary-tree-cameras/
* 0:该节点无覆盖
* 1:本节点有摄像头
* 2:本节点有覆盖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0:18
*/
public class _968_监控二叉树 {

int result = 0;

public int minCameraCover(TreeNode root) {
result = 0;
// 情况4
if (traversal(root) == 0) { // root 无覆盖
result++;
}
return result;
}

private int traversal(TreeNode root) {
// 如果是空节点,应该设置该节点有覆盖
if (root == null) {
return 2;
}

int left = traversal(root.left); // 左
int right = traversal(root.right); // 右

// 情况1
// 左右节点都有覆盖
if (left == 2 && right == 2) {
return 0;
}

// 情况2
// left == 0 && right == 0 左右节点无覆盖
// left == 1 && right == 0 左节点有摄像头,右节点无覆盖
// left == 0 && right == 1 左节点无覆盖,右节点有摄像头
// left == 0 && right == 2 左节点无覆盖,右节点覆盖
// left == 2 && right == 0 左节点覆盖,右节点无覆盖
if (left == 0 || right == 0) {
result++;
return 1;
}

// 情况3
// left == 1 && right == 2 左节点有摄像头,右节点有覆盖
// left == 2 && right == 1 左节点有覆盖,右节点有摄像头
// left == 1 && right == 1 左右节点都有摄像头
// 其他情况前面代码均已覆盖
if (left == 1 || right == 1) {
return 2;
}

// 以上代码我没有使用else,主要是为了把各个分支条件展现出来,这样代码有助于理解
// 这个 return -1; 逻辑不会走到这里
return -1;
}

}

509. 斐波那契数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斐波那契数 (通常用 ​​F(n)​​ 表示)形成的序列称为 斐波那契数列 。该数列由 ​​0​​​ 和 ​​1​​ 开始,后面的每一项数字都是前面两项数字的和。也就是:

F(0) = 0,F(1) = 1
F(n) = F(n - 1) + F(n - 2),其中 n > 1

给定 ​​n​​​ ,请计算 ​​F(n)​​ 。

示例 1:

输入:n = 2
输出:1
解释:F(2) = F(1) + F(0) = 1 + 0 = 1

示例 2:

输入:n = 3
输出:2
解释:F(3) = F(2) + F(1) = 1 + 1 = 2

示例 3:

输入:n = 4
输出:3
解释:F(4) = F(3) + F(2) = 2 + 1 = 3

提示:

0 <= n <= 30

思路

动规五部曲:

这里我们要用一个一维dp数组来保存递归的结果

  1.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的定义为:第i个数的斐波那契数值是dp[i]

  1. 确定递推公式

为什么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入门题目呢?

因为题目已经把递推公式直接给我们了:状态转移方程 dp[i] = dp[i - 1] + dp[i - 2];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题目中把如何初始化也直接给我们了,如下:

dp[0] = 0;
dp[1] = 1;
  1. 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 ​​dp[i] = dp[i - 1] + dp[i - 2];​​ 中可以看出,dp[i]是依赖 dp[i - 1] 和 dp[i - 2],那么遍历的顺序一定是从前到后遍历的

  1. 举例推导dp数组

按照这个递推公式dp[i] = dp[i - 1] + dp[i - 2],我们来推导一下,当N为10的时候,dp数组应该是如下的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fibonacci-number/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0:59
*/
public class _509_斐波那契数 {

public int fib(int n) {
if (n <= 1) {
return n;
}
int[] dp = new int[n + 1];
dp[0] = 0;
dp[1] = 1;
for (int i = 2; i <= n; i++) {
dp[i] = dp[i - 1] + dp[i - 2];
}
return dp[n];
}

}

70. 爬楼梯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假设你正在爬楼梯。需要 ​​n​​ 阶你才能到达楼顶。

每次你可以爬 ​​1​​​ 或 ​​2​​ 个台阶。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爬到楼顶呢?

