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面向连接的三次握手实现可靠对象传输。 2.使用数据窗口机制协商队列大小实现数据队列传输。 3.通过序列化应答和必要时重发数据包,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流和虚拟连接服务。 下面是找到的长篇大论中比较好的文章: 一、TCP协议 1、TCP 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可靠性: ◆ 应用程序分割为TCP认为最合适发送的数据块。由TCP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叫做报文段。 ◆ 当TCP发出一个报文段后
转载
精选
2009-12-07 18:16:48
898阅读
背景和意义#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速和长距离链路,这些链路的特点是时延带宽积(BDP=bandwith*RTT)很大,也就是说,这些链路所能容纳的总数据量很大。传统TCP协议,例如TCP-Reno、TCP-NewReno、TCP-SACK中,每过一个RTT(Round Trip Times),窗口增加一个单位,这使得TCP的数据传输速度缓慢,远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当
转载
2022-03-31 17:36:05
934阅读
TCP拥塞机制 1. 拥塞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交换节点中的缓存处理机等都是网络的资源,在某一段时间内,网络中对某一资源的请求超过了该资源可用部分从而网络性能变坏称为拥塞。 2. 慢开始: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拥塞窗口的大小由小到大自动增长,发送窗口的大小小于等于拥塞窗口(考虑到接受方的接受能力)。慢开始算法:一开始将拥塞窗口设置为一个很小的值,每发送数据收到一次确认帧
转载
2023-07-11 21:30:26
49阅读
慢开始算法的思路就是,不要一开始就发送大量的数据,先探测一下网络的拥塞程度,也就”的策略,即不在以2...
原创
2022-09-21 11:49:44
165阅读
QOS的拥塞管理最大的作用就是限速如何在局域网针对于流量进行限速前文中提到过,关于令牌桶的问题默认情况下,如果数据从我这里经过 ,我有设计令牌桶在这里,但是你过去的数据没有拿令牌,是会被丢弃的(默认情况下),当然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况 ,不丢弃,但是要停留一段时间,直到我的桶里有足够的令牌时,你再拿令牌再出去,但你不会被第一时间转发出去的。 1 令牌桶的区分单速双色,单速三色,双速三色2 P
转载
2024-03-20 17:56:23
125阅读
点赞
在主干网设备局域网连接接口上,在入方向(局域网向广域网流向)进行拥塞管理的部署。在网络中,当局域网中的数据网广域网链路上发送时,到达的速度大于接口发送分组的速度时,在该接口处就会产生拥塞。如果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保存这些分组,它们其中的一部分就会丢失。分组的丢失又可能会导致发送该分组的设备因超时而重传此分组,这将导致恶性循环。拥塞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当拥塞发生时如何制定一个资源的调度策略,决定报文转
转载
精选
2008-08-07 12:51:17
904阅读
拥塞避免在拥塞产生前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拥塞的产生拥塞管理在拥塞产生后进行处理,从而使数据流量更顺利的运行
拥塞避免的目的是避免尾部丢弃,CISCO路由器接口上使用的常见拥塞避免技术RED及其变体WRED和CBWRED.尾部丢弃的限制和缺陷:TCP全局同步 TCP资源缺乏 缺乏差异化TCP全局同步:出现尾部丢弃时,基于TCP的流量流通过减小TCP发送窗口尺寸而同时降低发送速度,是带宽使用率大幅降低
转载
2009-03-28 12:33:40
976阅读
针孔拥塞(pinhole congestion):假如2条到达远端网络的链路1和2的跳数均为1,但是链路1的带宽是56kbps,2的是T1线路1544kbps,显然,走链路2好过走链路1,但是RIP使用跳数作为度,所以RIP会把数据平均分配到链路1和2上,这就造成了pinhole congestion
我们来了解下距离矢量协议的启动过程:当router启动的时候,只有那些与它们直接相连的网络
转载
2009-04-28 10:32:28
335阅读
点赞
1评论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这种现象跟公路网中经常所见的交通拥挤一样,当节假日公路网中车辆大量增加时,各种走向的车流相互干扰,使每辆车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都相对增加(即延迟增加),甚至有时在某段公路上车辆因堵塞而无法开动(即发生局部死锁)。 网络的吞吐量与通
转载
2010-03-31 09:23:08
316阅读
在互联网出现的早期,为了保证交换机buffer不会过饱和,会在MAC层进行流量控制,如果当前节点的接受速率大于发送速率,则会在接收端的MAC层主动丢包,避免网络拥堵。 但是,现如今,网络中数据包的转发节点愈来愈多,MAC层的流量控制无法满足多节点转发的情况,因此,流量控制的工作也就自然而然的交给 ...