示例 1:

输入:n = 2
输出:2
解释:有两种方法可以爬到楼顶。
1. 1 + 1
2. 2

示例 2:

输入:n = 3
输出:3
解释:有三种方法可以爬到楼顶。
1. 1 + 1 + 1
2. 1 + 2
3. 2 + 1

提示:

1 <= n <= 45

思路

动规五部曲:

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来记录不同楼层的状态

  1.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的定义: 爬到第i层楼梯,有dp[i]种方法

  1. 确定递推公式

从dp[i]的定义可以看出,dp[i] 可以有两个方向推出来。

首先是dp[i - 1],上i-1层楼梯,有dp[i - 1]种方法,那么再一步跳一个台阶不就是dp[i]了么。

还有就是dp[i - 2],上i-2层楼梯,有dp[i - 2]种方法,那么再一步跳两个台阶不就是dp[i]了么。

那么dp[i]就是 dp[i - 1]与dp[i - 2]之和!

所以dp[i] = dp[i - 1] + dp[i - 2] 。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dp[1] = 1;
dp[2] = 2;
  1. 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推公式dp[i] = dp[i - 1] + dp[i - 2]; 中可以看出,遍历顺序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的

  1. 举例推导dp数组

举例当n为5的时候,dp table(dp数组)应该是这样的:

day19_二叉树_06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climbing-stairs/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1:04
*/
public class _70_爬楼梯 {

public int climbStairs(int n) {
if (n <= 1) {
return n;
}
int[] dp = new int[n + 1];
dp[1] = 1;
dp[2] = 2;
for (int i = 3; i <= n; i++) { // 注意i是从3开始的
dp[i] = dp[i - 1] + dp[i - 2];
}
return dp[n];
}

}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cost ,其中 cost[i] 是从楼梯第 i 个台阶向上爬需要支付的费用。一旦你支付此费用,即可选择向上爬一个或者两个台阶。

你可以选择从下标为 0 或下标为 1 的台阶开始爬楼梯。

请你计算并返回达到楼梯顶部的最低花费。

示例 1:

输入:cost = [10,15,20]
输出:15
解释:你将从下标为 1 的台阶开始。
- 支付 15 ,向上爬两个台阶,到达楼梯顶部。
总花费为 15

示例 2:

输入:cost = [1,100,1,1,1,100,1,1,100,1]
输出:6
解释:你将从下标为 0 的台阶开始。
- 支付 1 ,向上爬两个台阶,到达下标为 2 的台阶。
- 支付 1 ,向上爬两个台阶,到达下标为 4 的台阶。
- 支付 1 ,向上爬两个台阶,到达下标为 6 的台阶。
- 支付 1 ,向上爬一个台阶,到达下标为 7 的台阶。
- 支付 1 ,向上爬两个台阶,到达下标为 9 的台阶。
- 支付 1 ,向上爬一个台阶,到达楼梯顶部。
总花费为 6

提示:

2 <= cost.length <= 1000
0 <= cost[i] <= 999

思路

这道题是爬楼梯那道题的变种,这里的每一级楼梯都是有价格的,想要跨过它,就要交保护费,而我们每次可以从前一个楼梯或者前两个楼梯爬上来,所以,不难写出动态规划方程:

  • 状态定义:​​dp[i]​​​ 表示到达第​​i​​ 级楼梯所需要的最小代价(注意:是到达,还没有跨过)。
  • 转移方程:​​dp[i] = Min(dp[i-2]+cost[i-2], dp[i-1]+cost[i-1])​​​,要想到达​​i​​​,要么交​​i-2​​​ 的保护费走两步上来,要么交​​i-1​​ 的保护费走一步上来。
  • 初始值:​​dp[0] = dp[1] = 0​​​,可以直接从​​0​​​ 或​​1​​ 号楼梯开始,所以到达它们不需要花费代价。
  • 返回值:​​dp[n]​​​,表示到达第​​n​​​ 级楼梯的最小代价,也就是跨过第​​n-1​​ 的最小代价。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in-cost-climbing-stairs/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1:15
*/
public class _746_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

public 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int[] cost) {
if (cost.length <= 1) {
return 0;
}
int n = cost.length;
int[] dp = new int[n + 1];
dp[0] = 0;
dp[1]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dp[i] = Math.min(dp[i - 2] + cost[i - 2], dp[i - 1] + cost[i - 1]);
}
return dp[n];
}

}

62. 不同路径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 (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 “Start” )。

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在下图中标记为 “Finish” )。

问总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

示例 1:

day19_java_07

输入:m = 3, n = 7
输出:28

示例 2:

输入:m = 3, n = 2
输出:3
解释:
从左上角开始,总共有 3 条路径可以到达右下角。
1. 向右 -> 向下 -> 向下
2. 向下 -> 向下 -> 向右
3. 向下 -> 向右 ->

示例 3:

输入:m = 7, n = 3
输出:28

示例 4:

输入:m = 3, n = 3
输出:6

提示:

1 <= m, n <= 100
题目数据保证答案小于等于 2 * 109

思路

机器人从 (0 , 0) 位置出发,到 (m - 1, n - 1) 终点。

按照动规五部曲来分析: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 :表示从(0,0)出发,到(i, j) 有 dp[i][j] 条不同的路径。

  1. 确定递推公式

想要求 dp[i][j],只能有两个方向来推导出来,即dp[i - 1][j] 和 dp[i][j - 1]。

此时再回顾一下 dp[i - 1][j] 表示啥,是从(0, 0)的位置到(i - 1, j)有几条路径,dp[i][j - 1]同理。

那么很自然,​​dp[i][j] = dp[i - 1][j] + dp[i][j - 1]​​​,因为 ​​dp[i][j]​​ 只能从这两个方向过来。

  1. dp数组的初始化

如何初始化呢,首先 dp[i][0] 一定都是1,因为从 (0, 0) 的位置到 (i, 0) 的路径只有一条,那么dp[0][j]也同理。

所以初始化代码为:

for (int i = 0; i < m; i++) {
dp[i][0] = 1;
}

for (int i = 0; i < n; i++) {
dp[0][i] = 1;
}
  1. 确定遍历顺序

这里要看一下递归公式 ​​dp[i][j] = dp[i - 1][j] + dp[i][j - 1]​​,dp[i][j] 都是从其上方和左方推导而来,那么从左到右一层一层遍历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保证推导 dp[i][j] 的时候,dp[i - 1][j] 和 dp[i][j - 1]一定是有数值的。

  1. 举例推导dp数组

day19_java_08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1:49
*/
public class _62_不同路径 {

public int uniquePaths(int m, int n) {
int[][] dp = new int[m][n];
for (int i = 0; i < m; i++) {
dp[i][0] = 1;
}
for (int i = 0; i < n; i++) {
dp[0][i] = 1;
}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dp[i][j] = dp[i - 1][j] + dp[i][j - 1];
}
}
return dp[m - 1][n - 1];
}

}

63. 不同路径 II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一个机器人位于一个 m x n 网格的左上角 (起始点在下图中标记为 “Start” )。

机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动一步。机器人试图达到网格的右下角(在下图中标记为 “Finish”)。

现在考虑网格中有障碍物。那么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将会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径?

网格中的障碍物和空位置分别用 1 和 0 来表示。

示例 1:

day19_java_09

输入:obstacleGrid = [[0,0,0],[0,1,0],[0,0,0]]
输出:2
解释:3x3 网格的正中间有一个障碍物。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一共有 2 条不同的路径:
1. 向右 -> 向右 -> 向下 -> 向下
2. 向下 -> 向下 -> 向右 ->

示例 2:

day19_算法_10

输入:obstacleGrid = [[0,1],[0,0]]
输出:1

提示:

m == obstacleGrid.length
n == obstacleGrid[i].length
1 <= m, n <= 100
obstacleGrid[i][j] 0 1

思路

动规五部曲: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 :表示从(0,0)出发,到(i, j) 有dp[i][j]条不同的路径。

  1. 确定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和 62.不同路径一样,dp[i][j] = dp[i - 1][j] + dp[i][j - 1]。

但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因为有了障碍,(i, j)如果就是障碍的话应该保持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为0)。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day19_算法_11

for (int i = 0; i < m; i++) {
if (obstacleGrid[i][0] == 1) {
break;
}
dp[i][0] = 1;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obstacleGrid[0][i] == 1) {
break;
}
dp[0][i] = 1;
}
  1. 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dp[i][j] = dp[i - 1][j] + dp[i][j - 1]​​ 中可以看出,一定是从左到右一层一层遍历,这样保证推导dp[i][j]的时候,dp[i - 1][j] 和 dp[i][j - 1]一定是有数值。