转载
2021-07-29 00:45:00
479阅读
TCP拥塞原理TCP是典型的point to point的拥塞控制,网络不提供任何的辅助信息,它通过自己的感知进行判断是否发生了拥塞,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TCP采用发送方所感知到的网络阻塞程度,来控制发送方发送的速率。也就是说如果网络畅通,则增加发送速率,反之降低速率。对于TCP为了防止拥塞采用的方式我们有如下几点疑问:TCP如何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TCP如何通过自己感知线路是否阻塞?当TCP感
转载
2024-04-18 14:22:28
149阅读
·为了防止网络的拥塞现象,TCP提出了一系列的拥塞控制机制。最初由V.Jacobson在1988年的论文中提出的TCP的拥塞控制由“慢启动(Slowstart)”和“拥塞避免(C...
转载
2021-08-07 13:58:06
1262阅读
机制而没有拥塞控制机制,因而易导致网络拥塞。1988年Jacobson针对TCP在网络拥塞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慢启动(Slow Start)”和“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算法。1990年Jacobson又做了两个修正。在这二十
转载
2023-07-24 18:44:53
233阅读
最初以以4个MSS作为最初的拥塞窗口,为线性的方式,,到了相应的阈值之后,再改为拥塞避免算法,所以。
原创
2022-09-10 07:15:43
402阅读
前面我们演示分析了100+个wireshark TCP实例,拥塞控制部分也介绍常见的拥塞处理场景以及4种拥塞撤销机制,但是我们一直使用的都是reno拥塞控制算法。实际上拥塞控制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拥塞控制算法,而且普遍认为单纯基于丢包的reno拥塞控制算法已经不适应当前internet网络了,最近谷歌又折腾出了一个BBR拥塞控制算法,对比国内,还没有一个在TCP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谷歌在
转载
2024-05-18 22:44:54
410阅读
拥塞控制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是在设计网络时事先将发生拥塞的有关因素考虑到,力求网络在工作时不产生拥塞。闭环控制是基于反馈环路的概念,措施(1)检测网络系统以便检测到拥塞在何时、何处发生(2)把拥塞发生的信息传送到可采取行动的地方(3)调整网络系统的运行以解决出现的问题。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拥塞控制基于窗口,发送方维持一个拥塞窗口(cwnd),拥塞窗口
转载
2023-10-01 17:09:45
106阅读
思维导图 1、什么是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是一种用来调整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单次发送的分组数量的算法。它通过增减单次发送量逐步调整,使之逼近当前网络的承载量。简单易懂的话来说,所谓的拥塞控制,从字面的意思来讲,网络通信就像是一个水管里的水,如果水突然因为水管的赃物阻塞了,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其在阻塞的时候如何处理。2、为什么进行拥塞控制?如果发送端要给接收端发送
转载
2024-05-19 09:02:54
28阅读
TCP BBR(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trip propagation time)是由Google设计,并于2016年发布的拥塞算法,以往大部分拥塞算法是基于丢包来作为降低传输速率的信号,而BBR基于模型主动探测。不过,在具体谈论应该BBR合适的应用场景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传统拥塞控制算法的弊端所在。1.传统拥塞控制算法的弊端(即BBR试图解决的问题)TC
转载
2024-06-07 11:13:02
104阅读
流量控制
TCP 还提供了流量控制机制。流量控制功能通过调整会话过程中两个服务之间的数据流速率,帮助实现 TCP 的可靠传输。当源主机被告知已收到数据段中指定数量的数据时,它就可以继续发送更多的数据。
TCP 报头中的“窗口大小”字段指出了在收到确认信息之前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初始窗口大小应在会话创建阶段通过三次握手来确定。
原创
2011-05-19 14:10:03
1399阅读