  1. 举例推导dp数组
  • 拿示例1来举例如题:

day19_java_09

  • 对应的 dp table 如图:

day19_java_13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paths-ii/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2:55
*/
public class _63_不同路径_II {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int[][] obstacleGrid) {
int m = obstacleGrid.length;
int n = obstacleGrid[0].length;
int[][] dp = new int[m][n];

for (int i = 0; i < m; i++) {
if (obstacleGrid[i][0] == 1) {
break;
}
dp[i][0] = 1;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obstacleGrid[0][i] == 1) {
break;
}
dp[0][i] = 1;
}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if (obstacleGrid[i][j] == 1) {
continue;
}
dp[i][j] = dp[i - 1][j] + dp[i][j - 1];
}
}

return dp[m - 1][n - 1];
}

}

343. 整数拆分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给定一个正整数 ​​n​​​ ,将其拆分为 ​​k​​ 个 正整数 的和( ​​k >= 2​​ ),并使这些整数的乘积最大化。

返回 你可以获得的最大乘积 。

示例 1:

输入: n = 2
输出: 1
解释: 2 = 1 + 1, 1 × 1 = 1

示例 2:

输入: n = 10
输出: 36
解释: 10 = 3 + 3 + 4, 3 × 3 × 4 = 36

提示:

2 <= n <= 58

思路

动规五部曲,分析如下: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分拆数字 ​​i​​​,可以得到的最大乘积为 ​​dp[i]​​。

dp[i]的定义将贯彻整个解题过程,下面哪一步想不懂了,就想想dp[i]究竟表示的是啥!

  1. 确定递推公式

可以想 dp[i]最大乘积是怎么得到的呢?

其实可以从1遍历 j,然后有两种渠道得到 dp[i]。

  • 一个是​​j * (i - j)​​ 直接相乘。
  • 一个是​​j * dp[i - j]​​​,相当于是拆分​​(i - j)​​,对这个拆分不理解的话,可以回想dp数组的定义。

j怎么就不拆分呢?

j是从1开始遍历,拆分j的情况,在遍历j的过程中其实都计算过了。那么从 1 遍历 j,比较 ​​(i - j) * j​​​ 和 ​​dp[i - j] * j​​​ 取最大的。递推公式:​​dp[i] = Max(dp[i], Max((i - j) * j, dp[i - j] * j))​​;

也可以这么理解,​​j * (i - j)​​​ 是单纯的把整数拆分为两个数相乘,而 ​​j * dp[i - j]​​ 是拆分成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数相乘。

如果定义 ​​dp[i - j] * dp[j]​​ 也是默认将一个数强制拆成4份及4份以上了。

所以递推公式:​​dp[i] = max({dp[i], (i - j) * j, dp[i - j] * j});​

那么在取最大值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比较dp[i]呢?

因为在递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每次计算dp[i],取最大的而已。

  1. dp的初始化

这里我只初始化dp[2] = 1,从dp[i]的定义来说,拆分数字2,得到的最大乘积是1,这个没有任何异议!

  1. 确定遍历顺序

确定遍历顺序,先来看看递归公式:​​dp[i] = max(dp[i], max((i - j) * j, dp[i - j] * j));​

dp[i] 是依靠 dp[i - j]的状态,所以遍历i一定是从前向后遍历,先有dp[i - j]再有dp[i]。

枚举j的时候,是从1开始的。i是从3开始,这样dp[i - j]就是dp[2]正好可以通过我们初始化的数值求出来。

所以遍历顺序为:

for (int i = 3;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 1; j++) {
dp[i] = Math.max(dp[i], Math.max(j * (i - j), j * dp[i - j]));
}
}
  1. 举例推导dp数组

举例当n为10 的时候,dp数组里的数值,如下:

day19_leetcode_14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integer-break/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2 23:02
*/
public class _343_整数拆分 {

public int integerBreak(int n) {
int[] dp = new int[n + 1];
dp[2] = 1;
for (int i = 3;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 1; j++) {
dp[i] = Math.max(dp[i], Math.max(j * (i - j), j * dp[i - j]));
}
}
return dp[n];
}

}

96. 不同的二叉搜索树

​力扣题目链接​

题目

给你一个整数 ​​n​​​ ,求恰由 ​​n​​​ 个节点组成且节点值从 ​​1​​​ 到 ​​n​​ 互不相同的 二叉搜索树 有多少种?返回满足题意的二叉搜索树的种数。

示例 1:

day19_java_15

输入:n = 3
输出:5

示例 2:

输入:n = 1
输出:1

提示:

1 <= n <= 19

思路

  • n为1的时候有一棵树,n为2有两棵树,这个是很直观的

day19_二叉树_16

  • 来看看n为3的时候,有哪几种情况。

day19_动态规划_17

当1为头结点的时候,其右子树有两个节点,看这两个节点的布局,是不是和 n 为2的时候两棵树的布局是一样的啊!

当3为头结点的时候,其左子树有两个节点,看这两个节点的布局,是不是和n为2的时候两棵树的布局也是一样的啊!

当2为头结点的时候,其左右子树都只有一个节点,布局是不是和n为1的时候只有一棵树的布局也是一样的啊!

发现到这里,其实我们就找到了重叠子问题了,其实也就是发现可以通过dp[1] 和 dp[2] 来推导出来dp[3]的某种方式。

dp[3],就是 元素1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 元素2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 元素3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元素1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 右子树有2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 左子树有0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元素2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 右子树有1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 左子树有1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元素3为头结点搜索树的数量 = 右子树有0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 左子树有2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

有2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就是dp[2]。

有1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就是dp[1]。

有0个元素的搜索树数量就是dp[0]。

所以​​dp[3] = dp[0] * dp[2] + dp[1] * dp[1] + dp[2] * dp[0]​

day19_动态规划_18

此时我们已经找到递推关系了,那么可以用动规五部曲再系统分析一遍。

动规五部曲: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 : 1到i为节点组成的二叉搜索树的个数为dp[i]

以下分析如果想不清楚,就来回想一下dp[i]的定义

  1. 确定递推公式

在上面的分析中,其实已经看出其递推关系, ​​dp[i] += dp[以j为头结点左子树节点数量] * dp[以j为头结点右子树节点数量]​

j相当于是头结点的元素,从1遍历到i为止。

所以递推公式:​​dp[i] += dp[j - 1] * dp[i - j];​​​ ,​​j-1​​​ 为j为头结点左子树节点数量,​​i-j​​ 为以j为头结点右子树节点数量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初始化,只需要初始化dp[0]就可以了,推导的基础,都是dp[0]。

那么dp[0]应该是多少呢?

从定义上来讲,空节点也是一棵二叉树,也是一棵二叉搜索树,这是可以说得通的。

从递归公式上来讲,dp[以j为头结点左子树节点数量] * dp[以j为头结点右子树节点数量] 中以j为头结点左子树节点数量为0,也需要dp[以j为头结点左子树节点数量] = 1, 否则乘法的结果就都变成0了。

所以初始化dp[0] = 1

  1. 确定遍历顺序

首先一定是遍历节点数,从递归公式:​​dp[i] += dp[j - 1] * dp[i - j]​​可以看出,节点数为i的状态是依靠 i之前节点数的状态。

那么遍历i里面每一个数作为头结点的状态,用j来遍历。

for (int i = 2;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dp[i] += dp[j - 1] * dp[i - j];
}
}
  1. 举例推导dp数组

n为5时候的dp数组状态如图:

day19_java_19

代码实现

/**
*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unique-binary-search-trees/
*
* @author xiexu
* @create 2022-04-03 10:16
*/
public class _96_不同的二叉搜索树 {

public int numTrees(int n) {
if (n <= 1) {
return 1;
}
int[] dp = new int[n + 1];
dp[0] = 1;
dp[1] = 1;
for (int i = 2;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dp[i] += dp[j - 1] * dp[i - j];
}
}
return dp[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